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娇夫是美人攻呀》 18、宴请(第1/2页)
房屋扩建跟换梁的原理差不多,只需抬高承重墙的柱子即可,原先的墙体不用拆除,直接往上砌砖石。
黎源将之前的卧室变成书房,再扩建一个真正的卧室,书房打了整面书架,门也做成书架的式样,做成时,工匠觉得有趣玩耍了许久。
厨房将猪圈并进来,整个空间顿时变得宽敞。
临窗做成整条料理台,窗户下方凿一小洞,细细的竹子顺着小洞伸进来,一头接着水缸,一头对着石头凿成的水池,竹口塞着木塞,用水时只需把塞子取下来即可。
有些像自来水管,下水道的问题也好解决,水池下方挖好排水沟通到外面,与院中的排水沟相通。
灶台也移了位置,不再躲在角落,天色一暗就看不清锅里炒着什么菜,而是靠着操作台,这样方便锅子用水,做饭的人一眼就能兼顾院子里的情形。
黎源增加了一个排烟道,这样就不会像往日那般到处都是烟子,又将房梁熏黑,容易引起火灾。
最绝的是厕所,旱厕没法取消,无论是排污系统跟不上,还是农家肥作用大,这样东西必须保留,但是原先只在坑面浅浅铺的一层板子被黎源封实,只保留小小的出粪口,厕所朝外扩大,所有脏水秽物直接通过一个z型通道排入粪池,平日里不用时就用带手柄的盖子盖上,入厕洗澡时再打开。
墙角放了一只木桶,里面装着清水,每次入厕后舀一勺清水冲刷,也能有效祛除异味。
厕所墙面上方开了一排狭长的窗户,固定百叶窗式样,既通风除臭,也避免泄露隐私。
浴室也在厕所里,但是中间隔着板子,类似于干湿分区,洗澡的地方放置着一个浴盆和几个小桶,而板子上面钉着竹制挂衣钩,棉纱架及洗护用品置物架。
一个高仿现代浴室就这么诞生。
黎源依旧觉得很简单,但工匠们赞叹不已。
这样就不会出现沐浴时闻着臭气,甚至踩着脏地洗漱的尴尬。
在浴盆的另一面还放置着一个木盆架,看得出是平时里洗脸洗手的地方。
一个洗漱的地方弄得如此精致让人觉得诧异。
但转念一想这样的设计似乎很是让人心情愉悦。
这是小夫郎第二喜欢的地方。
确切地说,没有哪里不喜欢。
就连平日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堂屋也被黎源打造得漂漂亮亮,大门打开后是一排竹制屏风,竹制的桌椅成围合式样摆在堂屋中央。
农家的堂屋大多有后门,连着后院,黎源扩大堂屋进深,后门做得隐蔽且有一排竹子屏风,然后大门后门都挂着卷帘。
书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东西。
小夫郎看着一整面墙的书架唏嘘不已,他并不觉得黎源能收集或者买得起太多书籍。
不过没关系,他脑子里记得很多书。
等黎源有了闲钱,只需要买回纸张和笔墨,他一字字默下来再装订成册就好了。
过了书房就是让他极为羞涩的地方。
小夫郎看了一眼就远远跑开,似乎那里是个什么销金窝般会要了他的命。
墙体建造几日便完工,黎源没有买石灰涂抹墙面,反而把原先糊着黄泥的墙面用磨砂纸一点点磨掉,露出里面的石块,再用桐油将每一块石面打磨的光滑锃亮,最后用白浆勾缝。
这些事情没有请工匠,而是他和小夫郎一点点完成,家具也是一件件搬进来,等到初见雏形,已经是冬日的事情。
墙面重建跟搭建院墙同时开工,黎家的院墙一日日升高时,里面的模样也一点点被遮挡,弄得想看热闹的人心痒难耐。
墙体改造完成时,黎源家请客吃饭,造屋子在村里是大事,没有不宴请的道理。
村人淳朴,一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过来帮忙。
随礼按心意,大多包着腊肉鸡蛋,也有包银钱的,老郎中家包了一锭小银元宝。
主人家也是按经济条件准备饭菜。
黎源的家除去书房的书架和暗门装好,其他木工都未完成,旧家具也未丢弃,暂时放在屋子里,也有掩人耳目的意思。
只堂屋摆着提前做好的竹桌竹椅。
地面没有翻新,黎源可舍不得铺好青砖后让人踩来踩去,农人大多一双鞋穿到坏,田里踩到屋里,茅房踩到卧室,说他小气也好,喜洁也好,反正不行。
可即便这样,还是把不少人羡慕坏。
特别厕所,招好多媳妇们喜欢,围着黎源问东问西。
未嫁的姑娘们则把小夫郎围着,不走得太近,也不说话,就静悄悄羞涩地看着小夫郎。
看他的头发,眉毛,鼻子,眼睛还有嘴巴。
真是哪哪儿都好看。
也有大胆的姑娘家盯着小夫郎的手指,“你的手指怎么那般长那般细那般白,你平日里都不做事情的吧,我听家里弟弟说你睡觉还要黎大哥背着哄……”
素来在黎源面前惯会害羞的小夫郎,突然就大方了,态度不疏不密,任由大家打量观察。
小夫郎微微一愣,想到跟黎源相识相熟,嘴角缓缓绽开一朵笑容,“我有认真学,黎哥哥也有耐心教,我会越做越好的。”
姑娘们看着那朵笑容惊呆了,怎么有这么美的人,还有那声黎哥哥,不知道为什么被小夫郎喊出来就格外婉转悠扬,哪怕小夫郎的声音有些难听,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气质和美貌。
难怪黎源倾家荡产也要买他做夫郎。
黎源寻村里好几户富足的人家借了大锅,条凳和桌子,碗筷也是各家各户借过来,农村办宴席就是这般,每家每户都会出力。
做饭菜时,他让村长儿子和老郎中的小儿子帮忙招待客人,抽空看了眼被未嫁女和孩童们团团围住的小夫郎。
小夫郎冲他笑了笑,示意他无事,便带着大家参观窑炉,孩童们很清楚这个奇怪的小猫咪怎么烤出香喷喷的美味面包,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小夫郎拿出烤制好的瓜子花生招待大家。
正是果子成熟的季节,葡萄苹果甜瓜管够,大家有的吃,面上都带着笑容,有的人进进出出看房子,看墙面,看木柱,看砌墙的工艺,讨论手艺水平,花了多少银钱。
大家都以为这是完工后的屋子,墙面连黄泥都没抹,看得出黎源家确实不富裕,估计卖精米的钱全部投到这里面。
就不知一会儿的席面好不好,即便不好大家也能理解。
先前小夫郎还担心大家发现真正的卧室,虽然里面什么都没有,他还是无端觉得羞耻,再说像他们太师府,不要说外人,三等以下的奴仆不能进内院。
而父亲的书房只有近侍。
他的房间只有一等奴仆能进去。
可这里不是太师府,他要入乡随俗,而屋子只有一个轮廓就宴请乡里的想法,实在贴合小夫郎的心意,他还担心自己的想法过于不近人情。
庄稼汉对摆满书架的卧室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多站在卧房门口看一眼就走,年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