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这外室我不当了》 45、小命难保(第2/2页)
上时,就出了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岔子。
水至清则无鱼。
朝堂之上,朝官之间,各种冰敬火耗都成了彼此间心照不宣的规矩。
安王的拥趸会按照吩咐行事,但也不妨碍他们从中给自己捞点好处。
买卖试题利润之巨可想而知,没几个人能耐得住此等高回报的利益诱惑。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贪心不足,才给自己所行留下了小尾巴,并成功被郁风凌抓住把柄一网打尽。
不费吹灰之力,成功拔除敌方势力安插在朝堂之上的钉子。
安王会如何震怒暂且不提,郁风凌反手就把自己调查到的所有东西都交给了勤王。
安王针对的人是勤王和刘阁老,把这些人交由勤王去处理,是最合适的方式。
*
朝堂上闹了多日,最终止于皇帝的一旨令下——
早在科举开始之初,刘阁老就觉得原定试题同往届无甚差别,太过俗套,怕是选不出皇帝想要为朝堂填充的,有真才实学的才子。
于是在刘阁老的力荐下,皇帝在反复思考多日后,最终在临近开考之际,决定启用刘阁老的建议,启用第二套考卷。
相比原定考卷,第二套考卷的试题更切合实际,其中有一道试题,更是涉及今年南边的水灾干旱,广纳群贤有关灾害防治和赈灾后补救建设的建议。
因临考换卷一事事关重大又时间紧迫,皇帝尚且还来不及告知更多人。
知道实情者,只有刘阁老和几位主考官,以及皇帝和他身边的近侍。
是以,这才是“科举舞弊案”案发后,皇帝并没有立刻发作,而只是顶着群臣质疑,下令让刘阁老等人禁足各自府中的原因。
如此一场风波下来,刘阁老等人洗清冤屈解除禁足,同时一大批利用试题牟利的官员和学子被牵扯抓出,锒铛入狱。
至此一场可能会血洗刑场,致使朝堂势力重新洗牌的大案,获得了巨大反转。
至于被抓的那些涉案学子和朝臣,是否能咬死了不牵扯供出安王一系势力,就不是秋月栖该关心的事了。
对她来说,这个结局已经比她最初的设想还要圆满了。
刘阁老和勤王一系的乌纱帽保住了,还顺势同郁风凌立下盟约,倒向了他们,即将成为郁泓熙的又一大助力。
安王虽然没有被直接咬住,并被扯到明面上来,但他的势力党羽损失巨大,怕是已经肉疼到暴跳如雷了。
只要想想安王和章祈安现在得有多不痛快,秋月栖就痛快了。
但相比较他们,秋月栖眼下更在乎尘埃落定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中至今未出的亲爹。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