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痣: 130-138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妖痣》 130-138(第12/15页)

太子与皇后双双“染病”,随着年关将近,天气也一点一点地变得阴冷起来,时不时在半夜就有大雪鹅毛一样落下。若是晨起出门时,正碰上一阵风,那当真是风雪扑面,让人睁不开眼睛。

    同样迷人眼睛的,除了渐渐积厚的冬雪,还有如今朝堂上的局势。

    分明前朝有武王监国,后宫又因着肃王妃的身体原因,将宫权让渡给了德妃,还有关于参奏李丞相各项罪名的折子,更是飞得满朝堂都是。瞧着这样的情形,一看就是从前太子与李皇后的格局配置。

    原先被收拾了一顿、决定先行观望的朝臣中,有不少又变得不安分起来,像是墙头随风飘摇的草,预备着先向武王一党表表忠心,留一个可能飞黄腾达的后路。

    ——瞧瞧其他三位皇子,太子还在东宫中安心休养,即便有冲喜的顾承徽也不见陈院令宣布病情有所好转;四皇子就不提了,未曾到封王入朝的年纪,人还在上书房随着太傅好好念圣贤书呢!

    至于三皇子肃王……嗯……近日倒是一门心思地在和肃王妃恩恩爱爱呢,顺便给武王打下手。朝政处理得倒是都不错,只可惜在皇上面前,大半的功劳都是归了武王……

    朝臣们正在心头火热得决定接触武王时,却看见皇上对参奏李丞相的、小山一样高的奏折颇有些视而不见的意味,只有底下有臣子参奏洛州行宫疑似被李氏一族当作贪污敛财的工具时,才有所反应,让肃王负责去处理查清这件事情,顺便命令李丞相暂搁职务。

    于是肃王除了每日恩爱外,还抽空去户部报道查账……只是成效甚微,到新年时还没查出来什么。

    而且,有人试探着皇上的心意,将从前太子那些风流韵事和未曾深扒的罪名呈上,请求废除太子,以正朝纲。

    最后的结果,是被皇上直接打入天牢关着,等到过年节时都没有被放出来。

    后续也有几位大臣婉转提及此事,口吻叙事不同,下场却是大差不差:轻则被当众斥责一顿,重则被视作心怀不轨,赏了几板子廷杖。

    皇上说了,这还是看在年节将近,不愿损伤喜气的份上,才给了这样的惩罚。

    如此几次下来,朝中就没有敢再提废太子的事情,倒是在李丞相的事情上加大了力度。

    偏此时经过几番拉扯,就不上不下地到了新年年节,那股子针对太子一党的风气稍稍按了下去。

    年节宴席时,陈院令来汇报,说太子和李皇后的病情已然痊愈,只是身子尚且虚弱,还需要再静养些时日。

    高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垂首,十分关切道:“太子和皇后可否参与春狩?朕记得太子曾经和朕说过,对于春狩格外向往,还想同朕比一比策马的本事。”

    陈院令受着大殿上几乎所有人的目光,腰脊轻弯:“回皇上,待到四月春狩时,太子殿下与皇后娘娘自然已经大好。”

    顾菀坐在靖北王妃和康阳郡主的身边,端着温和有礼、不失欢欣的浅笑,目光不动声色地漫过场中。

    皇上眼底虚伪的关怀、武王神色中暗藏的焦急、叶嘉屿和鲁国公相互敬酒的淡然、镇国中尉时不时瞭望过来的谄媚目光……

    到最后,她与一双璨璨的桃花眸子对上视线。

    彼此抿唇一笑,眼底闪过同样清然又隐含胜券的光亮。

    一切铺垫完毕,万事俱备,只待春狩。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王和德妃从外头看,是荣耀极了◎

