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90-100(第22/26页)

给我留点儿……”

    第98章

    ◎李师傅。◎

    红姐手一抬, 落在牛若真肩膀上,语重心长的劝牛劝她,“若真, 你跟满冬一个宿舍,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但我们不一样,错过了今天, 下次再吃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牛若真一想, 确实是这个理儿。

    而且红姐她们算是前辈, 她这次让一下也是应该的。

    于是, 一边咽口水,一边忍痛放弃了自己的那几块儿。

    她如此, 宋满冬更吃不上了。

    蒸出来的一锅几分钟内便被红姐众人一扫而空。

    宋满冬虽料到工人们不缺钱, 也愿意尝试新东西,但没想过这么快就被抢完了。

    她只能跟牛若真一起去食堂吃早饭。

    食堂的早饭味道还是不错的,刚吃上的时候, 牛若真甚至觉得自己吃一辈子都不会腻。

    可今天吃起来却觉得差了点儿。

    每顿必吃的白菜包,没那么清甜了,玉米糁粥有些扎嘴。

    牛若真每吃一口都忍不住回想起米糕的味道。

    要是她没尝过,倒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可早上第一口吃的就是米糕, 这会儿是无论如何也忘不掉了。

    才吃过今天的早饭, 她便惦记起来明天, “满冬,明天还做米糕么?”

    “还做。”宋满冬点点头。

    只一天两天肯定不够的,她打算先做两周看看情况。

    “太好了!”姚娉婷欣喜道, “明天早上我一定要吃上。”

    宋满冬没接话。

    她可做不了保证。

    牛若真信心满满, 早早的起床准备洗漱完守着锅。

    结果她刚打开宿舍门, 就瞧见了结伴来换米糕的女工,瞧见她出来,便加快了脚步。

    牛若真还没反应过来,几个女工已经端着茶缸走到了锅边,亲亲热热的呼喊着,“满冬,米糕好了么?”

    “还没好么?要晾一会儿?”

    “那我帮你看着,你先去洗了个脸。”

    “咱们都别急,排个队啊!别给满冬添麻烦了。”

    牛若真眨了眨眼,再看过去,一队人已经排到了宿舍外。

    宋满冬端着洗漱的脸盆茶缸,被夹道相送。

    迷迷糊糊洗漱时,牛若真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等她回来,想叫宋满冬给她留一块儿米糕的时候,却被人给抓住了。

    “若真,你可别插队啊!”叫住她的是个陌生脸庞,半嗔半笑。

    牛若真指指自己,“我排队?”

    她又去看宋满冬。

    宋满冬还没开口,牛若真就叫人给拉住了,这回是跟她熟识的女工,“若真,大家可都是起了个大早来排队的,你跟满冬一个宿舍,本就占了便宜,再来插队有点儿说不过去吧?”

    牛若真隐约觉得不太对,可见大家都点头,又只好到后面排队去。

    她也不至于为个米糕,跟大家争来争去。

    宋满冬照旧只蒸了一笼。

    有昨天的经验,今天便也不许给别人捎带,只一人三块。

    饶是如此,还没到牛若真,米糕便全都换完了。

    牛若真扒着蒸笼看看,彻底清醒了。

    越是吃不上,便越是想吃。

    不止她这么想,连前头排队的女工,中午也找了牛若真,游说她帮自己带一份儿,又叫她怂恿宋满冬多做点儿。

    前面的请求被牛若真拒绝了,倒不是她不想帮忙,实在是来找她的人太多了,一锅都不够分的。

    不过后面的她却留了心,晚上便问起来,“满冬,你怎么不多做一些?大家都很喜欢吃,你再做两笼也都能卖完的。多赚点儿钱还不好?”

    说是用饭票换,但实际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私下里牛若真话便说的直白了些。

    宋满冬却谨慎道,“我只是想蒸点儿自己来吃,大家喜欢才分出去了一些。把这事儿做成买卖可不行。”

    “再说这米糕做起来费事儿,我也熬不住。”

    要真是想做也是能做的,从前卖月饼、卖馒头的时候,她常常做到半夜,现在只是没那个必要罢了。

    毕竟她目的不是为了赚钱。

    她的话半真半假,明面上是说得过去的。

    牛若真也没怀疑,思索过后,也觉得不好继续劝了,“也是。”

    转天,牛若真起床第一件事,先靠在墙边排队。

    她不止排,还当着大家的面排,非要等宋满冬洗漱完回来,给她拿了米糕,才打着哈欠去洗脸。

    洗脸的时候,牛若真还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较真儿了。

    可等她吃上那一刻,脑海里什么想法都没了。

    瞪大眼睛,说不出溢美之词,只顾着往嘴巴里塞。

    热腾腾的米糕又香又软,清甜不腻,热气弥散,鼻腔里也是香甜的气息。

    在这样的冬日清晨,啃一口米糕,再喝上一口红糖蛋花汤,再幸福不过。

    早饭吃完,牛若真立下豪言壮志,“明天我还要吃。”

    米糕做到第四天,排的队伍更长了,里面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

    还有吃过一次便没再来的人。

    大约是觉得米糕不合口味。

    宋满冬心底早有预料,毕竟这里是豫西,多以面食为主,加上劳力活多,偏爱结结实实的饭,馒头比拳头大,口味也重。

    米糕还是有点儿不太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还是在食品厂,若是在河东大队,恐怕喜欢的人更少。

    宿舍区就这么大,男工人那边也知道了米糕的事儿。

    不过买的人少,一是他们尝着甜甜嘴就过去了,更喜欢的还是肉包,再者他们想吃也上不来宿舍楼。

    沾着同大队的光,张兴旺也有幸尝了一回,只是他接过来时忧心忡忡,“满冬,你这样在食品厂做生意,要是有人眼红去举报就麻烦了。县里的情况咱们也不清楚。”

    能说成换,也能说成卖,端看革委会是什么态度了。

    “我知道分寸的。”宋满冬算着时间,“过几天就不做了。”

    “那就好。”张兴旺松了口气,又替她觉得可惜,“你这米糕要是能放在百货商店卖,肯定很受欢迎。”

    陈家明则是遗憾扼腕,“要是没住在宿舍区就好了。”

    这会儿也觉出跟其他人一起住的不方便了,一点儿隐私也没。

    陈家明边说边算,“怀安县的人瞧着比公社的人出手阔气,咱们做一筐也是能卖的完的。一天少说也能赚钱一两块。”

    比他们在工厂里当工人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