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97 章 王上要封禅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97 章 王上要封禅(第4/5页)

一次性全部逛完。还是以正事为主,想去其他地界,以后再去。”

    扶苏小声为自己辩解:

    “但是齐地和燕地本来就不安分。”

    秦王点头:

    “天底下多的是不安分的地方,哪能一回就走完?”

    想了想,他退了一步:

    “齐地可以去,回程时从大河逆流而上返回。顺便能够路过三晋,算是一次走过五国了。”

    大河也就是黄河。

    至于北境,那里就算了,这次先不去。燕地东至辽东,往那边逛实在太远

    ,朝臣听说了怕是要撞柱子。

    况且如今还未与匈奴大规模开战?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现在就往北境去有些早了。可以等打退匈奴之后再去,还能顺便和匈奴谈一谈划分草场的事情。

    燕人在燕侯等领头人的以身作则之下,其实已经安分很多了,没必要急着现在就去威慑。

    扶苏只好点头同意。

    他看着父亲在舆图上很快画好了行进路线,忽然发现有些眼熟。这不就是上一世父亲第二次巡游时的路线图吗?

    第二次巡游和最后一次巡游的路线重合度还是很高的,就是从楚地出来之后再去百越的会稽郡绕一圈,然后入齐地。之后不走中原,改往北境走,去雁门、云中等地。

    第五次巡游原本预计的是要去辽东一代逛逛,没成想路过赵地就驾崩了。

    扶苏反复确认父亲这次画的路线图里不经过沙丘,这才松了口气。

    秦王政见爱子神态有异,担忧地问道:

    “怎么了?”

    扶苏摇了摇头,不想说这件事。他趴在父亲肩膀上指了指舆图,说这条路以前走过一回。

    不过当时其实是从咸阳先顺大河而下,直奔齐地的。从齐地出来,这才绕路去了楚地。

    这次他们反向出发,从楚地往齐地走。

    秦王政便问:

    “先去齐地吗?为何?”

    听太子说那是第二次巡游的事情了,第一次是往陇西走,去威慑西戎的。但这一世西戎因为通商的关系轻易不会得罪秦国,没有必要特意走这一趟。

    秦王政便揣度,第一次震慑西戎还算合理。但第二次却先震慑齐地,回程时再去楚地,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去齐地一定有别的缘故。

    扶苏原还想悄悄准备,届时再给父亲一个惊喜。可转念一想这么大的动作怕是瞒不了人,倒不如现在就直接说了,叫父亲提前高兴一下。

    于是扶苏点了点舆图上泰山的位置:

    “那次先去泰山封禅了。”

    秦王政微微一愣,眼睛顿时就亮了。

    泰山封禅啊,确实是个好主意。

    扶苏见父亲高兴,情绪也松快起来:

    “我们这回先去楚地解决百越的事情,倘若百越顺利,天下便算是成功一统了。到时正好路过齐地,可以进行封禅,父亲以为如何?”

    秦王政龙颜大悦:

    “善!”

    如今各地的驰道还在修建,没有彻底完工,所以这次的巡游肯定不会特别舒服。走陆路马车颠簸,能走水路的地方就尽量换船只了。

    虽说坐船也会出现晕船一类的情况,两相比较下来,肯定坐船舒适度更高。

    后半段顺着黄河回程的大船有现成的,不用浪费人力物力新造。沿河的秦赵魏齐等国都造过大船,有些还很簇新,重新刷漆装扮一番就能用了。

    倒是长江流域,楚国的船不一定好用,可能需要现造一批。好在齐国归顺之后,造船的厉害工匠

    是不缺的,可以赶在冬季来临前造好。

    齐人还有造海船的经验,秦王政没有忘记扶苏同他说过,海外有个叫扶桑的岛屿上有规模庞大的银矿。

    远在海外确实是距离遥远了些,不着急现在就去攻占。反正只是个小岛,岛上还没有形成什么大国,随时都可以过去占领。

    现在先让齐人研究能够在海上出行的大船,这样也不耽误功夫。

    次日秦王政便把这个路线图发下去了,线路肯定不好瞒着重臣。不过也不能告诉太多人,免得有人提前埋伏。

    臣子们一看说好的只去楚地南巡,结果最后还要绕去齐地和三晋,顿时不干了。

    “王上,您这……”

    秦王政制止了他们的话语:

    “朕预备在安定百越之后,于泰山进行封禅。”

    所有人的话一下子堵在嗓子眼。

    总不能叫王上不去封禅吧?那他们就是嫌命长了。

    而且泰山封禅一出,原本团结一致的臣子们瞬间就四分五裂了。因为聪明人都想到了一件事——这可是泰山封禅,谁不想亲自去见证一番?!

    但是王上之前只钦点了一小部分臣子随行,其他人都留守咸阳。

    可恶!此等盛事居然叫李斯那些老贼占了!凭什么李斯可以去,他们不行?!

    隗状立刻就改口了:

    “王上,臣也想随行。臣不过是区区太仆,不必时刻留在咸阳。养马之事底下人就能做好,无需臣亲自盯着。”

    其他人:?

    你动作倒是快啊!

    启也立刻跟着附和:

    “此言有理。实不相瞒,臣这典客也没什么要紧的。典丞张良十分能干,有他在咸阳即可。”

    太仆一个管马的都能跑,他一个搞外交接见诸戎首领的自然也能跑。现在又没什么外交大事,他留在咸阳没必要。

    史官:……

    史官敬佩地看了一眼王上。

    王上只是丢出一个泰山封禅,立刻就把局势扭转了,他着实佩服。原本他还在担忧王上该怎么说服臣子们同意这个新路线,现在想来自己真是杞人忧天。

    扶苏在旁边看得直乐,要不是秦王用身躯挡着,臣子们就要看见太子笑话他们了。

    好在沉浸在争宠中的臣子根本没功夫去观察这些异常,一心一意只想踩着其他同僚抢到随行的名额。

    秦王政原还没有想起可以用这招,误打误撞倒是省了口舌功夫了。他回头看了一眼躲在自己身后偷笑的太子,疑惑太子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扶苏对父亲做口型,表示这件事上辈子就发生过一次。

    父亲没料到是正常的,上辈子他们父子俩是一起惊讶的。作为君上,他们很难一开始就共情臣子,不知道对于臣子来说能够亲眼见证君上的大事是一种荣幸。

    秦王政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试探着说道:

    “诸位爱卿之前说的也有道理,寡

    人不该绕路去齐地的。”

    方才还一致阻拦的臣子立刻反口:

    “不!是臣等狭隘了!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