拂了一身满: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拂了一身满》 60-80(第8/27页)

  “就是……”

    她终于轻轻弯起眼睛了,语气也在变得轻盈。

    “很坦荡,很温柔,很细心……”她一一数着,“还很……”

    又语塞了。

    情爱中的小女儿总是娇得可人,乔老太太看得眼中含笑,一时心底又是欣慰又是忧愁,过一会儿又逗着她问:“那他又生了一副什么模样?听闻长安还曾有人为他写诗,什么玉楼什么雪风……”

    说起这个她果然精神更好了一些,微微坐直身子去同外祖母掰扯,说他有多么高、声音有多么好听、眼尾的小痣有多么漂亮……总之桩桩件件都是好,好得天上有地上无,好得让她寤寐思服魂牵梦绕。

    “要是这回他不曾被公事绊住一定也会来家里拜见,”她细声细气地说着,甜蜜之外又有深深的遗憾,“或者再等一段日子,等我的丹青精进了便亲手画一张他的像给外祖母瞧……”

    乔老太太听言开怀,捏着心肝儿的小脸眉开眼笑,一边连声说“好”一边又慨叹:“这样好的外孙女婿我自要亲眼见上一见,往后更需勉力多活几年,能亲自送你出嫁才好。”

    这又是宋疏妍不爱听的了,皱起眉头埋怨人:“外祖母……”

    老太太笑笑,看着她的神情变得更慈祥,同时语气也更深,说:“一年前你同我提起这位侯爷,我说他并非你的良人、盼你能将他忘了,可如今过去这么久你还是中意他,他也喜欢你、更请他的母亲亲自登门说和,既是如此两情相悦那应也便应下了,没什么好说的……”

    “那位夫人所言在理,婚姻易成良缘难觅,往后过日子的门道更是多得数也数不清,你既已做了选择,那便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如若你们的确有缘,眼前这关自然能过,反之若是不能……终归也算有过一个结果。”

    那都是太过透彻清明的话,沧桑之外又隐隐带着几分希冀,大约年长者总深知世事无常,又都指望那些残酷的道理在自家儿孙身上莫要应验;宋疏妍一一听进了,只是却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她与方献亭之间会没有结果——她已说了会等他回来,那么就会如约一直等下去。

    如何说呢?

    ——她早已将自己看作是他的妻子了。

    江南之地春风送暖细雨连绵,北方中原却尚寒意萧索枯枝遍野。

    汉水之上江潮滚滚,却已不似一年前那般落寞孤冷,官船开道旌旗翻飞,前后三十里皆禁私船下水,沿岸各州官员俱知那是天子亲赐颍川侯西归长安的仪仗,遂纷纷派人严守两岸关隘,绝不许出一点乱子令方侯增忧。

    近凤翔府时官道上已有方氏族人率兵远迎,方大公子方云崇、方四公子方云诲皆在其列,另有其余掌兵叔伯兄弟若干,见了方献亭皆垂首敬称“主君”;长安城门已然洞开,文武官员泰半出城相迎,宫中内侍则手捧天子御赐玄甲金冠于明德门下静候,准允方侯先归府邸沐浴更衣再行入宫觐见。

    “方”之一姓天下至贵,自先国公自戕后却远出西都,今在此风雨飘摇大乱将生之际再次归朝,自令长安百姓喜出望外,遂纷纷夹道欢呼恭行拜礼,盼颍川方氏能一如往昔护国安民。

    巳时正刻方献亭换甲入宫,望仙门下左右监门校尉皆不敢除其剑履,步入御庭后亦可见天子步出太极宫亲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无一人胆敢对一年前遭先帝贬公为侯的方氏新主不敬。

    “贻之——”

    天子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对一介臣僚伸出了手,从龙之功非同小可,遑论先国公还为保其储位毅然舍身;颍川侯本已与今上少时相识,如今不仅与天家有亲、又得其先考深恩荫庇,想来日后必益发贵不可言,当为大周建朝三百载之未有。

