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60-70(第10/17页)

吃完饭再来,这弄的饭菜刚摆上桌也不?知道该收不?该收。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亲爱的up青青陌上桑,今天我们来唠唠元朝的帝位争夺战。】

    沐青:???

    “啥?”

    他期待已久的元末版三国呢?怎么变成元朝帝位争夺战了?那乱七八糟稀里糊涂的谁爱看啊?

    朱元璋安排好院子里面的仆从回来,听到这次要讲的是?元朝帝位争夺战也挺纳闷,“咱和那些皇帝八竿子打?不?着,这有啥好讲的?”

    马秀英拍拍板凳让他坐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仔细听着没?坏处。”

    朱大帅摸摸脑袋,“还是?妹子有文化。”

    沐青挪挪板凳,带着小朱标离远点,不?打?扰爹娘讨论。

    马秀英白了他们家男人一眼?,招呼两个娃坐近点,“文青好好听着,回头?等文正?、文忠、文英回来讲给他们听。”

    帝位争夺战肯定少不?得?兄弟阋墙,也不?知道小娃能听懂多少。

    马夫人看看挺直腰杆抬头?听的小豆丁,再看看什么都不?懂但是?歪着脑袋安安静静看的小小豆丁,陷入沉默。

    算了,当看戏就成。

    【从1271年忽必烈取“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元惠宗率领群臣逃亡漠北,元朝一共传五世十一帝,但是?他们的国祚一共才九十八年。】

    【元朝的帝位传承之乱从传了五世十一帝上就能看出端倪,不?过这还不?算什么,去掉最前头?的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成宗铁木儿,再去掉最后头?的元惠宗妥欢帖木儿,这一掐头?去尾中间就只剩下?二十六年,而这二十六年的时间里足足换了九个皇帝。】

    【怎么说呢,元朝国祚不?长,但是?帝位更迭之频繁、政局之动?荡都令人叹为观止。大一统王朝一般都是?前期稳定走向繁荣然后再走上下?坡路,元朝不?一样,元朝的动?乱贯彻王朝始终,从大蒙古国开始就没?停过。】

    【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才十六个皇帝,清朝算上入关前二百九十六年才十二个皇帝,就皇帝更换的频率来说,和元朝相比都得?甘拜下?风。】

    朱元璋啧了一声?,“皇帝更换的太频繁又不?是?什么好事儿,还是?把风头?留给蒙古人吧。”

    第 67 章

    *

    朱元璋现在听见“明朝”两?个字相关下意识就嘀咕“老刘不行”, 别管老刘到底行不行,总之在?他这里不太行。

    沐青小声?提醒,“爹, 刘福通北伐失败, 在?张士诚派人攻打安丰的时候战死了。”

    朱大帅啧了一声, “习惯了。”

    既然建立大明的不是老刘,那就收回刚才那句话。

    反正就是那个不知道是明朝开国皇帝不太行。

    沐青看着他们家老爹叭叭叭一通输出,只恨这视频放的顺序和他想的不一样。

    现?在?骂的越狠,到时候知道他自己就是那个“不行不行就是不行”的明朝开国皇帝的时候就有多尴尬。

    朱大帅一通输出猛如虎,数落完之后开始皱眉,“刘福通北伐失败,那建立明朝的是谁?难道是之前提到过?的沔阳渔家子陈友谅。”

    徐寿辉那边最近热闹的很, 陈友谅部气势如虹接连攻克城池, 几乎将洞庭湖周边地区全部占领, 附近零零散散的小波起义?军看他势如破竹赶紧过?去投奔, 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二。

    陈友谅不光会打仗,治军也很有手?段,他麾下的兵马纪律严明,每攻克一地便整理?当地的户籍,对扰民的将士绝无饶恕,因此他麾下的红巾军在?荆襄一带很得民心。

    ——满城都是火, 官府到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在?荆襄一带的红巾军眼?里,陈友谅的名字比徐寿辉响亮多了。

    与?此同时, 徐寿辉麾下的倪文俊在?武汉周边也是大出风头, 打的元朝守军落荒而逃,重镇武昌彻底落入红巾军手?中。

    天完政权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大有“振兴汉室”的架势。

    徐寿辉看陈友谅那么能打,志得意满的以为接下来也能这么顺利,不仅把年号从“天完”改成“天启”,还跑去山里建了座紫云台,在?山顶最高的地方立了个“无敌碑”。

    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徐寿辉简直把得意忘形这个词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般得意忘形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接下来的事?情和他猜的区别不大,内乱紧接着就过?来了。

    徐宋势头大,朝廷镇压不了就改变策略换成招降,一边严令各地官兵攻打红巾军收复失地,一边派人去徐宋那边招安。

    倪文俊在?武汉周边打的非常过?瘾,手?上的权利也越来越大,没多久就把天完政权的都城改到汉阳,让徐寿辉这个皇帝去汉阳当皇帝。

    朝廷派人到汉阳招安,徐寿辉和他手?底下的一干将领群全都不同意,他们又不是方国珍那个反复无常的家伙,说造反就绝对不会招安。

    但是倪文俊有了别样的心思,彭莹玉一死?,他越发不满足上头有个锦绣废物压他一头。

    徐寿辉除了长?的好什么本事?都没有,也就彭莹玉被朝廷吓怕了肯让这么个废物当皇帝,换成他他肯定?不干。

    不过?恰好这时候朝廷派人来招安,造反造出来的皇帝名不正言不顺,朝廷给的高官厚禄却是实打实的,那么多好处不要白不要,于是他就开始和朝廷派来的人商量招安是怎么个招法。

    倪文俊是个贪心的,官职太小他不接受,隔壁方国珍叛了又降降了又叛都能步步高升,他只打算降这一次,之后没打算再背叛,朝廷怎么着也得封他个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才行。

    只要封他当湖广行省平章,让他反过?来平定?红巾军之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倪文俊想的很好,奈何朝廷嫌他要价高不同意,双方讨价还价折腾了好长?时间也没能达成一致,最终就是倪文俊杀了手?上的人质,朝廷也不再试图招安。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倪文俊在?朝廷那里碰了钉子,看天完政权的皇帝徐寿辉越发不顺眼?。

    凭什么他累死?累活连个行省平章都当不上,徐寿辉却能乐乐呵呵的当皇帝?反正彭莹玉已经死?了,他干掉徐寿辉自己当皇帝不行吗?

    倪文俊野心勃勃想要弑君,徐寿辉不是傻子不可能察觉不到,于是就和太师邹普胜商量把陈友谅调到黄州来制衡倪文俊。

    朱大帅想起邹普胜和徐寿辉的安排就想吐槽,虽然他们都是泥腿子出身,但是他还是得说,那边那么多将领谋士竟然找不出来一个文化人。

    但凡他们之中有一个读过?《三国志》都干不出这种事?。

    调陈友谅到黄州制衡倪文俊,这和何进调董卓进京有什么区别?

    倪文俊不服气徐寿辉,陈友谅的能耐比倪文俊还大,他更不可能服气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