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暗恋太子妃: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子暗恋太子妃》 40-50(第16/18页)

来的。”

    “弟子明白。”她深深颔首,“我的枪有想守护的人……许多人。”

    “江湖上乱了?”

    “不仅是江湖。”姜葵摇头,“我隐隐不安,似乎有人在搅动风云。”

    掌柜望了她一眼,并不就此事发言。他把长枪扔回姜葵的手中,淡淡道:“明日起,每夜来找我学枪,一刻不许歇息。”

    “多谢师父。”姜葵抱着长枪,向他行礼。

    掌柜负手而立,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忽而低叹一声:“刀剑是杀器,而枪是战器。真正的枪意,要在战场上才能领悟。我希望……你永远也不会有那一天。”

    他离开了后院,重又进入里屋,以指节叩击着柜台的木面,平静道:“你出来吧。”

    门后走出一位清隽少年。他穿一身墨色圆领袍,披一件玄色大氅,手捧一个银叶暖炉,一步一步,毕恭毕敬地走出来。

    “师父。”祝子安朝他长拜。

    第50章 困了

    ◎我……可以靠着你睡一会儿么?◎

    秋日里晨光微金, 铺陈在垂落的床幔间。

    昨日忙了一整天,姜葵睡得极沉,直到天光明亮时方醒。她懒洋洋地梳洗过, 踩着一地金红落叶, 前往西厢殿探望谢无恙。

    谢无恙也方醒。他倦倦地睁眼, 偏过脸来,抬眸望她:“夫人,晨安。”

    初晨的光线落在他的脸上,照得他的眼眸剔透如琉璃, 倒映着她的身影。

    她今日身穿一件绯色箭衣, 扎一根极宽的白帛腰带, 衬出玲珑有致的身段,亮丽乌发握成一把,高高扎成一个马尾,斜插了一根红玉簪, 似是贵族少女要出猎的模样。

    他的眸光在她身上静静停留许久。

    姜葵端了一碗药, 侧身坐到他的床边。那只纤细柔软的手握着白瓷勺柄, 正舀起一勺汤药, 忽地一顿。

    她还没伸手去扶他,他自己坐了起来,温顺地闭上眼睛, 等着她投喂。

    “……谢无恙。”她冷冷道。

    他十分无辜地睁开眼睛, 以疑惑的目光看她。

    “你可以坐起来了啊。”她平静地说,“那你应该可以自己喝药了吧?”

    谢无恙沉默了一下。而后,他默默接过她塞到他手里的药碗, 低着头小口饮尽了。

    姜葵仔细打量着他, 观察到他神情间的恹恹已经褪去了, 眉眼间含着稍许困意,不过精神似乎不错。

    他被她盯得有些紧张,抬头发问:“夫人有何事吩咐?”

    “你应当可以去赴任雍州牧了吧?”她淡淡地说,“我看你现在气色很好。”

    他把掌心按在胸口上,正要咳嗽起来,手腕却被她翻手捉住。她一把拉着他靠近自己,两个人的额头几乎碰到一起。她一字一顿地说:“不、许、装、病。”

    她居高临下,那双漂亮的眼睛死死盯着他,艳丽的唇瓣近乎贴到他的脸。她用了最凶的语气对他下令,清幽的气流轻轻掠过他的睫羽。

    他忍不住眨了一下眼睛,然后温声应她:“好。”

    “哼。”姜葵收走他手里的药碗。

    她转身飒沓离去,清亮的声音还响在殿内:“今日酉时我会去查你是否勤恳。”

    谢无恙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她发间那根红绳在晨光里飘扬,好似一只翩舞的蝶。他看了一会儿,轻轻笑起来。

    “江小满,”他低声说,“我倒不知道你还这么凶。”

    他披衣而起,倚在殿门口,仰头望着深秋的落叶纷纷坠地。天光自树梢无声跌落,落了他一身深深浅浅的光芒。他慢慢垂下眼眸,不知在想着什么。

    “殿下。”洛十一从殿后走来,朝他深深一拜,“今日是去温亲王府吗?”

    “先去雍州牧府。”谢无恙接过他递来的暖炉,放在怀中捂了捂,转身回殿内梳洗更衣,“这个任命既然已经下了,无论如何都要接住。”

    这日是望日。巳时,皇太子着绛纱袍,佩玉具剑,以犀簪束发,以组缨结冠,冠上以九玉饰,在东宫左右卫与十数执伞扇侍臣的陪伴下,浩浩荡荡乘金辂出宫,前往长寿坊雍州牧府赴任。

    一身魏紫色蟒袍的宦官已在雍州牧府前等候多时。

    他笑容可掬,在群官前宣过圣旨,完成一应礼仪,领着皇太子步入府里,边走边道:“听闻太子殿下近来抱恙,老臣也颇为忧心,敢问殿下可是身体好转了?”

    此人是内官宫的内侍监,御赐姓名为余照恩。有言道,“宦者四星,在帝座西”,这位余公公便是帝座前最显赫之星。他虽然是一介阉人,但是拜金吾卫大将军,领金吾卫兵权,位列正二品的上柱国,是北司宦官之首,权势滔天、不可估量。

    谢无恙静静看他一眼,温声笑道:“偶感风寒,一点小病,劳烦余公公挂心了。”

    余公公微微一笑,朝他深深作揖,目光飞快地扫过他的面庞,并未察觉到什么病意。接着,他恭声回道:“秋深天冷,殿下多保重身体。无旁的事,老臣这便退下了。”

    谢无恙含笑还礼:“恕不远送。”

    目送着余公公远去的背影,洛十一从蔽身之处走出来,低声问谢无恙:“殿下,他是察觉到什么了吗?”

    “应当没有。”谢无恙冷冷望着那个背影,“若是他察觉到我这些日子是真病,大约早已有所行动了。”

    “走吧。”他拍了一下洛十一的肩,“换身衣服,去温亲王府。”

    两人一如从崇文馆逃学时那般,在雍州牧府的里屋换上一身低调的衣袍,匆匆从偏门离开。洛十一驾着马车抵达温亲王府的后门,扶着谢无恙穿过曲折的小径,来到了王府书房里。

    温亲王谢珩、兵部尚书凌聃、以及翰林院文词待诏周宁止俱已到了。

    此时天气不算冷,但书房里烧着自西凉进贡的瑞炭,烘得整间屋子暖意融融。大抵是谢珩细心,怕谢无恙大病初愈,受不得寒,所以特意命人烧炭。

    四人互相行过礼。谢无恙捧了一个暖炉,在案前徐徐坐下。立时有侍者为他披上一件大氅,又把炭盆放得离他近了些。谢无恙方饮了一口茶,又有侍者送来一张厚毯,盖在他的膝间。

    谢无恙不禁失笑:“如珩,你是否夸张了些?”

    “我知道你这个性子,最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我毕竟是你的长辈,该多多关心你。”谢珩朝他颔首,“伯阳先生说你这次病得厉害,现下可算是好转了?”

    谢无恙点头:“好多了。近日我去见了师父,多谢他肯出手救我。”

    “师父?”谢珩一怔,他并不知道谢无恙还有一位师父。

    “一位退隐多年的江湖老前辈。”凌聃替谢无恙答道,“那人从前在江湖上号千面山人,我与他也算有几分旧交,偶尔去同他喝一杯酒。”

    谢珩笑笑:“我不懂这些江湖事,一直以为无恙会的武功都是伯阳先生教的。”

    “他那副身体,哪里学得了我的武功?”凌聃冷哼道,“不关心政事,整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