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小姐今天也在不能接受中: 11、鹰眼小姐不能接受的第十一天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鹰眼小姐今天也在不能接受中》 11、鹰眼小姐不能接受的第十一天(第2/3页)

书并不完整,应该还有另外一部分,也就是‘下篇’,但目前并没有人知道其所在处。

    至于现在提起的‘双面镜’。

    则是罗宾通过她描述自己的见闻、在那本书的附录图解中找到了对应的插图然后破解出来的认知。

    “嗯。”

    罗宾点头。

    “根据记载内容来看,那‘双面镜’是神给予这个世界……”

    大概每一种古文明都喜欢来一段花里胡哨且神秘的传说来提升逼格,只不过无论再怎么花里胡哨,都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沦为背景板。

    就好比孕育具有恶魔之力的恶魔果实之树,估计现在大家都只知道恶魔果实,对恶魔果实背后的事情一无所知。

    至于这个神秘文明,大概也和某种自然之力有关。但它不强调那些赋予人个体的超能力,而是强调世界的‘双生’。

    如明与暗,世界也存在两个对立的世界。

    双面镜是‘神’给予这两个世界的人窥测彼方世界的权利。

    只不过人只能见到彼世界的自己,并不能通过镜子窥探到另一个世界的全貌。

    就好像伊格尔只能通过这面镜子找到米霍克。

    如果她想看这个世界的其他人或其他的风景,就需要让米霍克充当这个媒介(工具人)。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用处了么?”伊格尔问道。

    可别,她可不想自己在臭气满天的岛上忍了一天最后只换来和一个性冷淡的男体自己每天sayhello的功能。

    毕竟这镜子好像暂时没办法控制,保不定下一次又会碰到什么尴尬的场面。

    “我有一个猜测。”

    罗宾抬手将一边的长发勾至而后,朝伊格尔眯眼笑笑。

    “双面镜不止你那个世界有,这边的世界应该也存在于某个角落。你可以通过那面镜子随时随地找到米霍克先生,同理可得,如果米霍克先生也有同样的镜子,那也能锁定你的位置。”

    听到这话伊格尔一顿。

    好像确实。

    现在只要有这面镜子就可以随时锁定米霍克那边的情况,那如果双方都有这种能力的镜子,那岂不是相互锁定?总不至于我随机一个载体看你,你也随机一个载体在背后看我。

    镜中镜中镜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这种并不是照映一个人的模样、而是两个活生生的人的双面镜里,那大概就连诡异都没办法形容了。

    所以最有可能就是面对面锁定,然后……

    “或许能产生什么打破现在一筹莫展的僵局的情况也说不定。”

    罗宾开口道。

    不过作为一个学者,在没有明确结果前他没有妄下定论。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大胆猜测。毕竟现有的资料太少,也没有任何实践证明。所以想知道找这个答案是否正确,要么找到这个世界的双面镜直接做实验,要么……”

    “找到这本书的另一部分,将这件事彻底弄清楚。”

    ……

    找到书的另一部分啊。

    结束跨世界谈话后伊格尔就躺在甲板处的躺椅上欣赏着海上黄昏。

    放在平时她一定会好好欣赏美丽的风景享受惬意的黄昏,但今天她虽然依旧看着海景,但思绪早就飞远了。

    米霍克和罗宾去了东海,准备去那个月亮岛探探情况。

    哦,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一行去的人有好几个。

    毕竟对各种神秘文明以及古文字感兴趣的并不只有那些冒险家,还有这群狂热的考古学家。

    只可惜……

    米霍克那特立独行的棺舟这时候就暴露了缺陷——只能坐下两个人,不能再多了。

    再加上米霍克又是个习惯独来独往的人,不习惯去哪有一堆人跟着。

    所以最终只有他和罗宾两个人去。

    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找到双面镜,至于书……四叶草博士已经联系了全世界的学者留意相关书籍。

    而她要做的,也是找书。

    毕竟这东西谁也说不准,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边世界的人。

    万一这书也有奇葩的设定呢?

    比如‘上册’在a世界,‘下册’在b世界什么的。

    她有留意过那本书的封面,是一个月亮的图腾。

    既然带有月亮图腾的书在月亮岛,那么或许有可能有一本带有太阳图腾的书在这边的太阳岛。

    但她确实已经在太阳岛搜查过了,没有……

    等等。

    会不会有人很早之前就去过?然后带走了那本书?毕竟喜欢冒险的人都喜欢去那种奇奇怪怪的岛上冒险。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更大海捞针了。

    啧,真烦。

    怎么就她这么一个不喜欢参与什么冒险活动的人被迫卷入这‘互穿’事件?

    说白了。

    虽然已经通过奥哈拉学者们的解读分析让她对眼下的情况有了很多了解,但关于为什么能够触发‘互穿’事件这种事她依旧一无所知。

    根据那些学者解读的内容来看,两个相对又相似的世界之间并没有完全隔绝,而是有无数条看不见的所谓命运线相连。

    这东西很抽象,比她以前悟得的三色霸气还要抽象。

    简单说来就是两个世界的‘同一个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方。

    包括性格、选择的职业、与其他人的相遇……往大了说就是人生轨迹。

    当然了,这里的影响包括正向也包括反向。

    所以两人之间可能几乎一模一样,也可能完全不同。

    其中的界限说不清。

    总之这是两个世界大体的运行方式——相对又相似。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第一种是互穿。

    也就是伊格尔和米霍克眼下的情况,两人交换了世界,算是另类的互换人生。

    这也是那本书里记录的第一个故事,也就是伊格尔在穿过来之前看到的内容。

    第二种是代替。

    两个世界的同一个人大多时候是‘双生’的存在,也就是说a世界的人死了,b世界的人可能也会在同一时刻死去,尽管死法不一定相同。

    但这里又有特例性。

    由于两个世界很多地方大相径庭,包括大环境也包括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所以两个世界的彼此不一定会一直共享同一条命运线。

    这就代表两个世界的‘同一个人’不一定在同一时间死去。

    也就是说a世界的人死的时候,b世界的人幸运地活过了那个时间点就能摆脱和a共享的命运线独立活着。

    而这里说的代替就是,在a世界的‘自己’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