    年节的所有宴席都是平平淡淡过去的。

    各宗室各世家都是怀着心思, 在觥筹交错间探听着消息。甚至有人为了打听太子的“病情”,去给镇国中尉送了颇贵重的贺礼。镇国中尉自是来者不拒,回头就殷殷切切地写信询问顾莲——原以为嫡女蠢笨, 断了他攀附武王的青云路,不想里头竟然还有几分柳暗花明的意味,又给府中挣来了这么些能换银钱的东西,那就还是他的好女儿。

    至于顾莲是否有回信, 又是如何写的,顾菀没让人去探听。

    她只知道,自从皇后身子初愈后,就日日吩咐人去东宫,将顾莲请过来, 站上一整日或是半日的规矩, 对外头言说的自是亲自教导宫中礼仪。

    老亲王府因老亲王险些没气闹过两回,都是顾萱带了牌子去宫里请太医,没怎么惊动皇上与太后,也就顺道去看了看顾莲。据琥珀所说, 两人皆是冷脸一番嘲讽,顾萱更是逼着顾莲向自己行礼问安。顾莲原是极其不愿意,僵持在原地,后来太子传了话, 让顾莲对长辈客气些。

    如此一来,顾莲就冷笑着行了礼, 顾萱如愿以偿却更为恼怒, 拂袖而去。

    “我记得从前顾莲说起太子时, 顾萱总是满面艳羡。除此之外, 更有几分向往。”顾菀听到消息时, 正在用一盏浇了茉莉蜂蜜的热元宵,顿时觉得这蜜糖变得更甜丝丝起来:“若是太子帮着顾萱说一两句话,指不定现状还能几分转机。”

    比如哄着顾萱,让顾萱借着老亲王府那剩下的势力与尚未离开的攀附之人,在朝堂中为太子或李丞相转圜几句。

    偏太子从未和顾萱讲过话,开头第一句就将顾萱给得罪得死死的——当初在皇上面前,被父亲半胁迫着承认心悦老亲王,又默认自己患有疯病,当真是顾萱心头的一块脓疤。

    “正因为太子如此,所以顾良姊转头就来问王妃的主意。”琥珀笑得隐秘,问顾菀:“王妃娘娘怎么回呢,琉璃还在巴巴地等着娘娘的回话呢?”

    顾菀略挑一挑眉,将琥珀召到身边,俯身道:“你同她说,既然她当初能一月就仿出我的字迹,那自然也能仿出老亲王的字迹。”

    “她若是觉得心中有气,可以找法子自己报复回去。”

    琥珀瞬间明了顾菀暗含之意,含笑起身,特意道:“王妃放心,奴婢会叮嘱琉璃,让她用最不起眼的传话人。”

    谢锦安进来的时候,正好听见主仆二人这段对话,不免惊喜道:“我正打算与阿菀商量这件事情,不想咱们的打算竟然都是一样的。”

    他十分熟稔地坐到顾菀身边,眼馋地看向碗中热乎乎的元宵。

    顾菀就抿唇轻笑,舀起一勺吹凉,再小心举到谢锦安的唇边,瞧那薄唇微微一掀,将一小勺的元宵像喝水一样喝到口中,再如品味珍馐佳肴一样细细品味。

    顾菀也不心急,等着谢锦安将元宵慢慢咽下,才支颐问道:“如今李丞相之事已然交予你近两月,都已经出了年节,皇上可有什么打算?”

    不错,李丞相并洛州行宫之事一直拖到现在,其实是有皇上的授意在里头——前脚太子和皇后就因为旁的原因生了病,后脚李丞相就被无数的奏折参上,其中明显不少人都归属了武王。

    皇上能因为太子显露的、想要与靖北王府结亲借势的野心,就借口软禁太子与皇后,自然也会因着武王想要上位的勃勃野心而恼怒,选择让谢锦安来主办这件事情,顺便让协办的官员暗示谢锦安这件事情一点儿都不着急处理。

    不过先前那些参奏的官员,还能用年节下不要晦气来安慰自己不急着催李丞相被查之事,但如今过了年节,他们就难免焦急起来,恐怕催促的折子一道接着一道,里头指不定还有隐射肃王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