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106 章 不忘初心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106 章 不忘初心(第2/5页)

安再往北。

    毕竟元朝和隋朝不一样,隋朝都城在长安,元朝都城在燕京。

    所以他从江南运河的北端淮安直接往北修,取了一条新河道,省去中间的绕路。最后连到了曹操的第一条运河那边,避开了第一条的白沟,继续往北抵达燕京。

    扶苏指了指海河水系的那几条河:

    “若是要走河道往辽东运粮,这几条河必须建造运河打通。”

    走陆路运粮耗费太大了,陆路远不如水路好走,运粮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不仅是时间成本的问题,还有这么运粮太耗费人力了。

    之前说过,运粮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粮食越多。毕竟运粮士兵自己也要吃饭,有时候夸张起来十份粮食,运粮兵自己要吃掉九份,顶多一份能送到目的地。

    走船运就不同了。

    船运可以装更多的粮食,比车辆的装载能力强得多。一次来回不仅能因为时间缩短而减少粮食消耗,还能多运许多倍的粮食抵达边疆。

    而且,抢船上的粮食可不如抢陆上的粮食容易。首先敌人得会凫水,然后敌人得有船,最后敌人还要能成功攻上运粮的大船。

    不像陆地上的运粮车,轻轻松松就抢走了。

    秦王政看着扶苏画出的几条运河道路,眉心微蹙。

    航运确实比陆运要好得多,只是要修的河道太多了。这几段不像之前都有人修过,只要在基础上疏通扩建一下即可。

    重点是,大秦现在还没有出征东北的想法。

    扶苏则道:

    “不着急现在就修,先规划好路线。等日后腾出手来,再修也不迟。”

    辽东之外还有一些游牧部落,虽然不足为虑,但也要防备他们突然犯禁。有了往东北走的运河,打起仗来运粮就能事半功倍。

    大秦如今富有四海,要考虑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支援的效率。不像以前只有一亩三分地,随便几条路就够用了。

    秦王政眉头舒展:

    “不错,且先

    记着。待驰道修好,便可腾出手来修运河了。”

    之前他们承诺了替南越修灵渠。

    不过因为南越顺利归附大秦了,灵渠就没有那么急迫。上辈子着急修灵渠是为了攻打百越,现在没了这个动力,灵渠可以慢慢修。

    秦王政预备着等驰道修完,再在修灵渠的时候顺便把北边的运河一起修了。

    太子说的对,一次性不要干太多的事。

    现如今长城在修、驰道在修、玄宸宫在修、骊山陵也在修。再加个运河,庶民真的会活不下去造反的。

    所幸目前骊山陵里都是征发来的罪犯,不算在徭役之中,与庶民无关。

    秦王政盘算了一下庶民的承受范围,遗憾如今大秦的男丁还是太少了。

    可这么少的人口,想要养活也不容易。

    目前还没有进入战后的人口-爆发期,国内粮食暂且够吃。等人口-爆发后,那就要头疼粮食产量的问题了。

    西域的商队来往西方时已经开始偷偷夹带粮食回来,搜罗新作物的重点也放在了寻找更高产的良种。

    可惜良种难得,西方自己似乎也不怎么吃得饱饭。

    使者缭听闻了王上的烦恼,忽然一拍脑袋。

    “良种吗?其实我隐约听骆越人说过几句。在他们的地界里,好像有一种稻谷挺丰产的。”

    骆越地处越南,湿热的气候让那里物产十分丰富。

    缭原本觉得骆越部落都没正儿八经种过地,采摘收获全看运气。或许是他们没见过大片的稻田,才会看哪处出现野稻田就觉得那种稻子产量大。

    毕竟中原人看产量,是要算每亩收获多少的,有个数值对比。百越不一样,他们看前头有一大片的食物,就觉得这是丰收了。

    如今听闻王上想求良种,缭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提起了此事。

    他也不确定那种稻谷具体亩产是多少,会不会是骆越说错了。而且稻谷不见得能在中原种活,哪怕种活了,亩产可能也会出现削减。

    秦王政却觉得这好歹是一个新思路,先派人去寻找。不试试看怎么知道那稻谷产量如何,万一撞大运了呢?

    于是,很快就有一艘船只离开了船队。跟随骆越使者折返回江陵,去寻找产自越南的占城稻。

    骆越首领这次出行带了好几个部落勇士出来,分一个去带路根本不成问题。他还十分乐呵,不断追问缭,自己那边要是真的有良种,他能不能得到封赏。

    缭:……

    缭心道良种又不是你主动献上的,不然那高低能得个郡守当当。现在功劳在我,你还想摘桃子?

    不过考虑到自己以后也不会待在骆越当郡守,缭就没有泼凉水。

    谁知道王上怎么想的呢,说不准王上就觉得骆越偏远,一开始郡守之位可以留给骆越首领来当。

    缭干脆岔开话题:

    “不知王上要怎么在岭南划分郡县,你们骆越或许能单独置一个郡。”

    骆越首领知道这个:

    “李相国说要给骆越置个象郡,因为我们那边有很多大象。”

    缭:这个名字起的可真省事。

    一看就是太子起的。

    前几天缭还听说太子殿下对大象很感兴趣,说是可以弄几头来咸阳赚钱。

    缭听得一头雾水。

    首先,大象和赚钱怎么牵扯上关系了?其次,太子殿下作为大秦储君,天天想着赚钱像话吗?

    缭这是不知道这些年大秦靠着有钱省了多少麻烦,这怎么能怪太子钻进钱眼里呢?要怪只能怪天下人的钱太好赚了,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尤其前不久太子才发现那些富户这么有钱,这么有钱居然不主动献出来造福大秦,还打算拿着钱背地里搞事,扶苏如何能忍。

    扶苏便试图和骆越首领商量:

    ≈ldo;你借几头象给我们,赚到的钱分你一半。▓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骆越首领摇头:

    “我拿着钱不好花用,可以换成别的东西吗?”

    扶苏:“没问题,你想要什么?”

    首领:“我们细谈。”

    围观了全程的缭:……

    西瓯首领很快也凑了过来,他表示他们那里也是有大象的。广西那里在古时候大象成群,直到明朝小冰河才导致象群南下,最后几乎就见不到了。

    别说广西了,先秦时期连广东和福建也有大象。云南同样很多,但夜郎国所在的西南夷目前还没归顺,暂时指望不上。

    西瓯首领过来之后先谴责了一番骆越首领不厚道,赚钱不带他们。然后很有义气地拉上了南越首领,表示自己比骆越首领更顾念好兄弟。

    骆越首领:?

    踩着我刷好感是吧?等我的良稻种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