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侍女的品格》 30-40(第13/20页)
福了一礼,李氏也欠身相还。红昭笑道:“大晌午的,如何耽搁在这里,快上屋里来坐坐。”又打发廊子上的小丫头,去禀告姨奶奶,就说清哥儿大奶奶来了。
李氏忙叫住了道:“快别打搅,叫姨娘略睡一会子,我是才吃了炉饼停住食,出来散散。”
虽这样说,却不见她脚步挪动,红昭心领神会,忙把李氏引入门来。
转过绰楔门,沿着夹道又过了一道月亮门,顺着抄手游廊一路行来,才算是真正踏入燕双飞地界。仲春时节,但见满园芳菲,姹紫嫣红,而其中歇山亭、飞虹桥、石子路、潺潺流水,处处又是与戍北不同的江南风情——李氏与紫燕相视一笑,果然来一趟燕双飞,就当是打江南走过了一回。
眼下正值午后,满院静悄悄的,连廊上的鸟都在打瞌睡,偶有风徐来,吹落正堂前那株槐树簌簌落花。李氏沿着游廊,望向雪白槐花停下脚步,道:“论理也该先去拜见三叔母。”
红昭笑道:“太太也歇晌呢,大奶奶不妨先在我们屋里坐一会儿子,吃杯茶消消食,等过了未时半,再过去道福也不迟——奶奶可吃得惯邺州白茶”
李氏忙道都好,红昭便引着她们到东厢花厅旁茶室坐下,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圆咕隆咚的锡茶罐,用茶镊夹出一撮白毫,又拿出一整套的韦鸿胪石转运宗从事等物,端坐在蒲团上,有条不紊忙碌起来。
李氏静观红昭,见她不论是碾茶还是罗茶,举动无不清雅怡人,就是和从前在家时祖父请的老茶客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心里不禁漫漫想着,张姨娘是如何调理的丫头,这般出众拔萃
又暗暗打量满室陈设,虽装点得不似二太太处那般富丽堂皇,但一陈一设俱是不俗,里外里都透着一股风雅清隽的气韵。
……
风炉上坐着的水咕嘟咕嘟冒起泡,打断了李氏无边思绪。
热汤将滚,红昭执起汤瓶,温过两遍兔毫杯盏,拨入茶末,再高抬汤瓶,倾泻而出的水柱犹如长了眼睛似的一滴不洒注入杯底,而后便不时以茶筅击沸,茶香弥漫出来,如此反复约六七次,直至杯中汤花如乳雾汹涌,才将茶盏放到茶托之上,端与李氏,笑道:“大奶奶好容易来一趟,也吃我们一盏茶,只是婢子粗鄙,还望容谅。”[注①]
李氏笑道:“红昭姑娘过谦了,看你点茶,只有‘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一句话可比拟。”她接过茶盏,品尝后又赞道:“浮沫如新雪,入口香醇味厚,姑娘有这等技艺,我可是羡慕起姨奶奶了。”
红昭赧然一笑,连道哪里。
她们这厢吃茶消磨时辰,那厢暖阁里,晴秋看着容姐儿午睡,一边偎在榻边绣花样,只见银蟾掀了帘子蹬蹬蹬走进来,忙低声叱道:“轻点动静,姐儿才睡下一刻钟。”
银蟾吐了吐舌头,轻手轻脚,晴秋这才问道:“红昭领了谁进屋来听不见说话声儿。”
“是清哥儿大奶奶,大晌午的也不歇着,不知是有什么事。”
“新奶奶进府,各院逛逛呗,不许嚼舌。”晴秋轻声念了她一嘴,转念一想,又对银蟾道:“你替我跑一趟,去外院找曲嬷嬷,就说若没要紧的事,傍晚时再过来罢,这会儿别进来。”
“欸!”银蟾答应一声,轻快地跑走了。
不大一会儿,银蟾气喘吁吁回来,道:“晴秋姐姐,我问过曲嬷嬷了,她说倒没甚要紧事,只是要两笔钱,一笔是做阖家做夏天衣裳的,一笔是要给书院里的先生还有家里三位姐儿的女教习们送束脩。”
“后一笔钱好办,书院里的先生每月是三贯钱,家里的是两贯,算定人数,一总支去就好了,就是头一笔……”晴秋心里忖度着数目,放下手绷,对银蟾道:“我出去一趟,你看着容姐儿歇晌,估摸着再睡半个时辰也就够了,别贪睡,否则夜里走了困就不好了。”
银蟾点头应诺,晴秋出得门来,临走时又交代一句:“若是姨奶奶叫我,你就打发个人来内库房找我。”
“欸!”
