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90-100(第25/26页)
揉进了面里,也稍微发了一点儿,没那么硬实,口感更酥。不过弊端也有,太酥容易掉渣。”
李师傅,“这算是小问题,打包的时候小心点儿就行了。”
另一位师傅笑道,“咱们工厂的工人还能注意点儿,售货员们可不好说。”
“不过我也更喜欢这第三盘。”
等大家都各自说过缘由后,新云又道,“我再拿给厂长和其他部门的人尝尝。”
她潇洒离开,宋满冬还得跟着李师傅开始磨米粉。
不过有新云在前,她不禁也好奇起来,这些不同的米粉做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差别?
作者有话说:
感谢大家的支持,晚上0点之前会放补更,啵啵!
·
感谢在2023-10-24 19:27:27~2023-10-26 06:06: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郄绿菱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补更)
◎见面。◎
答案并不难寻, 一做便知。
只是准备的东西多,做起来就比较费时间了。
到了下午,连新云也过来帮忙筛米粉, 才堪堪在临下班前把米糕蒸上。
李师傅盖上蒸笼盖,瞧了眼时间,“先让它们蒸着吧, 我去跟食堂说一声给咱们留几个菜, 晚上就吃米糕。”
她这回没叫宋满冬跟着, “满冬你也跟着我跑了一天了, 歇会儿吧。”
说着眼睛在办公室巡了一周,“还是坐我这儿吧, 她们那里更乱。”
宋满冬还不算累, 但李师傅提到后也没有坚持,道过谢坐下,看她依旧神采奕奕的出门去了。
四十出头的人, 竟是比她还活力足,这么一天下来都不见疲色。
宋满冬心底感慨过后,收回视线,扫过桌子上的东西。
桌子确实乱, 看到一半的书压着, 笔记本摊开, 零散的叠着几张报纸, 旁边还有几页草稿,被一只钢笔压着。
左侧是个书立,一眼扫过便能看到其中的外文书, 似有俄语和英语, 右侧摆着两个茶缸, 还有一个竹编的笔筒。
笔筒上点缀着几朵红色的绒布花,叫人看过去便眼前一亮。
宋满冬不便细看,盯着瞧了会儿收回目光,又听侧前方传来沙沙的响动。
她抬起眼,只看到新云颅顶。
新云正一边翻着手里的东西,一边在纸张上写写画画。
橘色的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打在了她身上。
衬得好像是她本人在发光。
宋满冬对她不禁生出了好奇。
新云年纪不大,至少再今天她见过的所有师傅们里,属最年轻的一位。
大家又都待她颇为亲切,能力也毋庸置疑。
可她是怎么进研发车间的?
不是正常招工,她打听过情况,食品厂的人员变动不大,这几年招收的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
研发车间和各个办公室的都少有直接被招进去的,大都是内部提拔。
今年陈家明直接进市场部便算是特例,已经出了名。
那应该是从普通工人到研发车间,新云到底做了什么?
“啪”的一声,将宋满冬从思索中唤醒。
她眼神聚起,就见新云手掌压在桌子上,咬了下牙。
方才是直接把笔拍在桌子上了。
新云跟她视线对上,敛起神色,“我出去逛逛,待会儿就回来。”
宋满冬点了下头,她便抓起手上的东西塞进口袋里,插着口袋朝外走去。
她刚离开,便又折返回来。
宋满冬还以为她是不放心自己,正要起身,表明跟她一同到外面,新云先开口道,“宋满冬?”
“外面有人找你。”
宋满冬正诧异着,走出来瞧见西斜的太阳,和人影稀疏的工厂,才猛然想起,自己忘了跟陈家明和张兴旺说起今天的情况。
等着她的正是陈家明。
宋满冬忙跑过去,“对不住,我今天忘了。”
“你们先回大队吧,我这边还有点儿事情,应该明天才能回去了。”
等米糕蒸好,再同李师傅她们一起尝过,至少也得一个多小时。
叫陈家明他们等自己是不妥的。
一入夜,冷风刺骨,再往河东大队回,就难走了。
而且张兴旺归心似箭,家里也有一家人等着呢。
陈家明想了想,“那我等你吧,反正我回去也没事儿做。”
他说着脸上又露出个嘲讽的笑,“晚一会儿回去,还能看看他们会不会趁我不在家搞幺蛾子。”
有了工作以后,他心情一直都好,也有点儿懒得跟他们较劲儿了,结果家里两个老东西又撺掇着叫他交工资。
张兴旺正要点头。
宋满冬却拒绝了,“你还是跟兴旺结个伴吧。一个人骑这么久的自行车,万一疏忽摔跤,停半路上就麻烦了。”
“而且我这边情况也不好说,或许明天还要来工厂里忙。
你们不用担心哦,明天早上要是能回去我就坐汽车回去,还比你们省事儿呢。”
陈家明想了想,“也行。”
宋满冬目送他们离开,才转头回去。
李师傅正跟新云在讨论着,“你这样要是改的话,就麻烦了,红薯可达不到这个甜度。”
“先试试吧。”新云蹙着眉。
宋满冬又听见其他人也说起来,才知道是因为萨其马酥的成本太高了。
而且同类型的软式萨其马已经在卖了,暂时没必要推新,除非能把价格压一压。
也难怪新云方才拍桌。
她做的萨其马味道无可挑剔,却被挑起来别的毛病了。
不过大家对这种事儿似乎都习以为常了,说了几句,李师傅便搁下东西,“收拾下桌子先吃饭吧。”
艰难腾出来一个空桌,有人去摆饭盒,有人找凳子。
宋满冬则是跟着李师傅先过来拿出米糕。
用特有的长刀切开,看清切面的情况,宋满冬才放下心。
米糕表面光滑,切面是细密的蜂窝状,口感绵软。
糖加的不多,没有掩住米面自然的香甜。
刚尝了一口,便有人感叹,“哎呦,这么软……”
“做起来没少费工夫吧?”
李师傅早先吃过,对这口感也熟悉了,笑着说,“磨了好几遍呢,又过了筛,比咱们一般吃的面细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