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 360-3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种田日常》 360-380(第7/26页)

,有个人重伤他人了,被他宗族包庇,颠倒是非,竟然没有赔偿任何东西”,谢云舒语气不好

    在他们观念里,做错事要罚,误伤人要赔偿

    这件事他们从头到尾围观,三观被颠覆,华旸表哥想插手,被二师兄和张家表哥拦下了,一是人证都被收买了,二他们是外地人,有两人是秀才身份,也没用,对付不了地头蛇,他们能做的只有对伤者施以援手

    初次碰到这种事的他们郁郁寡欢好一阵子

    宗族势力在古代影响极大,就是到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还有,有些地方宗族族规甚至凌架国法之上,族规比国法还有用

    这方面,苏叶了解得不多,事情大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宗族势力既有约束族人的一面,也有对外时护短,包庇族人过错的一面

    她和谢云舒分析了宗族的两面性,然后说:“世上很多问题存在着模糊,不过那个宗族是非观明显不行”

    谢云舒摇头,不懂,苏叶头大,她也不懂,于是她说:“这种事不同的人站的位置不同,看法也不同,你可以写信问大舅舅和二叔”

    谢云舒面露笑容:“好啊,娘,一路我们吃好些好吃的”

    谢承瀚出去这段时间也长高了不少,只比谢卫华矮一个头,没满十四岁呢

    母女亲热两天,亲手做两餐饭,谢云舒和谢承瀚吃得眉开眼笑

    歇两天,苏叶教签死契的妇人丫头酿苹果酒,谢云舒也跟她后面学着怎么酿,然后独自动手酿两坛,另放别院地窖里,到时看是否成功

    三万斤白酒用完,剩下的苹果慢慢卖,忙完这一段,一家人回村,第二天都睡到中午才起来

    午饭后,谢卫华和苏叶回房数着银票,今年红枣价格有波动,下降了五文,夫妻俩觉得还会逐年下降,他们心态良好,什么东西多了,就卖不上价

    他们也有心里准备,苹果盛果期,到时批发出去怕是只有五、六文一斤,

    到时原苹果品种果树只有砍来烧柴一途,好在一般老百姓种水果只在院里种一两棵,影响不大

    这些银票大部份过段时间谢卫华要去钱庄换黄金回来存放,小部份留着花

    帐目整好,收拾放好了,苏叶开口说:“二弟过年不能回来,给他送东西时,顺便给他多送些银子吧?”

    谢卫华:“他走时带去五千两,他又有俸禄,用不了那么多,他当官没指望他挣钱养家,但还要家里经常填补,过了”

    苏叶笑:“我大哥初踏入官场时,家里也填补了些,我们还帮忙了呢”

    谢卫华摆手:“不给,又不用送礼求人升官,往来节礼花不了多少银子,娘收拾给他的东西有三马车了”

    不给就不给,你亲弟弟你说了算

    “他现在收回知县实权,明年开春送二弟妹和孩子们南下吗?”

    “唔,你想去吗?想去我们一家都去,后年云舒及笄,不方便出去了”

    “去”,想吃荔枝,想吃海鲜!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第366章 地方饮食

    在得知过年后全家去广府,孩子们兴奋了,掰着手指数一数,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元宵雪化,路干结实了才启程,距离出发还有两个多月,还要好久,啊啊啊啊,野牛肉都吃不香了

    看大女儿和儿子的兴奋劲,何芬心里有些纠结,傅启烨成亲时,云容太小,她没能去京城,她去最远的地方是府城,大嫂能到处走,她很羡慕,现在云容四岁,云婕比她还小,赶路没问题吧?广府,她也要去!

    谢卫远休息回家,得知年后全家去找二哥,自己婆娘孩子都去,大惊,他指自己:“我怎么办?”

    谢云婧咯咯笑道:“爹,你请假啊”

    谢承巍:“请假请不了半年,爹,我给你带海边特产”

    谢卫远看向何芬:“媳妇,你别丢下我”

    何芬:“我们很快回来”

    “小云容,你在家陪爹爹吧”

    “不要!”

    谢卫远: 我好可怜

    来回路上就花三个月,再呆两个月,快半年了,哪里很快,谢卫远回城时落寞得很

    进腊月,酿了一个月的苹果酒可以过滤,装瓶,储藏或出售,谢卫华和苏叶谢承瀚冒雪去南丰主持。

    果酒发酵得不算,也有坏的,有少数发酸发臭,和预料的差不多

    过滤装封后的果酒在温度稳定的地窖里,可以保存四到五年,除了苏叶小姑父预订的一千斤,批给他是一两银子一斤,留出来自家送礼用的几百斤,两万多斤果酒全存入地窖,他们还没想好怎么卖,反正一时也坏不了,存着呗,等明年从广府回来再想

    这事忙完,小年到了,地窖里的苹果竟全卖光了,归功于府城和附近各县镇疯狂的小商贩,去年苹果家小有余财的人家才舍得买,今年的苹果零售最低到三十文,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时代只有富户有能力储藏水果到过年吃,冬天有暖棚出的绿叶菜和西瓜,老百姓也吃不起。

    三十文一斤的好苹果一出来,受到寻常老百姓追捧,虽有点小贵,一般的短工,一个成年人一天工钱才买到一斤,这么多年的风调雨顺,一般人家怎么也存有些家底,过年办年货了,咬咬牙买几斤回来,祭祖做贡果,心里亮堂,过年待客有面子,摆着也好看

    小商贩们呢,零售价低了,利薄了,可进货近,去批货一天打个来回或两个来回都行,量大,卖一千斤也有五两银子的毛利,在县城里一天卖两千斤的都有,镇上一千斤几百斤一天地卖出,年底辛苦一个月,挣到一年的钱,很划得来

    今年山南府周围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的年货里多了苹果,买的或多或少而已

    往年办年货交流是“买了多少肉啊”“鞭炮买几封”“做新衣服了吗?”

    今年说最多的是:“买苹果了吗?买几斤”

    “这样的好果子贵是贵,可也太好吃了,这以前可是贵人才能吃的东西,没想有一天我也有机会吃,哈哈”

    “家里粮食够吃,几个孩子出去做短工挣些银钱,才舍得买哦”,诸如此类的话题多

    老百姓高兴,县官更高兴,几万亩的山地税收收上来,县库房税银翻倍,治下的客栈,酒楼,小吃店,跟着大赚,商税收的多

    帮闲、小混混也不闹事了,竟去贩果子了,县令大人搓手偷笑,轻松啊轻松!

    谢家南丰镇街尾的客栈名叫六和客栈,谢卫辰起的名,腊月二十六,客栈关门歇业,掌柜来交账,看账目上可观的帐目,谢卫华和苏叶相对一眼,两人都能窥见未来南丰到栖来县的一路繁荣

    大年夜前一天,谢卫华被叫去开会,回来拿回码头旁边三亩半地契,村里按建码头时各家出的银子比例给的,地皮规划分给他们,想起宅子店铺仓库随意

    分到还不知什么位置,谢卫华让苏叶把地契收起来,明年从南边回来去查看了再做打算

    谢家大人小孩都忙,大人忙安排明年他们走后,家里下人的活计,忙招待上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