    群臣思疑间颍川侯已双膝而跪叩见天子,新君则亲自双手扶他站起,君臣并入太极宫,大殿之上威严肃穆,卫钦神情间的动容已是难以遮掩。

    “方卿丁忧之期未过,今应召归朝实是忠义无双之举,朕甚为欣慰,亦应代天下人称谢——”

    这一句又是荣宠无限,明明白白告诉世人颍川方氏就是深得圣心,方献亭则再拜叩首,复:“臣惶恐,为君驱策本为人臣本分,为国平患亦乃我族之责,实不敢受陛下过情之誉。”

    天子连连点头,再请方侯平身,俄尔又道:“方氏忠烈天下皆知,先国公为我朝肱骨建功无数,不幸却为奸人所害含冤受辱,而今也当为其昭雪……”

    百官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也明白陛下这是要为先国公平反,想来他是受够了先帝的气,如今在起复方氏新主的当口做出此等决断,既可给过往种种做个了结、又可以新恩笼络颍川侯,实是一举两得。

    “骊山金雕一案本为逆王一党构陷,先国公无辜受过实令朕痛心……”

    天子字字清晰地说着。

    “……而今卿已归朝,当复国公爵位,一切封邑形制皆如旧时,其余封赏另作细论。”

    这些安排本在群臣预料之中,只是“其余”二字意蕴颇丰,令人不禁想象方氏还会再得何等恩赏,虽知其一族劳苦功高本当如是,却仍难免……

    太极宫中一时气氛微妙,颍川侯却在此刻再次屈膝而跪,朗声道:“先父蒙冤困臣久矣,今得昭雪当万谢陛下深恩,只是眼下逆王西逃战事将起、国家动荡殊为不易,臣寸功未立实无颜晋爵,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无颜晋爵”……

    颍川方氏功勋卓著,莫说一个国公之位,便是封个一字并肩王又有何不可?方献亭这番推辞分明是做给群臣看的,要的就是免除百官猜忌妒恨,令方氏一族在朝中更易腾挪行事。

    天子闻言沉沉一叹,默然良久后方才再次开口,感慨道:“方卿风骨深肖乃父,有良臣如此是朕之幸——也罢,便允卿之所求,待此次得胜还朝再行晋爵,以昭方氏勋绩——”

    方献亭眉眼不动再拜叩首,即便姿态如此谦卑在众人眼中也是顶天立地肃穆雍容——“恰似青霜穿玉楼,又如琼英酿雪风”,原来并非单言其貌,更意指颍川方氏卓绝之节。

    众人只听他答:“臣叩谢陛下。”

    天子复请其起身,君臣二人遥遥相望,却是历朝罕见的敦睦笃信之相;片刻之后君主收回目光,继而眉头深锁面色冷下,沉声曰:“先帝驾崩举国同哀,逆王卫铮却借机作乱妄图谋逆,两镇节度使钟曷及其党羽吴怀民欲据陇右而拥立之,实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顿,天子之威更盛,朗声道:“娄啸、方献亭——”

    一令之下两将俱出,正是当世两大将门的主君,关内娄氏亦叱咤一方,娄啸将军年近五十威严赫赫,同样也是忠肝义胆勇猛无双。

    “朕命你二人领兵二十五万,娄啸为镇军大将军,方献亭为征西大将军,同赴陇右平定边患,生擒逆王及其同党,即日点兵早日开拔,固我大周基业,护我山河无恙!”

    语罢,两大名门将领双双单膝跪地,肃声应答:“臣领旨——”

    第67章

    朝会终了群臣退去, 天子独召颍川侯入紫宸殿前堂。

    “这当是朕与你阔别最久的一次了……”

    入殿后卫钦匆匆免了方献亭的礼并令王穆赐座,与旧友同坐时神情分外和煦,却是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