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100-110(第23/37页)
等张大队长把通知念完,姚娉婷第一个反应过来,“大队长是不是漏了,怎么上面没有知青?”
宋满冬看向陆许山,“今年不收知青。”
“只有秋季才收么?”姚娉婷猜测着。
宋满冬叹气,还是如实告诉他们,“最近几年应该都不会了。”
“厂里换了新厂长……”她把厂长大致的意思转述了一下。
姚娉婷她们还不知新厂长的面貌,听完只觉得,“也有道理。”
“就是可惜陆许山了。”说着她忍不住点陆许山,“要是上回争气点儿,不早就进食品厂了!”
赵胜男也感慨,“这种机遇本就是难得一见。”
宋满冬到底是没讲出来厂长的其他事儿,而是担忧的看向陆许山。
从公告宣布开始,陆许山便沉默下来。
到现在也一句没说。
陆许山默然半晌,才拆开手里的蜡纸包,从里面掏出一片红薯片。
又尝了尝豆干。
大家心都提着,又不敢乱说什么,只好看着他吃完两包。
姚娉婷忍不住了,“你还好吧?陆许山。”
“啊?”陆许山抬头,“你们盯着我干什么?不收知青就不收了呗,多大点儿事儿。”
“可是……”姚娉婷看着他。
你已经为这件事儿努力了半年了啊!
“还是不能指望别人。”陆许山突然道。
“嗯嗯。”姚娉婷点头。
陆许山坚定道,“只有我爹是可靠的。”
姚娉婷:……
宋满冬:……
姚娉婷无力道,“你爹也不想理你吧。”
“倒是指望一下你自己啊。”
“你不懂。”陆许山摇摇头,又说,“不过知道这消息,我还是有点儿难过的,白学了半年。”
“不算白……”姚娉婷的话还没说完。
陆许山已经朝他们伸出了手,“这点儿红薯片和豆干安慰不了我。”
“你就是想骗吃的吧!”姚娉婷放弃安慰,开始指责。
宋满冬还是把手上的红薯片递给了他,“多吃点儿吧。”
许是陆许山平日里的形象太过根深蒂固,她现在根本分不清陆许山是真的难过,还是在开玩笑。
不过,不论真假,这次她是心甘情愿的给陆许山。
陆许山的掌心多了一包又一包零食,沉甸甸的,压的他手都往下坠了点儿。
他愣了之后,才笑起来,“放心吧,这点儿事儿算什么。”
“我叫我爸开一个厂过来,回头我直接当厂长。”
姚娉婷张牙舞爪冲他扑了过去,“把我的红薯片还回来!”
陆许山抱着满怀的东西跑开了。
宋满冬望着她们嬉闹的背影笑了下。
回到食品厂,心情又落了下来。
还好研发车间的大家心都在一处,倒也不算太难过。
春季招工结束,新工人果然如所大家所推测的那般,多了二十几个怀安县县城的人。
因为进厂的新工人都分散在各个车间,一时间还没人发现异样。
还没等她们商定将这事儿告诉厂里其他领导,赶在试用两周期间改变。
陈家明先打听出来了这次补录的人的身份。
“有几位是领导们的亲戚……”陈家明说着都气笑了,“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还以为是便宜了怀安县的人,原来是便宜了领导们。”
如此一来,恐怕秉持反对意见的人没几个了。
宋满冬已经可以预见下次招工时的情景。
研发车间也陷入低迷的气氛。
又过了一个月,才有新品出来,只是大家的笑容间都夹着一丝疲惫。
四月,宋满冬也在研究面包改良期间,意外做出来了样新的点心——鸡蛋糕。
不如面包柔软,但是也不似馒头那么硬实,介于两者之间,却有不少优点。
容易保存,不会被压塌,吸水性很好,不管是直接吃,还是泡在豆浆里,都十分美味。
虽然对新厂长的乱来很是不满,但宋满冬做出新品,大家还是由衷的为她感到高兴。
至此,她便能在食品厂站稳脚跟,“即便是跟厂长也能拌两句嘴的。”
鸡蛋糕一经售卖,迅速火爆起来。
不止是怀安县,连市里都卖的极好,常常断货。
林厂长还亲自下车间来看宋满冬,好一通夸赞。
若非知道他在招工期间做的事儿,宋满冬都要被他的话给打动了。
送走他,李师傅才招手,“满冬,走,把你的牌子挂上去。”
宋满冬洗了手出来,从她掌心接过木牌。
深色檀木,刻着白字,上端系着打了中国结的红绳。
正面写着——
鸡蛋糕
于一九七〇年五月十八日
背面同样是楷书,写着她的名字。
洪师傅去搬了梯子,放在梧桐树下,“看看想挂哪儿。”
宋满冬握着自己的木牌,不做迟疑,攀上梯子,高高的挂在了最上面。
一阵风吹动,下面的木牌碰撞发出哒哒的声响。
宋满冬看着自己在的那根孤零零的枝桠,却不觉得落寞。
将来她也能将那枝头挂满。
因着鸡蛋糕,宋满冬又收到了好友们的贺礼。
还有陈敬之的“埋怨”。
这鸡蛋糕着实费时间,叫她最近几个周末都没回家去了。
待鸡蛋糕制作顺利,宋满冬才回到河东大队。
当然,也没忘记给赵胜男她们带。
只是这次回来,却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
宋满冬看着寄件人,心底便有猜测。
打开发现果然。
包裹是周来福寄的,里面放着两本英文书,还有一封信。
也不该称之为信,因为它实在简陋,只有一句话。
我想你应该会需要。
落款单字,郑。
宋满冬放下信,从书的封面便看出了这是什么,但还是打开仔细扫了一眼,才敢确认。
这是一本教人做面包的书,里面出了红豆面包,还有其他多种面包和甜点。
另外一本,宋满冬只能从认识的部分单词里推断出,是讲述面包发展史的。
这份礼物十分厚重,又十分奇怪。
送的时机太巧了,就好像这位郑先生一直在关注她一样。
宋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