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 142-158(第11/23页)
双寿道:“您夸沈解元时比大小姐夸曹公子时还激动呢!”
怎么不见您矜持一点呢?
颜楚音:“……”
第二日,楼大人按照颜楚音说的找上了贾家。贾家人的第一反应是贾成天又惹麻烦了,十分愤怒,明明半年前他们还宠贾成天宠得不行,这会儿却一口一个孽障,恨不得要把贾成天打死。楼大人在颜楚音面前小心谨慎,但在贾家人面前完全没必要摆出低姿态,直接叫他们安静一些,不要妨碍了他们办差。
白柔柔的女儿如今有个名字叫茹儿。
茹儿听了楼大人的话后,摇着头表示不愿意离开贾家。虽然她在贾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本来是外室,之所以被接进来做了妾,是因为贾家需要她照顾贾成天。贾成天在牢里受了大罪,放出来后又被贾爹打断了一条腿,如今已是半个残废。再加上他的身份也被废了,再不是正经婚生的贾大少爷,而是一个私生子,他自己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整日里借酒浇愁。酒喝多了又闹事,把丫鬟婆子都打跑了。原本疼爱他的贾老夫人如今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的。丫鬟婆子全都找门路离开他的院子了,家里也没有给他补齐,这才把茹儿接了进来。
所以楼大人实在想不明白,这个贾家到底有什么好待的!
但茹儿却不这么认为。
在她看来,贾成天是救她离开青楼的恩人,是她的男人。她怎么可以在自己男人受难的时候离开呢?便是楼大人给她讲了好多道理,告诉她说离开贾家以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朝廷会管她终身……她仍是咬死了要做贾成天的妾。
这就没有办法了。
楼大人担心这样子没法向新乐侯交代,于是把补偿给了茹儿,又态度强硬地带着茹儿去衙门里解了她和贾家签的妾书。却没想到,前脚刚解了,后脚茹儿就和他们重新签了。但这些就和楼大人无关了,反正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没必要去阻止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楼大人事后向颜楚音汇报了此事,颜楚音简直无法理解。楼大人以为颜楚音心善,忙说:“您放心,受害者们还有部分补偿是按照季度发放的,要是她后面想通了,打算从贾家赎身,只要攒上一段时间的银子,还能够赎出来。”
颜楚音叹道:“她糊涂啊!”
一边叹着,颜楚音一边拿出受害者名录,找到白柔柔那一栏,在她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勾,表示受害者已经安置好了。白柔柔是十来岁的时候被卖的,卖身契上虽然伪造了户籍,但每年的受灾地都是可查的,对比当年的受灾地,就能找到她真正的籍贯。白柔柔的名字后面就标注了籍贯,是东得省鄂安县。
当年鄂安县发生地动,大半个县被波及,很多村落都整个儿埋了进去。朝廷那边的反应还算快。但是县内的路有大部分都被埋了。朝廷需要一边开路一边救人,动作就慢了。再加上死于地动中的那些人,尸体没有及时清理,当地很快就出现了疫病。县里的一些在地动中损失较小的村落,因为惧怕疫病,也开始逃亡。整个县的人都在往外跑。而像这种灾地有疫病的情况,灾民们就算努力跑到了别的县,那些地方也是不敢轻易收人的,灾民只能在野地里流浪。
“这个地方……东得省鄂安县……瞧着有些眼熟。”颜楚音说。
楼大人凑过来看了两眼,说:“最早的那批被买卖的流民,都是来自东得省鄂安县的,估计您是看多了。”不过那些被买卖的流民,大多数已经死了,白柔柔就算是长命的了,然而也已在上个月病逝,没有等来这份迟到的公正。
“是这样吗……”颜楚音自言自语。
东得省鄂安县……总觉得他什么时候听过这个地名!?
? 第一百五十章
又忙活了一日。
颜楚音带头勤快, 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松懈。
这些日子,衙门里的办事效率比之前不知好了多少。眼看着天已经渐黑,新乐侯叫人点了蜡烛, 依然忙个不停。小吏们心里都觉得特别苦,面上还不敢带出不满的情绪。天气这般冷了, 尽管屋里点着火盆,但他们还是觉得冷, 脚尖像是冻僵了一样。唉, 不是所有人都像新乐侯那样, 能穿得起绒毛袜子的!
这时,新乐侯的随侍从外面进来, 附在小侯爷耳边悄声说了两句话。
新乐侯猛然站了起来。
小吏们本就时刻注意着侯爷这边的动向, 眼神全飘了过来。就见新乐侯脸上旋开一抹笑意, 先是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然后说:“一时没注意竟然就忙到这时候了……行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整理整理, 咱们明天再接着干。”
小吏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个个都偷着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歇了!
叫新乐侯去写诗作赋, 他确实不擅长,这辈子都不可能擅长了。但在另一些事上, 他却有着仿若天生的灵性。颜楚音说:“辛苦了大家了。双寿,你去附近的酒楼叫一桌席面来, 速度快点,别叫大家久等了。但不许叫酒, 这季节还是多喝羊肉汤吧, 既驱寒又养生。大家好吃好喝, 吃饱喝足了再回家去。”
小吏们闻言, 心底那一点点不敢与人言的怨气立刻散了个干净。新乐侯叫的席面,其他的不敢说,但肉是管够的,味道也好。而且说出去也有面子啊。
“本侯还有事要忙,就不陪着大家一起吃了。今日叫楼大人坐上席。”颜楚音笑着说。他将手头的工作收了个尾,又将桌子整理好,就头也不回地跑了。
颜楚音脚步轻快地跑出房间,心情激动地跑过衙门大院,忍不住加快了一点速度,冲到大门口,果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颜楚音高声叫道:“沈昱!”
暮色四合。沈昱一直站在背风处,应该站了有一会儿了。
颜楚音冲到沈昱面前,上下打量着他,心疼地说:“瘦了瘦了!才几日功夫不见,就瘦了一圈。这几日不忙了吧?得叫我家的厨子好好给你补一补。”
沈昱如今要备战来年的春闱,已经不需要去太学应卯了。沈丞相的意思是让沈昱跟着他一位已经致仕的好友去民间走走,多看看真实的百姓们的生活。
这会儿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不需要伺弄土地,算是一年中难得能有几分闲暇的时光。这个时候去民间走访,可以和乡亲们多聊聊,听听他们这一年到头的收成,听听他们对自己家庭的规划,听听他们的艰苦和憧憬。
沈昱向来孝顺,丞相既然有了安排,他就照做了。
这些日子,沈昱都跟着那位长辈在京城郊区的乡间走访。一老一少穿着最最寻常的衣服,没有带随从,看上去不像是致仕的老大人和丞相家的公子哥,倒像是百姓家里一对普通的爷孙。当然,这个孙子长得比一般人俊俏就是了!
打着寻亲的借口,他们坐着一辆驴车,到处走走停停。每到一个村落,他们都借住在老乡家里。老乡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等临走的时候再给老乡塞点铜板。用铜板就够了,老乡们能在年前赚这么一笔外快,瞧着心情都很好。
说起来,沈昱幼年时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但如今叫他跟着那些普通百姓一样吃吃喝喝,他竟然有些不习惯了。丞相过日子很简朴,在吃穿用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