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37 章 太子宫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37 章 太子宫(第2/4页)

    隔天是正式册立太子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十分隆重,满朝文武能到的基本都到齐了。

    以往殿内的站位是秦王政端坐上首,长公子立在半阶上,其余公子和朝臣都在阶下依次排开。

    今日起就不同了,秦王政命人在自己身侧加了一个席位,令太子跪坐在自己身边。

    公子们难得上朝,往日他们都被困在各种工坊和课业中,没空参加朝会。偶尔早晨没有安排,也会抓紧时间睡懒觉休息。

    好不容易这几天因为大兄的事情放假,懒觉还没睡两天,一大早就被拎了过来。

    他们没见过大兄站在半阶上的样子,看对方坐在父亲身边,丝毫不曾发现问题,只感慨了一声果然还是大兄受宠。

    但是其他朝臣就不同了,立刻有人站出来发表反对意见。

    太子如今的座次只比秦王偏一点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大秦有两位君王,这可怎么是好!

    君臣父子之分不能混淆,他们绝不同意。

    秦王政:废话真多。

    不让儿子坐旁边,传递奏折之类的都很麻烦。他时间宝贵,没空浪费在这等事情上。

    给了丞相等人一个眼神,示意他们管管。

    相国昌平君会意,当即站出来表示:

    “朝会上应当商讨正事,怎能用些许小事耽误时间?太子新立,你们就想通过打压太子展现自己的威风吗?”

    太子可是他外甥,这群家伙当他是死的吗?他这个相国还没发话,轮得到你们挑刺?

    那名朝臣被他气了个半死。

    这如何就是小事?而且哪有这样一上来就给人扣帽子的,他们哪有胆子打压长公子啊!

    同僚赶紧把他拉下去了,小声劝道:

    “大喜的日子何必和太子过不去呢?你这样会被人记恨的。”

    王上正高兴呢,你给泼一盆冷水,不要命了是不是?

    太子自己脾气好是一回事,你不能仗着他脾气好就随意造作。太子手底下又不是没有势力的,那些人可不见得

    脾气好。

    秦王政直接忽略了这段争锋:

    “众卿可有事启奏?”

    直接说正事,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安安静静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虽然无论他怎么降低,都很显眼就是了。

    时任御史大夫的王绾出列:

    “攻魏之战即将开启,但如果魏国似有防备,恐因赵国被灭之事起了疑心。”

    六国不能拧成一股绳对付秦国,刚开始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这是正常的灭国行为。

    战国七雄里除了少数幸运儿,其他国家基本都被灭过那么一两次,然后没多久就复国了。所以大秦连灭两国不算特别显眼,尤其是在其中夹杂了个韩国的情况下。

    各国并不觉得秦国这是要一统天下,他们认为秦国这次只是比之以往格外凶猛一点。有长平之战的坑杀四十万俘虏在先,赵国被灭这件事好像也没什么冲击力了。

    大家都翘首以待,等着赵国复国。

    不是说李牧逃走了吗?秦国这边也没有传来击杀李牧的消息,那只要等李牧回到代地整合兵马,很快就能复国啦。

    秦国自然也很乐意六国产生误解,这样他们才不会拼了命地合纵攻秦,给大一统的过程增加麻烦。

    不过魏国到底和赵韩离得近,接连两个邻居没了,他们会产生疑虑也实属正常。

    对秦国来讲,各国最好的状态自然是不设防,彻底信了“灭国只是一时”的这等鬼话。

    秦王政于是问道:

    “王卿有何妙计?”

    王绾不愧是天下一统时的第一位大秦丞相,哪怕后来因为支持分封被撸下去了,智商也摆在那里。

    他提议道:

    “扶持一个赵国公子在代地称王,命李牧将军配合他做出抗秦假象,让各国误以为赵国已经开始复国了。”

    扶苏眸光一凝。

    原来,这就是上辈子父亲不着急灭掉代王赵嘉的原因。他是故意留着赵嘉,用以迷惑齐楚魏燕的。

    直到楚国灭亡,天下再没有了能威胁大秦的诸侯国。父亲才在派兵攻打燕国时,顺手把同在北边的赵嘉给收拾掉。

    上一世这个时候,扶苏才十岁出头,课业还很繁重。哪怕父亲把朝中所有大小事都分析给他听,精力有限的他也难免漏掉一两条细节。

    后来他长大之后天下已经一统了,过去的事情也不那么重要,扶苏便没有细细复盘。如今看来,其实代王赵嘉这个点并不难理解,他应该能靠自己想明白的。

    不过根据扶苏的判断,父亲应该不是故意放走赵嘉的。

    赵国公子里谁都能称王,赵嘉只是威望最高的那个而已。威望高只能增加这件事的可信度,但赵嘉本人不受秦国控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若他没有猜错,是赵嘉逃走称王在先,大秦意识到留着他可以当烟雾弹在后。

    这一次没了赵嘉逃走,又有李牧在手,大秦就

    可以更稳妥一点,直接选自己能掌控的赵国公子进行布局。

    ?想看无字惊鸿的《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老将军寄挂赵国黎庶,若想让他配合倒也不难,只需以此利诱。”

    比如承诺在赵地多搞点产业链、多分发点官牛等等,只要对庶民好的,都能打动李牧。有之前发粮赈灾的先例在,李牧知道他们肯定不是在骗人。

    虽然请老将军帮忙做这种事情稍显残忍了一些,如果他自己不愿意的话,让他儿子来也可以。

    在李牧不出面的情况下,李牧之子号召力同样不弱。对方对赵国的感情更淡,会更愿意与大秦合作。

    群臣就着这个计划商讨了一早上,大家都觉得可行性很高,精神十分振奋。

    之前他们虽然对其他几国的国君智商都心里有数,可也难免担心谁会突然警醒,发现真相。有假赵国存在,好歹是个迷惑项,能延缓他们恢复理智的速度。

    商议完赵国,就该商讨下一件事了。

    九卿之一的宗正硬着头皮站出来:

    “如今太子已立,是否该修缮太子宫?太子殿下长居章台宫,实在不妥。”

    哪有太子和君王同住的,又不是没有钱多修一座宫殿。都不用新建,只要把空置的宫殿修缮一下就好了,耗费不大的。

    宗正其实不想站出来说这件事,偏偏少府不肯出头。他俩一个管宗室成员,一个管咸阳宫室,本该两人一起上奏才对。

    今日这个时间点不好,前头刚有个傻子挑了太子的刺。

    宗正在心里把那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感叹自己命苦,怎么就碰上这种时机。

    不说又不行,事情都拖这么久了,太子迁宫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