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98 章 国运龙脉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98 章 国运龙脉(第3/5页)

去还有得赚。

    桥松恍然大悟:

    “父亲,原来你是打着把人骗来宰一顿的主意啊。但是这种手段玩多了,他们肯定就不来了,这不是竭泽而渔吗?”

    谁也不是傻子,还能反复上当不成。

    扶苏颔首:

    “你能懂这个道理,也算是不笨了。”

    但他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总是他来解答,小孩子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是无法成长的。

    所以他询问儿子:

    “若是你,你会怎么解决?”

    桥松觉得他爹现在这个样子有点眼熟,他想了想,好像祖父平时也是这么考教父亲的。

    只是父亲太过优秀,祖父考了几次就觉得没必要再考。所以后来只有他这个辈分最小的孩子被反复考教,现在连父亲也开始学祖父考他了。

    秦王政对他们的聊天内容颇感兴趣,放下笔仔细听孙子打算怎么做。

    桥松皱着小眉头努力想了半天:

    “我听说西方很多东西都没有,我们比他们先进得多,是不是真的?”

    扶苏颔首,确实是如此。

    桥松眉头舒展:

    “那就简单了,我们的东西都是改良换代了很多次的,他们却连最基础的

    都没有。我们把最基础的那种高价卖给他们,这样不就行了?”

    那些东西对于大秦来说就是老旧的破烂,但西方却不会嫌弃。大秦愿意卖就不错了,他们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桥松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极好的办法,期待地看向祖父,等一个夸奖。

    扶苏却又问道:

    “若是他们拿着老旧的技术,自己去研究,慢慢追上我们了呢?”

    桥松的第一反应是:

    “怎么可能?他们要是有这个本事,还会到现在都那么落后吗?”

    扶苏轻笑一声,什么都没说。但他的态度已经都展现在笑声里了,这是一种带点嘲讽意味的笑。

    秦王政看着已经有些骄傲自满苗头的孙儿,陷入了沉默。

    现在的桥松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所有以大秦为荣的老秦人。他们得意于自己国家的强大,看不起其他人,觉得那些都是蛮夷,给他们几百年也比不过大秦。

    这是个很危险的迹象。

    但可怕的在于,这样的迹象除却太子之外,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不对。因为他们都被灭六国的功绩迷花了眼,开始膨胀了。

    秦王政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他是不是也飘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秦王政心里清楚,他确实有点飘了。

    这是人之常情,圣人也难以避免,身处高位的君王就更难了。毕竟总有很多人整日在他们耳边吹捧,听得多了,谦虚的人也会变得自满。

    秦王政叹了口气:

    “当年关东六国也是这么看秦国的,他们觉得秦人皆为蛮夷,不通教化,根本不足为虑。”

    结果却是秦国经过数代的积累、经过商君变法,在全国上下铁了心要变强不再受人欺凌的局面下,成功完成了蜕变。

    秦国的崛起速度在有些人看来极为惊人,好像一眨眼就从弱国成为了霸主。如果秦人不吸取自家的这个经验教训,同样的事情很容易发生在别国身上。

    扶苏教育儿子: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再小的对手也要抱有足够的警惕。你可以蔑视现在落后的他们,但是不要觉得他们如今的贫弱就等于彻底丧失了崛起的潜力。”

    桥松还不是很懂这个道理,他见过的世面太少了。

    扶苏想了想,招来史官:

    “读史可以明智,以后太孙闲暇时间就随你研习史书。”

    史官并不想带孩子:

    “臣只懂记录,不太会分析那些……”

    不如还是找个朝中高官教导太子这些道理吧,他们才是人精。

    扶苏却摇头:

    “现在还不必学得那么透彻,你就让他自己研究,分析王侯将相为何会做出史书上那样的选择。倘若他有想不通的地方,能解答的你为他解答,不能的再去询问蒙卿。”

    见史官还要推脱,扶苏让人去将巴蜀新进贡的鲜果分了一些给史官,让他拿去给家中孩子尝尝味道。

    史官顿时说不出拒绝的话了。

    俸禄钱财易得,这类有定数的贡品却不是他想要就能买到的。

    难怪群臣被迫加班也加得起劲,一边是不答应就会得罪君上,一边是答应就各种好处不断,根本没得选。

    桥松意识到自己好像犯错了,缩着脖子不敢说话。等父亲和史官聊完,他才小声开口,问长辈有没有生气。

    扶苏斜眼瞥他:

    “我若是同你计较,每天生气可生不过来。”

    桥松立刻反驳:

    “才不是,分明是父亲天天气我!”

    侧头看见祖父在看自己这边,桥松刚冒起的气焰又弱了下去,祖父还没说有没有对他失望呢。

    秦王政只对太子说道:

    “既然你觉得西方人能靠自己研究出更厉害的技术,那你可有对策?”

    这算是替孙子解围了。

    扶苏也没指望桥松能想到什么解决方法,之前只是提醒儿子不要光想着用破烂打发西方人,还得警惕他们借机崛起。

    文明的火苗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微弱,但眨眼间就能燎原。

    见父亲也对这个感兴趣,扶苏才不再卖关子。

    他出了个非常狠辣地主意:

    “既然担忧他们自己研究,那就不给他们研究的机会。每当西方人琢磨出比买去的技术先进一些的变种,我们就将更优越一点的东西直接拿出来售卖。”

    假设他们一开始买去了炼铁技术,但是炼出的铁脆到只能砍豆腐。如果他们自己改进出了能砍软木的,那大秦就立刻卖他们可以砍硬木的。等他们研究出能砍脆铁的,大秦就卖他们能砍硬铁的,以此类推。

    想要打压对方的文明发展其实也不难,灭杀他们的创造力就可以了。你给的东西永远比他们自己研究的要好,那么慢慢的他们就会产生惰性。

    ——反正自己研究的也没什么用,不如直接买现成的。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折腾半天搞出的新东西瞬间就被取代。

    倘若成本能收回来,可能还会有人低价倾销,占领低端市场。要是成本收不回来,那长此以往就没人愿意去琢磨了。

    不是所有民族都肯长久地投入资源去拼一个未来的,他们的自信心不够的话,就会怀疑自己永远都无法超越旁人,然后放弃努力。

    先贤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反过来,如果不想让别人学会钓鱼,那你就一直送他现成的鱼。

    八成的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