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平安: 252-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岁岁平安》 252-260(第12/18页)

你敢坏事,就让你回老家守宅种?地。”

    萧延:“……”

    而引起?几兄弟狂喜的萧缜刚刚带着魏琦、宋澜来到城门紧闭的端门之外。

    萧涉迎上来,一边下马一边道:“二哥,我一直在这边守着,他们不?开门,我们也?没往里冲。”

    萧缜:“理当如此。”

    趁魏琦、宋澜去劝降守城的御前军,顺便等待鲁恭归来,萧缜低声嘱咐五弟:“等会儿进了?宫,不?管见到什?么听到什?么,你都只管守在二哥身边,不?许擅自开口。”

    萧涉:“好?!”

    第257章

    等鲁恭骑马奔波了四十多里地, 终于说服驻守八大城门?的御前军全部投降再赶到端门外时,城内的文武百官基本也都到齐了。

    鲁恭忙得满头大汗,穿过官员们?来?到最前面, 火光重重中还没找到萧缜的身影, 先看到了一具尸首。

    鲁恭脚步一顿。

    萧涉见他盯着范钊看, 哼道:“他要杀我?二嫂, 被我?们?反杀了!”

    范钊左颈的利箭还在。

    鲁恭心中悲凉之余, 又涌出一股荒唐可笑, 范钊光盯着外面的萧缜了, 甚至还要拿萧家女眷去威胁萧缜, 包括他也认为杀范钊者必是萧缜还在城外替范钊求情?, 结果根本不用萧缜出手, 范钊就死在了他最瞧不上的妇人手中。

    魏琦走过来?,官服外面还披着一层白?色麻衣, 当着众官员的面痛斥道:“范钊毒害皇上,矫造圣旨意图篡位, 死有余辜。这等奸臣贼子, 鲁国公不必再顾念旧情?, 还是快去劝降宫里的御前军吧, 免得他们?负隅顽抗, 徒增伤亡。”

    鲁恭这才注意到魏琦身上的麻衣,惊得倒退一步:“你,你……”

    魏琦沉痛道:“皇上已于十四夜殡天, 范钊秘而不宣被我?察觉,故而将我?禁足于府邸。”

    鲁恭泪如雨下。

    宋澜亦在旁边落泪:“逆贼将我?等瞒得好苦, 亏我?等日日进宫,竟不知皇上已经走了……”

    他这一哭, 那?一片文官都跪在地上悲痛地大哭起来?。

    萧野、乔长安、孙典几?个赶过来?,“骤然”得知咸庆帝竟然已经驾崩了,便跪在众臣身边,跟着哭嚎。

    萧缜垂眸。

    萧涉:“……”

    魏琦拉着鲁恭走向?端门?,让鲁恭赶紧劝。

    鲁恭直接破口大骂:“范钊害了皇上,你们?若只?是受他蒙蔽便赶紧开?门?投降,否则一律按谋逆论罪!”

    除了乾元殿外死忠于范钊的几?个心腹侍卫,守卫皇宫其他地方的御前军们?还真不知道这事,再被曾经的鲁恭将军一通训斥,忙不迭地开?了门?。

    接下来?,二相?在前,鲁恭、萧缜随后,领着文武百官疾步朝乾元殿赶去。

    拿下这边的侍卫后,刘公公跪在地上,哭着将中秋之后范钊的罪行一一道来?。

    咸庆帝早已冰冷的尸体就是证据,被抓来?的两个御医也全都招了。

    谋逆大罪,当诛九族。

    魏琦对萧缜道:“还请萧侯速速将这些叛臣的族人抓捕入狱。”

    萧缜让孙典带兵去办此事。

    范府。

    早在外面被萧涉派来?的南营骑兵包围时,范太夫人就直接晕了过去,潘月柔虽然没晕,也被吓得瘫软在地,直到被乱成一团的下人们?拉回魂魄,慌慌张张地谋起退路来?。

    父亲的那?些信给范钊看完就烧了,父亲还通过母亲转告她,一旦事败,只?推脱是范钊一人的主意,再以交出父亲哥哥手中的兵权为诚意,换取自家五口人的活路,至于儿子,他姓范,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

    潘月柔抱着不足三?岁的儿子哭成了泪人。

    大门?突然被踹开?,围在外面的南营骑兵冲了进来?,无?论主子还是奴仆都被驱赶到一处,剩下的人去里面翻箱倒柜寻找书信证据。

    潘月柔认出了孙典,那?个脸上带疤的灵水村里正长子。

    潘月柔将儿子交给乳母,她跪着爬过去,朝孙典哭诉道:“孙大哥,是范钊要篡位,我?们?都被他瞒着毫不知情?啊!还有我?爹我?哥,他们?远在南线,更无?从知晓范钊所?谋,求孙大哥看在咱们?都是灵水村故人的份上,替我?在萧侯面前求求情?吧!”

    孙典冷笑:“我?若不求情?,你爹你哥是不是就要带兵打过来?了?来?人,全部带走!”

    思顺坊的潘府,潘老太太、王氏也各自哭求着,可惜潘家的好姑爷犯得是诛九族的大罪,小兵们?只?管抓人,能不能减轻罪过要看上面的宰相?公侯.

    宫中,刘公公带着新?调来?的几?个宫女太监为咸庆帝换上了帝王的九领寿衣。

    文武官员们?又是一番哭拜。

    哭声之中,魏琦将鲁恭、宋澜以及六位尚书叫到一旁,商议拥立新?帝之事。

    魏琦:“萧家乃先帝开?国之一等功勋之家,先帝的命是萧老、安国夫人救回来?的,今日皇城之乱又是萧侯、安国夫人联手平定,此夫妻既有扶大厦于将倾之才,又有救万民于水火之仁,故我?以为,萧侯可为新?君,安国夫人堪为贤后,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鲁恭:“我?附议!”

    宋澜:“我?也附议。”

    先帝留下的肱股之臣一致支持萧缜,六位尚书当然也都同?意了。

    如此,九人来?到萧缜面前,恳请萧缜继位称帝。

    不远处的萧野几?兄弟都藏好喜色,竖起了耳朵。

    萧缜扶起站在最前面的鲁恭、魏琦,惭愧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此之际,我?等是该尽快推举出一位新?帝,可萧某文韬不如魏相?,武略不如国公,只?论战功的话也有冯国公、赵侯、谢侯、袁将军等远胜于我?,所?以这帝位萧某万不敢当。”

    无?论这些人怎么劝,萧缜就是不肯答应,转而对鲁恭道:“国公,既然叛贼已经伏诛,大军不宜在城内久留,国公与二相?若没有其他安排,我?这就让南营、东营的将士们?退出京城?以免他们?惊扰了百姓。”

    鲁恭:“是可以撤军了,但请萧侯分出两万将士接管宫中与城内的戍卫,原来?的御前军将士暂时按降兵带到城外看管,留待新?帝惩处。”

    萧缜:“都是先帝带出来?的蓟州精兵,既已弃暗投明,又有国公力保,我?认为可由国公继续率领御前军戍卫宫城,尤其是皇宫规矩森严,冒然让东营南营的将士进来?,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动乱。”

    魏琦:“萧侯的话不无?道理,这样?,国公继续率领三?千御前军维持宫中秩序,八处城营由萧侯分兵接管,剩下的再等新?帝登基后定夺。”

    萧缜、鲁恭互视一眼,同?意了。

    两万御前军,三?千戍守皇宫,大头的一万七千分散在八处城营守城。

    其中城营才是确保整座城池无?忧的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