……
内库房,晴秋拿钥匙开了门,先对着账本理了会儿账目,又到货架子上盘了盘衣料子,心里这才笃定踏实了些,回到桌案前坐定,拿了纸,一壁拨算盘,一壁写画。
果然没一会儿,内库房外就有人叫她,来者是绿袖,晴秋笑道:“银蟾那丫头出息了,竟能支使动你。”
绿袖道:“新买的那几个小丫头冒冒失失的,我怕她们来你这里跌了打了什么东西,卖了都填还不上!”
晴秋闻言失笑,一问果然是姨奶奶叫她过去,忙锁了库房门,跟着绿袖一并回燕双飞。
……
且说燕双飞里,眼下已过了未时,李氏先去正堂拜会三太太,三太太才刚歇过晌,正在神堂里诵经,不好打搅,丫鬟们欲要留她吃茶,可怜李氏一肚子汤水,忙谢过出门,又回到东厢。
恰逢张姨娘也醒了,重新绾了头发,绿袖进来说李氏在花厅里已经等了一会子,张姨娘忙下地换了衣裳,思忖片刻,又打发人叫曲嬷嬷和晴秋进来。
……
晴秋回到燕双飞,还没进东厢的门,就听见一阵女人们嘁嘁喳喳的说话声,竟还有曲嬷嬷在,不禁有些诧异。
掀开门帘进了屋,绿袖去找红昭,晴秋先拐进暖阁看了一眼,见容姐儿已经醒了,银蟾正打发她抿头,便指了指琴匣,意思是后晌容姐儿要学抚琴,家伙什别忘了拿。
等她出来到花厅,只见张姨娘和李氏正坐着闲谈,身后站着紫燕,边上圆杌上坐着曲嬷嬷,正说春天里种地的事。
见她来了,张姨娘不禁板起脸,道:“大晌午的你不知道在屋里好生看着姐儿,就满院乱跑罢,还得我等着你!”
晴秋躬了躬身,并未开口辩解,打眼满花厅里瞧了瞧,便去廊檐上摘下来两只晒着的添装着槐花野丁香花的茜色夹纱枕头来,一只递给紫燕,一只垫在张姨娘背后,笑道:“姨奶奶恕了我罢。”
李氏倚着柔软馨香的枕头,心道她们这处果然新巧,口里也帮腔道:“好有眼色的丫头,比哪个都机灵,姨奶奶饶她这一遭罢。”
张姨娘虚点着晴秋额头,道:“也罢了,刚才曲嬷嬷说要预备做夏天衣裳,我正是要问你若按旧例是怎样”
晴秋回道:“若按旧例,咱们家老太太单独是一档,例用三百贯钱,做四身成套的夹罗衫子,余下老爷太太们是一档,例用两百贯钱,做四身薄罗衫子,再下是姨娘和几个哥儿和姐儿,各人一百贯,也做四身衣裳,不拘生色衫还是珍珠衫,且看他们喜好!再者,下月初八是澍哥儿生辰,满十五了,不知道还要不要另做衣裳和束发冠子”
张姨娘道:“自然是要另做的,不过你说的都只是例用银子,咱们家不比那些有爵有产之家,一应花销实则都只是账面上的数罢了,正经还要看库房里有什么。”
晴秋忙道:“奴婢也看过了,上月三爷从南边运来一批纱罗,拿回内库房就有几箱子,素纱绉纱和各色绫都是各五十端,还有一些缀珠、泥金的纱绸,也有两箱,都是银灰、雪青、沉香、桃红四色,纹样上折枝卷草、艾虎驱邪、蜂蝶恋花,应有尽有,哪怕是做手帕、香囊、袜子,也尽够了。”
众人见她对答如流,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