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崖第十年: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坠崖第十年》 23-30(第9/12页)

   但,如果是处理这件事的人出现了意外呢?

    桑惊秋?

    时遇越想,眉头皱得越紧,思绪却越来越凌乱,以至于天亮后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反倒被绕了进去。

    干脆不想了,等回去后,跟桑惊秋说一说,听听他的想法,若真有问题,也可早作打算。

    于是回来后忙完手头的事就来找桑惊秋。

    到门口,一名弟子端着托盘出来,神色匆匆,时遇停下来问道:“这是何物?”

    弟子吓一跳,见是掌门松了口气,但脸色仍然不好:“惊秋不舒服,熬了药,惊秋不肯喝,放凉了,刘大夫说损害药性,我重新去煎一碗。”

    时遇皱眉:“他病了?”

    弟子:“不是病了,呃,掌门,您劝劝惊秋罢,让他一定要吃药的。”

    时遇:“煎好拿过来。”

    弟子松了口气,掌门发话,惊秋一定会听的,赶忙去厨房煎药。

    时遇推开门,走进去,屋内浮着淡淡药味,桑惊秋就坐在桌后,正低头在看什么东西。

    闻得动静,他抬起头来,见是时遇,他笑了一下,问:“这么晚,还不睡。”

    时遇:“你病了?”

    桑惊秋摇头,也不答究竟是何问题,倒了杯水,顺手将手里的东西揣到腰间。

    时遇在他对面坐下,道:“事情准备的如何?”

    桑惊秋顿了一下,点头:“我已安排下去,不会耽误。”

    时遇:“觉得如何?”

    桑惊秋:“什么?”

    时遇其实想问你在安排这些事的时候有无觉得不妥,或者哪里不对,但看桑惊秋神情,似乎并没有,于是他换了个问题:“山上头次办此类事情,会否有意外?”

    桑惊秋看他,淡淡一笑:“我会很小心,不让任何意外发生。”

    他捏着茶壶胖乎乎的身体,“你在意什么,我明白,尽管放心。”

    以桑惊秋的性子人品,说出这样的话,就是有完全把握了。

    时遇觉得应该没问题了,可不知为何,心里那股不安感非但没弱,反而益发清晰了些。

    他有心想说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

    想了想,想起另一件事:“秦峰那边……”

    桑惊秋飞快打断他:“我明白。”

    时遇疑惑,明白什么?他什么都还没说。

    桑惊秋继续道:“眼前诸事繁琐,你不用在意那些,成亲后一切安定下来,再谈其他罢。”

    时遇:“为何?”

    桑惊秋再次看过来。

    他有一双非常好看的眼睛,双眸清透明亮,总是盈着一汪水,如最清澈的小溪碧潭,这样专注看人时,眼中充满对方的身影,仿佛天地之间只此一人。

    时遇忽然心头一动,紧跟着砰砰砰地狂跳起来。

    他下意识拢眉,别开眼,端起茶杯喝水。

    如此神情落在桑惊秋眼内,他看了个一清二楚,嘴角轻轻一扯,露出一个近乎讽刺的笑。

    “有件事,我想与你商量。”

    时遇:“何事?”

    桑惊秋:“我……”

    外头有人敲门,是弟子送来新煎的药。

    桑惊秋无奈:“我不喝,这么晚了,何须麻烦你们?”

    弟子朝时遇那边示意了一下,笑呵呵地走了。

    时遇指了指那碗热气腾腾的药:“喝了。”

    桑惊秋不动。

    “把药喝了。”时遇面无表情,“喝了,你要说的事我自会应承,否则一切免谈。”

    桑惊秋沉默了一下,端起碗,一饮而尽。

    时遇心下松快,问:“什么事?”

    桑惊秋:“你成亲后,我想搬到别处去住。”

    时遇:“搬去哪?”

    桑惊秋:“天地之大。”

    时遇觉得莫名其妙,好端端的提这个做什么:“如此很不方便。”

    桑惊秋还是摇头:“不会。”

    时遇:“你究竟何意?”

    “我要走。”桑惊秋一字一句,说得异常清晰,“我会离开此处,不再回来。”

    时遇彻底愣住。

    他难以相信自己方才听到的,知道桑惊秋不是在开玩笑。

    好端端的,为何突然?

    莫非……

    他冷笑了一声,反问:“就因为姓顾的?”

    桑惊秋看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绝望,时遇意图捕捉那其中的情绪,桑惊秋已经垂下眼,开口:“你的婚事,是我替你办的最后一件事,无论如何,我会尽力,你放心。”

    第29章

    八岁那年的冬天,时遇独自出门,给母亲扫墓,回程时天黑下来,又下着大雪,他便进了附近村子的一户人家,给了银子,准备留宿一晚。

    就是那一晚,他发现了栖身破庙的桑惊秋。

    当时的时遇已有许多计划,比如日后搬离时家、设立门派。

    救桑惊秋,也与此有关。

    那一年,夏有旱灾,冬有大雪,收成很不好,许多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桑惊秋并不是时遇见过的第一个流浪小孩,之所以会特别留意,是他发现桑惊秋从村民手中要到食物后没有立刻跑掉,而是留下帮忙干活,扫雪、修窗户、提水,村民可怜他一个小孩瘦弱,让他不必干活,他却执意要做。

    他回到破庙后没有立即把东西吃掉,而是先把吃的分成几个小份,显然是为了留下后面几日口粮。

    就这简单的两个行动,时遇看出了这个小孩性格中的两个特点:

    一是知恩图报,对他好的人,他会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内给予回抱,无论大小,或许这点报答在对方眼中没那么重要,但桑惊秋这样的品性十分难得;

    第二个,则是懂得未雨绸缪。

    时遇那时候还小,但家族内部极其复杂,见过听过无数为了图一时之快而不顾往后的人和事,有的人为了享受片刻的满足甚至不惜付出后半生,无异于饮鸩止渴。

    而那个小孩明明很饿,却懂得为自己留出后路,尽管那点吃的怎么倒腾也支撑不了几天,这份心思却不简单。

    若能将此人收为己用,日后必能派上大用场。

    这便是时遇救桑惊秋的原因,算不上善意,让桑惊秋读书习武上华山也不过是为了日后更好地辅助他。

    而桑惊秋也不负他望,不仅文才武略出众至极,更是对他忠心不二,这么多年,他说什么桑惊秋就听什么,有什么事,只要桑惊秋应下来就一定去做,而且做到最好。

    到后来,时遇渐渐很少过问交给桑惊秋的事过程如何,只要结果。

    而桑惊秋从未让他失望过。

    此次的事也不例外,桑惊秋既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