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57 章 秦王撒娇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57 章 秦王撒娇(第2/4页)

是为了多吃两盏冰沙,又不是为了多吃两盏糖水。

    太医院那边不让他们每天吃太多冰,说是太凉了对肠胃不好,加了柘糖之后才能多吃一盏的。

    说实在的,阴嫚很怀疑这个柘到底能不能治病养生。但是无所谓,假的也不要紧,能借此在夏日里多吃一碗冰就成。

    阴嫚怀疑扶苏大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他肯定早就提出质疑了。

    考虑到大兄嗜甜的程度,阴嫚默默把自己的猜想压了下去。

    别管柘能不能治病,要是因为她的质疑弄得大兄每日能吃的柘浆减少了份额,她一定会倒霉。

    工作量已经够大的了,阴嫚没有继续给自己增加负担的想法。

    将闾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去了一趟章台宫,耍赖说自己柘糖不够吃,想再要一点。

    秦王政欣赏了一会儿他的表演。

    很少能看到这么大年纪的儿子耍赖,十分新奇。

    看完后心情愉悦,果真赐了他更多的柘。

    将闾尝到了甜头,隔了一段时间又去了一趟。这次大兄正好也在,但将闾不在乎,照样能表演。

    扶苏撑着下巴看完,等父亲答应赐糖、将闾正高兴的时候,突如其来地问了一句:

    “你一日吃几盏柘冰,怎么吃得这么快?”

    兴奋的将闾嘴上没把门,说了实话:

    “五六盏吧!”

    刚刚还和风细雨的父亲脸上表情瞬间变了,明显心情不虞。反倒是太子大兄,满是兴味的神情转变成了很明显的笑意。

    将闾:!!!

    一不留神着了大兄的道,下场十分惨痛。

    只见大兄收起笑容,转头就用忧心忡忡的语气同父亲说道:

    “每日吃这么多冰,将闾身体能受得住吗?贪凉可不好,而且柘糖也不能多吃。”

    别看上到秦王下到太医,都口径一致地说“柘补身体”,实际上大家心里都门清它的作用有限,也就是比喝蜜水好那么一点。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太子就是爱甜饮。为了叫儿子能多喝两口糖水

    ,秦王都带头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太医也只能跟着附和。

    假话说再多,总不能把自己也给骗进去吧。所以秦王政很清楚柘冰不能多吃,一天两三盏是极限了。

    将闾这小子连口腹之欲都控制不了,简直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现在年纪轻还不觉得,等老了有他受的。

    秦王政当即冷酷地没收了将闾的所有柘糖存货,还另派了人去监督对方每日的吃食。

    之前那批侍者明显管不住他,否则也不能帮他欺上瞒下。

    派去的侍者只询问了一圈公子将闾的日常饮食,回来就报上了一堆坏消息。这家伙已经挑食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而且吃一个东西就非要吃到腻才肯换。

    夏无且难得来给太子之外的人诊脉,诊完说出了一堆毛病。于是将闾不仅过上了忌口的日子,还得跟着大兄一起喝药补身。

    不,应该说只有他要喝。

    扶苏最近身子骨挺好的,已经不怎么喝药了。

    扶苏幸灾乐祸地看着弟弟:

    “夏太医医术精湛,以后让他每日都去给你请个平安脉吧。”

    有弟弟陪他一起遭受夏无且的折磨,他觉得快乐多了。

    将闾:……

    将闾的禁糖一直持续到九月多,蜀地送来了第一批新鲜的柘。兄弟姐妹们都分到了,总不好再落下他一个。

    王上都赐下新的柘了,少府也就从善如流地给公子将闾安排上了柘饮和充当水果的甘柘块。

    只是有了前车之鉴,想无限制地吃是不可能的了。每日都有定量,多了要不到。

    可将闾并不高兴,毕竟暑热最盛的时节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柘冰。不仅没了柘糖,连其他的蜜冰、果冰也吃不到。

    但是将闾的悲愤无人在意,因为时间已经到了秦王政二十一年。

    过年前的那次大朝会,以国相昌平君为首的臣子上奏了一件与大秦相关的重要政治事件——太子加冠。

    提前五年出生的扶苏,在秦王政二十一年时正好满了二十周岁。男子二十而冠,自此之后便是彻彻底底的成年人了。

    当初秦王政自己其实是二十一岁加冠的,里头包含了一些政治因素。

    加冠和亲政一般摆在一块儿,而当初大权还在太后、嫪毐和吕不韦手里。掌权者自然不乐意秦王亲政,会选择拖延再正常不过。

    只是怎么拖也拖不了多久,说是准备冠礼需要时间,也顶多准备个一两年。

    再加上嫪毐酒后失言自称秦王假父,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让吕不韦察觉到危机。于是吕不韦选择和秦王联手,先干掉了王弟成蟜与嫪毐。

    如今大秦朝中早已没有了能够掣肘秦王的势力,太子地位稳固,秦王政自然不必委屈儿子。

    扶苏的出生月份比较晚,现在开始准备冠礼,到秦王政二十一年的正日子时,肯定能备好。

    虽然太子在加冠之前就已经开始接触朝政了,可昌平君还是希望借由太子加冠一事加重

    扶苏在朝廷上的影响力。

    无论如何扶苏身上都有一半的楚国血脉,面对即将展开的灭楚之战,昌平君希望扶苏能够做点什么阻拦或者拖延一二。

    或许是扶苏在昌平君面前伪装得不错,这位楚国公子至今还没认清扶苏的立场。又或者他其实知道扶苏和楚国根本不是一条心,只是他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只能自欺欺人。

    朝会结束之后,昌平君叫住扶苏,说了一番关切的话。

    大意就是担忧楚国被灭之后他这个楚女所生的太子会地位尴尬,倘若王上忌惮起了秦国宗室间流传的血脉之说,换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昌平君意味深长:

    “如今王上春秋鼎盛,太子您却只比王上小十三岁。若王上寿数绵长,等到下一任秦王继位之时,不知又有多少聪慧的年轻公子出生了。”

    父母爱幼子,这是天性,活泼可爱的小儿子当然比看多了的鱼眼珠子讨人喜欢。尤其是长子年纪越大,越容易给君王带来威胁感。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父子年龄差太小了,父亲还没老,儿子已经大到可以掌权。正当壮年的雄狮如何能忍受自己的至高地位遭受到觊觎,即便是亲儿子也不行。

    更何况,等父亲老的时候,儿子也快老了。王朝难道要交给一个不知道还能活多久的继承人吗?

    短期内更迭三位君王,对国家来说不算好事。这个时候选择换个年轻力壮的儿子来当太子,也是人之常情。

    在昌平君看来,秦王政和太子扶苏这对父子之间存在的隐患实在是太多了。

    有楚国在,秦国还能顾忌一下楚国的支持,不能随意更换继承人。没了楚国,太子扶苏可就孤立无援了。

    面对昌平君的挑拨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