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77 章 走一步看十步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77 章 走一步看十步(第3/5页)

证血脉纯净一般不会允许后宫女眷随意出宫,扶苏对此爱莫能助。

    他也不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能说服父亲改变主意,事实上所有人都认为他纵容夫人乱跑是离经叛道。

    送走夫人们后,扶苏想了想,回去同父亲提了一句。

    道是那些夫人在宫中憋久了,如今咸阳大变样,她们还不曾见过。左右儿女都陪在身边,不如让弟妹们陪她们在城中逛一逛。

    秦宫女眷总不能连自家国都变成什么样了都不晓得。

    城中的市集是隔三差五开放的,安全起见可以选个当日歇业的市集封锁起来,挑选身家清白的商贾摆摊经营,单独为夫人们开放一回。

    左右城中民居也没什么好看的,要看就是去看看市集里的热闹。

    之前答应给夫人们的宠物,也可以让少府派人在市集中摆摊,请夫人们自己去挑选心仪的小宠。

    秦王政只听到一个关键点:

    “她们要去市集中挑选宠物?”

    要了命了。

    以后夫人们人手一只宠物,后宫里也要吵闹不休了。

    扶苏这才想起父亲不耐吵闹的事情来,忍着笑劝道:

    “那日吵闹只是因为赶路的缘故,换了环境或许有些不适应。平日里小宠还是很安静的,父亲去珍兽园时不是见过吗?”

    珍兽园里确实不吵,秦王政回想了一下,承认儿子说的对。

    但是珍兽园里都是品相性情最好的那一批,不是旁的宠物能比的。他对儿女夫人养的宠物安静乖巧持有怀疑的态度,想了想决定眼见为实。

    于是这日傍晚饭后消食的时候,他便带着扶苏散步到了后面的宫室附近。

    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不好,这次过去又恰巧撞见一片宠物叫声。

    秦王政:……这就是你说的不吵?

    扶苏着人去问了。

    侍者回来答道是有两只小猫打起来了,大家都出来看热闹,结果就全都闹腾了起来。

    其实平时没这么吵的,大家都很安静。

    秦王政:寡人不信。

    在场的贵人们都不觉得这有什么,还看得有劲,半点不准备制止。秦王政对此敬谢不敏,匆匆回他安静的正殿去了。

    夫人们养宠的事情毕竟是爱子亲口答应的,秦王政也不想拂了他的面子。所以之前爱子的提议他全都准许了,包括允许夫人们去清场过后的集市中看热闹。

    罢了,至少章台宫还能保证清净。

    以后宫中闹成什么样子他都不管了。

    夏日过去一大半的时候,一封加急的奏报送至了临江宫。

    信件是从九江郡的郡守府送来的。

    之前说过,九江郡是融合安徽与江西两省,地处原楚国东部。它的北边是之前的魏国地界,大名鼎鼎的泗水郡便设在这里。

    ——泗水郡是后来常用的称呼了,当时划分郡县时用的是四川郡这个名字。

    蒙毅呈上信件时额外提了一句:

    “此信乃是九江郡守与其辖下县令刘季联名上书的。”

    郡守的名字没提,单独提了个县令的名字,十分耐人寻味。秦王政没着急翻看奏报内容,而是问蒙毅刘季是什么人。

    蒙毅答道:

    “刘季原是四川郡的魏人,喜好游历四方,结交友人。此前魏地兵乱时他去韩地投奔好友了,在当地编入户籍。后来楚地缺少底层官吏,在韩赵故地征召合适的人选,他就是其中之一。”

    刘季是个很有能耐的人,从家乡离开之后非但没有往看似大有可为的楚地跑,反而选择去了已经稳定下来的韩国旧地。

    他去的早,当时楚国之乱还未平定。楚国官吏不足的情况不曾爆发,秦国也就没有放宽官学的限制、额外去已经差不多掌控住的韩赵旧地征收学子。

    刘季在外交友广阔,听闻韩国贵族有人成功在朝中任职之后,部分安分的族人被放归原籍了。

    这些贵族亲眷回乡后也没有以往的资产傍身,只能靠着任官的家属过日子。家属将俸禄交给亲眷,让他们购置田产。

    秦国对这些人还算宽厚,允许他们购回少许原属于他们的田地。

    数量不多,种出的粮食仅够糊口。

    没办法,秦国在三晋的土地大多都分出去了,能挤出这么点卖给他们已是不易。若非看在土地原就属于他们的份上,而他们又确实安分守己,这点地也是不卖的,自己打仗挣地盘去。

    刘季也不确定被放归的贵族里有没有他认识的兄弟,还是过去拼了拼运气。结果真的和旧友重逢了,且这位友人在秦吏面前还有一点话语权。

    能和刘季打成一片的,大多自己也是个交友达人。那韩人正是如此,早已和当地秦吏称兄道弟。

    韩人告诉秦吏,刘季是他的好友,家乡遭难这才逃来的韩地。

    像刘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战乱区域的庶民好些都拖家带口往已经被秦国攻打下来的区域逃窜。

    秦国的户籍管理严苛,但在难民四起的区域也做不到如关中那般完全军事化管理。路上流民不少,各地府衙只能尽量把人安置下来,按照秦国的里正制度重新编入户籍。

    刘季借此偷梁换柱,混入了韩地户籍之中。

    随后没有让他等待太久,在楚地一点点遭到秦国蚕食之后,果真出现了官吏缺少的情况。这个时候秦国本土的人才是不够的,只能往相对安分的韩赵来招人。

    两地的官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前建设起来了,第一批学子需要自己考进去。

    最好是学习能力极强、且有一定基础的人,秦国需要他们尽快记住所有秦朝律法,然后分派到楚地去任官。

    由于刘季来得早,远早于韩地官学建立之前。再加上有韩人兄弟为他背书,没人怀疑他是反秦人士,官学的入学审核轻松就通过了。

    事实上刘季也确实没有反秦的心思,傻子才在这个时候蚍蜉撼树。

    随后刘季以优异的成绩迅速从官学毕业,被分配去了九江郡。然后靠着自己开挂似的交友能力取得了九江郡守的好感,拥有自己选择任职之县的资格。

    原本县令的任免该是秦王亲自做主的,但秦王政当时很忙。九江郡守是他的心腹,他便暂时放权给对方决定了。

    左右只是个县令,不行随时可以撤换。

    而且爱子说的对,他没必要什么小事都亲自掌眼。毕竟他对那些新毕业的人才不太了解,掌眼了也没什么用,还不是要随便指派。

    与其在指派上浪费精力,不如叫郡守盯着点他们的表现。回头他可以根据郡守的汇报,对这些人才有个大致的了解,再借此进行职位调动。

    九江郡守觉得刘季是个人才,而且此人很有想法。他便让刘季自己挑个地方任职,主要还是为了考验一下刘季的能力。

    当时的九江郡人才缺口比较多,可选的县城不少。

    不过为了保证安全,秦国将秦人官吏和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