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47 章 乐不思韩(第1/4页)
攻魏之战进行得十分顺利。
魏国南边的守军数量实在不够看,被调去北边的又没办法飞过来帮忙。
于是便陷入了如今的困局——魏王明明已经收到了敌人从南边打过来的消息,可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
同一时间,秦国在为薨逝的太后赵姬举办丧礼。
由于赵姬生前待遇不怎么样,虽然大家都努力粉饰太平了,但做过的事情毕竟留有痕迹。为了不落人口舌,丧礼就举办得格外盛大一些。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对外展示秦王的孝顺,哪怕这个孝顺并不存在,因为赵姬不配。
不过没人会直接说出来,大家默默地促成了这件事,假装一切都很正常。
少府令有点拿不准两位掌权者的心思,于是特意前来询问太后的陪葬品应该按照什么规格置办。
秦王政缄默不言。
扶苏看了一眼父亲,见他心情不虞,便微笑着说道:
“父亲自然是孝顺祖母的,只是如今大秦还在打仗,不好劳民伤财。能为祖母办一场盛大的葬礼,已经是大秦咬着牙凑出的钱财。陪葬品微薄一些,想必祖母泉下有知也不会过多计较。”
少府令:懂了!
这个时期的人们真情实感地相信人死后会将陪葬品全部带去死后的世界。带上足够的陪葬,就能过上和生前一样逍遥的日子。
所以厚葬之风盛行,大量金银财宝、精美器物被埋入地底。后面的朝代铜不够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海量的铜币被陪葬了。
扶苏心里不是特别信这个,在他看来这些东西与其陪葬到地底,不如留给活人用,还能更好地建设大秦。
他尤其看不惯殉葬奴隶的行为,人口多么宝贵?留下来给大秦种地、再繁衍更多的人不好吗?
当然,以上想法只针对其他人。
如果换成他爹……殉葬是肯定不行的,有伤天和,也会损了父亲的一世英名。但是像陪葬品之类的,始皇陵里怎么能缺陪葬品呢?!
虽然扶苏不信这个,可万一呢?
万一真的可以带去黄泉地府使用,他难道还能眼睁睁看着父亲身无长物,被那些六国君主笑话?
扶苏:一切原则在父亲面前都可以退让。
所以太后的陵墓就随便弄弄,规格上比照着普通太后的来,不要差太多。陪葬品也做足面子工程,让人挑不出错就行,不用弄得太好。
少府令了解了王上和太子的意思,回去就开始带人制陶。
既然是比照普通太后来,那么只要不是大秦历代太后里待遇最差的那个,就算合格了。
其实按照实打实的“太后”
来算,宣太后才是第一位,是从她开始称太后的。所以往前数,就没有旧历了。
从宣太后至今,大秦也没几个太后,可以参照的人数有点少。
不过问题不大,追封一下就好了。照着族谱扒拉一番,或者去太庙
瞅一眼,
很快便能列出一堆名单。
这些人里头,
难免有点西周时期的老先祖。而西周那会儿秦国才刚刚获封秦地,家底还很薄,搞不了太宏大的厚葬。
因此少府令很快拿到了最低档的太后陪葬品规模,看了看,感觉有点心虚。
“按照这个来弄,会不会太寒酸了一点?”
六国会嘲讽他们秦国穷酸的吧?嘲讽倒无所谓,就是担心他们会质疑王上的孝心。
不妥不妥。
少府令拉了一堆下属开会,最后大家决定陪葬品种类按西周时期来,数量可以多翻几倍。反正绝大多数都是陶器,这个又不值什么钱,多做几窑就是了。
少府令最后拍板:
“先做几百个陶罐,再做几百个陶盘。用颜料给它涂成彩色的,这样看着比较值钱。”
同样都是彩色颜料,有的颜料产量大成本低,有的产量小价格高。这里头的造假是可以疯狂压缩的,毕竟太子都说了现在大秦打仗缺钱。
最后东西往陵墓里运送的时候,金银宝物放在木箱上层,陶罐之类的藏在下头,路过的人只能看见箱笼打开后表层的好东西。
少府令,一个无师自通学会了后世嫁妆作假糊弄手段的奇人,得到了太子殿下“卿果然很适合当少府令”的极高评价。
扶苏:大秦就需要这样会替秦王省钱的少府令。
少府令:稳了稳了,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了!
少府令高高兴兴地领赏离开了。
秦王政想了想墓葬里塞满陶器的样子,默默地把那个画面从脑海里清除。
没关系,商周时期也是这样的。
只要赵姬下去了之后不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对比,应该还是会为自己的富有感到高兴的。毕竟大秦的制陶工艺肯定比千年前的商朝强得多,而且少府那边准备的数量也十分庞大,颇有排面。
想到这都是儿子为他出气特意安排的,秦王政面色稍霁:
“这些都是小事,为父早就懒得同她计较了。”
扶苏则道:
“所以我为她安排了盛大的葬礼,还给她准备了数量如此庞大的陪葬品,我可不爱与死人计较。”
秦王政看着又开始诡辩的儿子,无奈地勾了勾唇角。
真是小孩子气。
大秦太后的葬礼,韩赵两国的贵族自然要亲临现场参加。不是为了给赵姬面子,而是为了向两国展示秦王的气量。
六国谁不知道赵姬那点破事?以前还老爱拿秦王政把生母赶去雍地的事情指责他不孝。现在面对这么隆重的葬礼,总不能再叽叽歪歪了吧。
不过即便没有这层缘故,作为秦国俘虏的阶下囚,他们本也该逢年过节都跑来见礼的。只是秦王嫌弃他们乱跑容易生乱,一般不叫过来而已。
韩赵贵族自从灭国那次来朝见过秦王政之后,后头也就立太子那次来过。
赵姬这回是第三次。
哪怕来了
三趟,他们对咸阳依然不太熟悉。全程都有人盯着,众人大都老老实实地待着不乱跑。
前两次乱跑的,现在已经是枯骨一堆了,也不知道秦国有没有给他们弄点像样的墓葬。
想到自己死后可能也捞不到个厚葬的待遇,去了黄泉地府恐怕得穷困潦倒。一时间原本在葬礼上哭不出来的众人,都真情实感地悲泣了起来。
年纪小同样不太能哭出来的公子公主们愣愣地看着这群人,不明白他们祖母死了,这些人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他们认识祖母吗?”
≈ldo;?[]?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赵国贵族可能认识,听说祖母以前是赵国贵族出身。”
“啊?不是舞姬吗?”
“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