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78 章 燕国的阴谋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78 章 燕国的阴谋(第1/5页)

    秦王政给九江郡的太守回了封信,让他配合刘季行动。刘季原本所在的县内已经没有楚国残余逃犯了,自然该去其余乡县瞧一瞧。

    为了方便刘季四处流窜,秦王政给他升了个职。

    郡属中除却太守之外,一般还会设立管辖地方军防的郡尉和专司监察的郡监。刘季不好空降军部任职郡尉,做个郡监却是绰绰有余。

    正好是搞监察的,可以四处走访。

    于是刘郡监就这么新鲜上任了。

    单纯在郡中乱窜是很难发现逃犯踪迹的,刘季便老老实实干起了监察的本职。治下县令等官员是否有好好治理地方,可有和本地势力勾结、阳奉阴违的情况,他都会如实上报。

    人情往来是刘季的拿手好戏,那些人私底下的小动作瞒不过他。一些自以为不起眼的互相打眼色,在刘季面前堪称无所遁形。

    但刘季很会做人。

    检举是他做的,他却让人都觉得与他无关。

    乡县官吏宴请他,他照去不误。推杯换盏间称兄道弟,降低对方的心防,不着痕迹地打探自己想知道的情况。

    等离开了此地,刘季也不着急上报,而是继续去下个乡县走访。

    各地见这位郡监光吃拿好处不干事情,也就把他当成普通的贪官污吏。等过段时间哪里的县官被郡守革职了,也联想不到刘季头上去。

    毕竟距离刘季离开都那么久了,中间刘季去过不知道多少乡县。刘季又不是按照顺序举报,谁能确定和他有关系?

    太守对此乐见其成。

    县官和地头蛇勾结可不是白勾结的,是要从地头蛇里捞好处的。秦军之前打劫贵族时不至于连薄有资产的普通富户也一起收拾掉,毕竟数量太多了,只能放过。

    如今有作风不好的县官自己帮着大秦从地头蛇里抠钱出来,太守乐得他们多抠点。养肥了再一口气宰了,顺便还能按照贪污金额问责行贿的当地家族。

    那些人不会以为只有官员受贿才触犯律法吧?行贿也是一样的违法行为!

    蠢蠢欲动的家族被处罚之后,不得不拿家产出来抵罪。

    念在他们是初犯,又是六国遗民,不好罚得太狠,便按照宽松版的秦律罚了钱财、田亩和一段时间的徭役。

    这里头自然田产才是重中之重,官田又能扩充数额了。这群没有被洗劫的富户名下田产比庶民多得多,大秦早就想找借口光明正大收归国有了。

    秦王政隔段时间就能收到刘季的奏报,知道他又立了什么功劳。和他一对比,其他郡县的郡监仿佛都是吃干饭的。

    秦王政都有点拿不准是刘季过于能干,还是九江郡过于混乱。

    派去别处的郡监应当没有这么废物吧?

    扶苏上辈子没听过刘季这个人。

    当初秦朝的内忧外患非常多,局势远不如现在这么好。刘季许是看出了大秦风雨飘摇,但又拿不准秦朝到底能否延续下去,就没有着急冒头。

    等始皇驾崩、扶苏掌权平定乱象之后,刘季已经是个年纪颇大的老者了。这个时候再蹦出来也没什么发挥的余地,一念之差错过了好时机,倒不如便安心继续做亭长。

    所谓时势造英雄,局势不对即便是英雄也很难出头。

    扶苏拿过两个人的任命书给父亲看:

    “这二人也是魏楚交界来的,其中一人似乎和那刘季是同乡。”

    上头赫然写着萧何和曹参的名字。

    秦王政回忆了一下:

    “寡人记得,刘季还有好几l个同乡是参军立过不小军功的?”

    扶苏点头:

    “丰县和沛县确实是人才辈出之地。”

    就像中原腹心之地的颍川,也是人杰地灵。

    秦王政看儿子的表情就知道上一世这些人才都没出人头地,可见这一世已经改变了太多事情。

    这是个好事,人才们愿意为大秦效力,说明如今的大秦更有前途。

    萧何最终被安排去了治粟内史手下。

    他学习了术数之道,又似乎在内政治理上颇有天赋。治粟内史正缺得力副手,现成的术数子弟大多只懂研究数算,实际操作略有欠缺。

    曹参则去了廷尉,他个人对典狱之事颇感兴趣。学宫祭酒向秦王政推荐时也提到此事,认为他适合做那种在现有法规框架下认真执行之人。

    有些人才有自己的想法,会推翻前任制定的政策。有些人却是完美的接班者,能将前任的意志发扬光大。

    曹参便是后者。

    秦律不需要曹参去修改,但需要有人不打折扣地严格执行。如今的曹参虽然被迫入了杂家,不再是黄老之学的奉行者,可他很清楚在什么位置该做什么事情。

    李斯又迎来了一个得力助手,感动得不行。

    有阴嫚公主在,又来一个曹参,他的工作量都减轻了很多。两人都是很热衷工作的那类人,尤其曹参非常积极,李斯感觉自己都被他们衬托得懒惰起来。

    他找到机会感谢太子殿下施以援手的时候,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太子宫中,扶苏撑着下巴逗弄从女儿屋里跑过来的小猫咪,随口问道:

    “所以,事情都让公主和曹监理干了,你做什么呢?”

    李斯:……!!!

    是啊,下属太能干了,他李斯岂不是显得很多余?这要让王上发现了,他怕是官职不保!

    扶苏似笑非笑地看向他:

    “李廷尉在九卿上待了多年了,还不想着往上爬一爬吗?”

    前些日子冯去疾都升任昌平君死后空出来的左相之位了,李斯倒是一点都不着急。

    李斯苦笑一声:

    “殿下说笑了,官位的升迁任免,哪里是斯一介小小廷尉能做主的?”

    秦国能人辈出,高位的官职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六国人才不断涌现,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后世都知道李斯是个能人,大一统

    中他的功劳不可磨灭,是大秦实打实的第一丞相。但李斯真正出头11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要等正式施行各方面统一的政策,而不是现在。

    扶苏提点他:

    “文字已经开始统一了,度量衡等难道还非要等六国尽灭吗?廷尉自己不努力,指望谁替你邀功呢?”

    想要早点当上丞相,那就早点把你该有的功绩都做出来。修改律法上已经叫王绾分了一杯羹,再这么下去,王绾功劳加身,你李斯靠做梦取而代之吗?

    pua了产生懒惰心思的臣子继续为大秦呕心沥血之后,扶苏就迤迤然离开了。

    秦王政见儿子回来,便知事成。

    李斯这些天要是不那么划水混日子,现在升任左相的可不一定是冯去疾。冯去疾这几l年兢兢业业为大秦统筹各地的产业链,功劳不小,但他李斯也差不到哪里去。

    官场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