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开封府当卧底(展昭七五): 199、襄阳有难,谢箐临危受命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开封府当卧底(展昭七五)》 199、襄阳有难,谢箐临危受命(第1/2页)

    听完几人的汇报,包拯公孙策直接去找了刚回城的韩彰,请他帮忙查看棉衣究竟是什么问题。这棉衣,谢箐他们翻来覆去的看了嗅了,没发觉哪里不对。

    韩彰简单看了看棉衣,思索了下,拿剑直接挑开了棉衣,将里面白花花的棉花扯出来,又拿出一种白色药粉洒在上面,最后淋上水。慢慢的,那些本来纯白的棉花,渐渐浮现出一些浅红色的细小斑点。

    谢箐和艾玉蓉对视一眼,果然棉衣有问题。

    韩彰没说话,又继续拆了几件棉衣,件件如此。

    “原来如此。”韩彰啧啧了两声,“能想到这个法子下毒,也是够另辟蹊径的了......”

    没错,将士们确实是中了吸吸热这种毒。不过这种毒一般都是下在饭菜里。因为下在饭菜里的毒,发作比较快,一般当天必然发作,但也很好辨认出来。

    下在衣服上,通过皮肤起作用,还是第一次见。

    吸吸热本来是不能直接下在皮肤上的,因为很难发挥毒性。但这次下毒的人是个天才,将吸吸热和另外一种药粉混在一起,藏入棉衣内。将士们穿着棉衣久了,身体温度会将棉衣带暖和,尤其是行军打仗的将士,运动量大,身体发热快,吸吸热在混合药粉的催发下,能经皮肤渗透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体中毒。

    只是,这样的下毒方式,起效很慢,大概需要好几日才能发作。

    在韩彰验毒时,赵湘也赶过来了,听了他的解说,蹙了蹙眉:“这么说,毒是前几日就下上了。”

    “没错。”韩彰点点头。

    赵湘思索了一下,将凤舞叫了过来:“负责这批棉衣购置的,是谁?”

    “转运使司雷英。”凤舞跪下,“但这批棉衣卑职也一直有查看,卑职失职,没能及时发现问题,请王爷责罚。”

    韩彰很厚道地道:“王爷,其实这事倒也怪不上风侍卫。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将士们中了吸吸热,王校慰他们又提出棉衣有问题,韩某也查不出来。”

    这下毒的手段,极其谨慎隐蔽,看得出来,反而有鬼了。

    赵湘微微颔首,吩咐凤舞:“暂停雷英的职务,将他带过来,本王......亲审!”

    “卑职领命。”凤舞一拱手,匆匆离去。

    赵湘深吸一口气。

    下毒原因倒是找到了,可中毒的将士们,得八日方能解毒,襄阳面临的最大威胁,仍然没有缓解。

    “包大人,接下来的事,就先劳烦大人了。”赵湘对包拯道。这一日,她和包拯公孙策商量了好久,总算暂定了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大军攻击的方案。

    如今,襄阳军几乎全员失去战斗力,只能靠包拯的人另辟蹊径了。就是不知能否撑得住,能否撑到大军解毒的那一日。

    “王爷放心,王爷尽管先去处理军中事务。”包拯回道。

    赵湘点点头,带着凤舞和朱俞匆匆离去。她得立即查清棉衣真相,清理门户!

    包拯公孙策对视一眼,对谢箐等人道:“先回王府再说。”

    到了王府,包拯直接带人进了赵湘给安排的密室。

    “大人,现在可怎么办?”王朝满脸忧色,他们四大金刚虽没直接参与战斗,可襄阳军和朝廷大军的战况,他们都很清楚,那司空宁根本不好对付。

    包拯公孙策目光从室内所有人身上掠过,一时没说话。

    “姐夫,怎么办啊?”艾虎在室内转圈圈,被艾玉蓉一把拉住,敲了一下头。

    包拯和公孙策的目光,同时落在了谢箐身上。

    在接下来的八日里,如何拖时间,如何应付拖不住后的局面,如何保全中毒后的襄阳军等等,他和公孙策已有了初步的计划,只待细化和斟酌修改。

    但计划里中很重要的一环,却需要谢青的帮忙。本来,如果白玉堂还在,这一环就简单多了,但他却偏偏不在了,也只能让有这才华却还未经磨炼的谢青来承担了。

    承受着两大上司的腹黑目光,谢箐条件反射一抖。

    这两只老狐狸的眼神.....好可怕。

    包拯示意了下公孙策,公孙策轻咳一声,硬着头皮开口:“小谢青,这次,得靠你了。”

    谢箐呆了呆,不可置信地指了指自己:“先生,你说......我?”

    不是,襄阳大军都来不起了,兵将都没法动了,靠她?她是武功比他们高,还是力气比他们大?还是说脑子比他们好使?

    “没错,说的就是你。”公孙策肯定地点点头:“谢青,可还记得陈州一战?”

    谢箐愣了愣:“自然记得。”

    公孙策继续:“陈州审判那一日,我们也面临了类似的局面。可还记得,你和展大人,还有.....小白,是如何在借兵出了意外后反败为胜的?”

    谢箐看着公孙策,一时没出声。

    当日的陈州,因为庞昱动了手脚,导致王朝去隔壁徽州并未借到多少兵力。在和陈州军数量悬殊巨大的情况下,是小白选择了十绝军阵,和展大人配合默契,最终以少胜多,关键时刻稳住局面反败为胜的。

    “先生是说,让我....摆阵?”谢箐迟疑着说了出来。

    公孙策点头:“如今,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谢箐沉默了好一会没说话,倒不是不愿意,而是在思考公孙策提议的可行性。

    良久,她看向包拯和公孙策,再度开口:“襄阳有难,属下自当义不容辞。可大人、先生,我们现在和对手,数量悬殊好比蚂蚁和大象。而属下在阵法上面的造诣,也远远做不到小白那样强大。属下大胆说句实话,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太可能把对方打败。”

    利用奇门阵法,借天地之力,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拖住对方。但阵法的威力,却会因布阵人的能力而差距甚大。布阵人能力越强,武力值越高,精神力越强,能借用的天地之力就越多,阵的威力也就越大。

    她因为没有武功,因而破阵倒还不错,但布阵,和小白比起来,就差得太远。小白布阵时,他自己本身就同时为阵中战斗的主帅,自然如鱼得水。可她,不一样。

    公孙策摇摇头:“我明白你的担忧,放心,我们并不是要你去打败对方,那不可能。我们要的,是你替大家,替襄阳,争取解毒的时间,能拖多久是多久。”

    按照现在的情况,八日之内,襄阳军不可能再出战,只能退回襄阳城。

    他们要做的,就是守住襄阳城。

    虽然守城一方比攻城一方占据先天优势,可襄阳军百分之九十的将士都暂时废了,仅存的那点点兵力,哪怕拼尽全力,不消一日,城门就会被强行攻破,到时候,一切都无可挽回了。

    因此,必须想办法拖住,拖到襄阳军解毒的那一刻。

    如果谢箐能帮他们拖上前几日,他们再在守城上想办法拖几日,就有极大把握拖到解毒那刻。

    包拯补充:“尽我们最大努力,延缓司空宁大军攻进襄阳城的时间,帮襄阳军,帮襄阳城的百姓,拖到最后的时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