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美人直播发家致富[八零]: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豆腐美人直播发家致富[八零]》 70-80(第2/16页)

    【愉悦.jpg】

    【愉悦.jpg+10086】

    云松泉这边去完乔柔工厂,转头就去了四湖豆腐厂那片厂区。就是有私人工厂作为对比,他面对国有工厂时,要求和预期也就变了个样。

    他们一行人走进四湖豆腐厂,看到井然有序的工人队伍,再看出厂的豆腐品质,听完成本和出产率以及做豆腐的效率,云松泉给了个评价:“比我想象中效率要慢一点。”

    胡厂长听到这话,马上把他这段时间心心念念的事说了出来:“我们原本是想要向益民学习,从海外采购先进的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能大大提高产量,也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力。这批工人就可以转到别的岗位,比如出去送货。”

    他顺带隐晦给上程云峰眼药水:“这个机器设备的资金批起来有一些困难。我们也知道豆腐厂相对于其他工厂,不太算得上什么大厂,所以相当配合。只要上面资金有盈余,我们一定能很快更换设备从而提高产量。”

    云松泉见多了人,轻易分辨出胡厂长在说的是什么意思。别说云松泉,就连云松泉身边不少西装革履的同行人,也都听出了胡厂长的意思。

    他继续细问:“要的是哪里的机器?价格多少?产量能够提高多少?如果要回本的话,需要花多少时间?”

    胡厂长到底是本地最大豆腐厂的厂长,他对这些数字也非常敏感,一一说了出来。每说一个,他都观察着这群过来看厂的人的表情。

    其余几个人都面上露出了一副思索的神情,唯有位置在第二位,却几乎可以说是核心人物的云松泉,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胡厂长说出要一年到一年半回本的时候,他听见云松泉开口:“回不了。”

    胡厂长声音马上提高,替自己解释:“肯定能回。我们的会计和我们的工厂里的老师傅都算过。成本耗损上面会大一些,但是利润还是很可观。主要是机器价格比较高,如果我们的价格能够再压一下,那么回本的速度会更快。”

    听着的几个人低声探讨了下,一年半的时间本来就算长了,如果说云松泉认为这个时间回不了本,大概率还真回不了。

    他们比起胡厂长,可绝对更相信云松泉的看法。只是这个时候如果云松泉不说出来为什么,那么胡厂长大概率是不会相信的。

    人拥有一定的地位之后,会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上具有极端的自信。这种自信可以称之为内行人的自信。

    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在行业上所得到的成就,有实力在,也有运气在。而云松泉则是靠着巨大的信息量以及个人分析能力,跨过了那些行业壁垒,做出这样判定的。

    所以其中一个人问云松泉:“要不说一下为什么回不了?”

    云松泉说得很简单:“我去过的一家工厂生产的速度比你买的机器更快。所以等到你铺开卖豆腐,她也会铺开卖豆腐。你们本地人吃豆腐的数量有限,他们不管买你们任何一家的豆腐,你们两个的销量都会比你们所预计的慢。”

    他没说乔柔的豆腐成本降到了如何恐怖的地步。现在只是乔柔那边产量没跟上。三小时两千斤的豆腐,一天产出满打满算,日夜不停息也才八千斤,只能供给八千个家庭吃。

    以乔柔工厂这种发展速度来看,明年她也不会和四湖豆腐厂对上,因为她的豆浆大多数都供给了益民厂。

    但是区区几个月发展出这样的生产量,给她一年半的时间,她的生产量能够快速扩张,最后达到一个惊人数字。三年后,四湖豆腐厂只有亲自让店铺只卖他的豆腐,才可以去和乔柔打擂台。而这个时候,别人已经对“美人豆腐”有了很深的印象。

    因为豆腐雪糕的名气在益民厂的帮助下打响了。

    如果乔柔的豆腐难找后,他们甚至会专程去吃乔柔的豆腐。也就是说五年之后,四湖豆腐厂只能沦落到贱卖这些机器或者找外资入驻的落魄地步。

    而这个时候,乔柔的豆腐厂以及彻底将手伸出了本市。这只是云松泉顺着乔柔正常发展推算出来最基本的估计。

    云松泉又不是胡厂长的亲爹,这么多的内容当然不会和胡厂长说。他只是委婉说着:“现在科技发展特别快。一年半之后,你的机器很有可能不会是最先进的做豆腐机器。到时候你才刚刚回本,你就又要借一大笔的钱去更新机器。压力会很大。”

    云松泉有预期,往后是私人厂的时代,而国内如果教育跟上,自主创造的机器也会越来越多。

    国有工厂迟早有一天也会慢慢产生变化,不跟上就会被淘汰。他不希望胡厂长还算用心的情况下,成为被淘汰的那一位。

    他想了想,还是提点了胡厂长:“你有机会可以去见一下乔柔乔厂长。乔家美人豆腐店的厂长。她年纪很轻,却很有想法。工厂里用的机器是红日大学自主生产的机器,现在虽然说还没有扩大机器生产量,但以后肯定会扩。”

    胡厂长哪里想到能在这里听到乔柔的名字。

    他关于乔柔的事是听说过的,可不是开玩笑。现在乔柔的工厂和他的工厂根本没有办法比。到现在为止,他们的产量微小到只能供应一小片区域的豆腐,人都是提着框去街头巷尾卖的豆腐。

    “这……”胡厂长内心不高兴,面上却虚心接受,“我会去见一下她,好好向她学习。现在的年轻人是了不得。”

    云松泉见胡厂长这副姿态,叹了口气:“你别不上心。如果不是她有心想留在你们本地,我是想要带着她去首都的。她现在的能力进体改委没问题。我想五年后,如果没有什么大差错,她的成绩可以让我再次邀请她到首都去演讲。程怀朝,程家那个应该也能做到。到时候你要是想再见她,可是要在会议门口排队。未必能排上号。”

    在场人同时愣怔。

    体改委?那是龚家那位所在的单位,几乎是完全管控本地经济走势。如果说刚才胡厂长心里不高兴,听到这种话心思顿时发生了改变。

    他不由竖起耳朵:“这,能细说说吗?”

    别说他了,周围几个跟着的也对所谓的“乔柔”好奇起来。想这是个谁?怎么会被云松泉专门提起。

    “怎么说呢。”云松泉想来想去,只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是了不得。”

    其中一个忍不住笑起来:“你大学毕业才没几年,已经开始年轻人了不得了。你也是年轻人!这让我们这些年纪的人可怎么办啊!”

    “别打岔,我可要细听听。是怎么样一个姑娘?多年轻?红日大学毕业的?”有人问云松泉,催促着,“现在不说,待会儿饭桌上也要说。边走边说了,也好打消胡厂长买机器的想法。”

    云松泉的思路很快。他脑子里想的一大堆的东西,要是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他一瞬间想明白的事情,要给人掰碎了喂到嘴边才能让人明白。

    庸人真多啊。云松泉忧愁,好想拐个好用的助手。

    他迈开步子:“不是红日大学毕业,估计才成年。她的想法红日大学教不出来。她已经自成一个体系。会读些外国书,做事偏向西方那种资本模式,但又能贴近我国的情况。她的做法或许会开阔出一种经济改革新思路。你们要是听过她整理出来的工厂介绍就知道。和别的厂长都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