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84 章 空有野心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84 章 空有野心(第3/5页)

  可实际上秦王政把他们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目光一个个划过下面的儿女,见大多都目光清正,还透露出点清澈的愚蠢,有点无语。

    偏头看了一眼爱子,怀疑他是故意把弟妹们养成傻白甜的。

    不过这招确实高明。

    这样的弟妹根本争不过他,也没兴趣去争。可以放心地任用,叫自己多一些助力。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弟妹可以帮他在父亲面前刷好感。不仅能配合他兄友弟恭,还能在出现变故时主动团结起来为大兄求情。

    弟妹们的价值被压榨得一丝不剩。

    秦王政都不知道是该欣慰于太子如此优秀,还是该气他把弟妹当工具人利用。

    罢了,总比打压弟妹要好。

    至少在这种局面里,清澈的小傻子们完全没发现自己有多惨,还过得挺快乐的。

    秦王政略过了那些傻乎乎的儿女,目光精准地定在了几个看似毫无破绽的儿子身上。

    他们或心虚不敢和父亲对视,垂眸敛目努力做出一副淡定的样子。

    或心理素质极佳,坦坦荡荡地迎接父亲的打量,自认为肯定不会露馅。

    或野心勃勃,觉得秦王之位历代都是能者居之,凭什么到了他们这辈

    就必须给太子让步。

    秦王政把他们的小心思看在眼里,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大争之世,王位自该竞争上岗。因为平平稳稳地传给嫡长子风险太大了,万一长子平庸无能,大秦数代积累就会付之东流。

    而且在战国的乱局上,不说昏庸了,单纯只是没能力的君王都会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秦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就得选择最优秀的继承人上位。

    但平稳的大一统朝代和乱世是不同的。

    王朝需要的是安稳,夺嫡会使得朝纲混乱,空耗国力。

    在位的君主难道不知道嫡长子继承制的劣势吗?他们都是开国之君,几乎就是本朝君王里能力最强的那个,后面的儿孙很难超越他们,能看不出这些弊端?

    可看出来了,也只能这么选。

    嫡长子继承只是出现平庸之主的概率大一些,实在不行还能废后,让原本的嫡长子失去他嫡长的地位。

    当真看重哪个,也不是不能通过重新立后操作一下,好歹有个遮羞布。

    不搞这个制度,大家就随便争夺储位,局势只会乱成一锅粥。

    名分大义不仅是糊弄人的东西,也是一种隐形的限制。

    因为立后必须立贤,所以想上位的子女就不能随心所欲只靠权谋搞事情,还得经营好名声。而想要好名声,就逃不开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把竞争变成良性竞争,哪怕还是有人会搞阴谋构陷那条路把对手拉下去,也比毫无限制强得多。

    还有一点则是,嫡长子先天就能拥有更多的资源。

    大部分人的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只有少数天才格外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嫡长子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导,就会成为同一辈里最优秀的那个。

    所以哪怕立贤立才,也会选中嫡长子,这是嫡长子制度的优势所在。

    公子们站在自己的身份上看秦王政的选择,无法理解父亲为什么只看重大兄。

    但扶苏站在帝王的角度却很清楚,在他重生之前,比起弟妹们来说唯一的优势,其实就是只有最先出生这一条。

    长子不算蠢笨,底下的儿女也没有格外突出的,那秦王政当然选择长子,让以后的大秦可以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他没有立王后,就是因为这一点。

    如果他立了楚姬当王后,那么扶苏的优势就从“长”变成了“嫡”和“长”。看似优势更大了,其实不然。

    年长年幼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否为嫡出却能人为操纵。

    想要拉下扶苏的人只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母成为下一个王后就好了——楚姬都死了,王上有过一个王后,再立个继后不是理所应当?

    到时候自己成为了嫡子,大兄扶苏就不再是无法逾越的大山。只要大兄出意外失去继承权或者早夭了,自己这个嫡子就成为了所有人里的优先级。

    而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只遵循长子继承制度的话,有心人得把排在前面的兄

    弟全部干掉才行。

    之前扶苏还没被立为太子,朝臣们摸不准秦王是准备施行嫡长制还是能者居之。现在情况不同,太子地位稳固,大秦以后就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制度支持者。

    或许有人会说,立王后是秦王说了算的,他不肯松口立继后,公子们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不,倘若秦王重病在身无法理政,人也不是很清醒,这里头的可操作性就很大了。

    而且王后还可以通过追封来立。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秦王政明确拒绝了所有立后的提议,满朝臣子都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立后的心思。所以在没有任何一个王后作为先例的局势之下,以后谁想走变身嫡子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在长子十分优秀的情况下,不立后且坚称绝不立后,再给长子太子之位,可以杜绝很多麻烦。只需要压制住行二的继承人,其他人子女不足为虑。

    扶苏上辈子用的也是这招。

    他没有皇后,只有长子桥松这个太子,朝臣劝了二十年他还是没立后。

    扶苏甚至还以“尊重始皇帝遗愿”为由没有追封生母楚姬为皇后,只追封为了太后。他也不让桥松追封他母亲为皇后,同样只封太后。

    如此一来,桥松的弟弟们就彻底断了夺位之路。

    哪怕桥松英年早逝幼主临朝,嫡子的口子没开,除却排行第二的琼琚,剩下的皇子谁也抢不了桥松这一脉的皇位,只能选择辅佐大宗。

    但琼琚是个书呆子,没心思夺位。

    至于后面的皇帝想不想立后,扶苏管不着也懒得管。

    秦王政以为他不立王后却立了太子,意思已经足够明显了。而且太子如此优秀,其他人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可以争上一争?

    他头疼地揉了揉眉心:

    “阴嫚,你带他们下去吧。”

    阴嫚立即应下,起身招呼没问题的弟妹赶紧走。那几个心思活泛的不明所以,犹犹豫豫想跟着一起离开,被阴嫚制止了。

    几人心里一个咯噔,意识到局势不妙。

    等无关人士都离开了,殿内只剩下心思各异的兄弟们。扶苏数了数,加他一起正好四个兄弟。

    再带上外头没进来的胡亥,一共五个有争位心思的公子。

    大家谁都没说话,直到胡亥被阴嫚赶进来。

    养蛊呢这是?

    秦王政无语地看了一眼女儿,阴嫚讨好一笑。虽然她有点多此一举了,但秦王政也没说什么,摆摆手让她赶紧走。

    阴嫚才不走呢,从角落窜进来,溜到大兄身边坐下,明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