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127 章 登长城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127 章 登长城(第3/3页)

,光是为了赚取爵位,也必然还有庶民肯去参军的。

    所以没必要全盘废除这个制度,稍作修改,适应新的大秦即可。

    说回新兵营的事情。

    服兵役和寡妇的大量出现,是很难平衡的矛盾。

    古人注重血脉传承,不像后世那样会让年轻小伙子在军中待上好几年,再退役去结婚,或者服役的期间趁着休假相亲结婚。

    后者要是遇到意外,照样会大量涌现出新的寡妇来。

    大秦的社会福利没到后世那个程度,要兼顾士兵的征召和男丁的生育及孤儿的教养,太难了。

    没办法都选,就只能尽量满足一件事。

    “内郡的士兵大多不会遇到战事,问题倒是不大。无论是在服役之前成婚,还是之后再归乡成婚,都不会影响传宗接代。”

    “唯独边郡,恐怕有些困难。除非边郡不再生战事,否则总有人员伤亡。”

    实际上因为连年征战,再加上大秦规定男子身高达标(六尺五寸即一米五)就可以成婚,很多男丁都会提前成婚,留下血脉。

    所以在服役前,很多男子就已经成婚了。

    随着日后占城稻和各种作物的推广,大秦庶民渐渐不用

    太为饿肚子而发愁。伙食好了,身高只会越来越高。

    届时哪怕成婚的身高要求提高5_[]5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或者改为按年龄来算,大部分男子也应当都能在服役之前成婚。

    即便有人因为种种缘故没能在兵役前留下血脉,也可以在边郡组织相亲。

    如果只是边郡的士兵留下孤儿寡母,人数不算多,大秦可以稍稍提高他们的待遇,帮忙照养一二。

    扶苏转了转笔:

    “在边郡和当地女子成婚倒也不错。”

    妻儿都在边郡,若还在边郡因军功分了田,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愿意留在边郡定居。

    边郡人多了,以后向当地就近征兵也方便些。

    当然,他们不乐意留下也没什么。反正边郡的兵也都是从周围郡县征调的,本来离得就不算远。

    既然离得近,安排他们的妻儿随军,在服役期间暂时定居边郡也是可行的。

    始皇伸手拿走了儿子手里的笔。

    陷入思绪中的太子下意识玩起笔来,完全忘了他那笔是蘸了墨的。这么转得把墨点子甩出去,那可就和上回只是甩出去清水不是一个概念了。

    更何况如今车中还有外人在,要是墨点子甩到副将脸上,他可不知道该怎么为太子找补了。

    扶苏不明所以地看着父亲拿走了他的毛笔,用眼神询问怎么了。

    始皇把笔放好,没有回答,而是道:

    “方才将军还提到了另一个问题。”

    军中的好苗子不少,都放归回乡实在浪费。

    扶苏迅速接上:

    “父亲是想组建一支诸如魏武卒的部队?”

    吴起当初在魏国,替魏国训练出了一批魏武卒。这是华夏古代最早的特种兵了,操练的过程要求非常之严格,战斗力也极强。

    魏武卒的待遇据说极其优渥,曾经是魏国引以为豪的部队。可惜魏国国君一代不如一代,在军事上也松懈下来,导致魏武卒名存实亡。

    特种兵的训练需要君上放在心上才行。

    否则即便底下的将军有心训练,朝廷不给下发对应的优待,难道还要将军自掏腰包补上粮饷吗?

    魏武卒都吃不饱饭,战死之后家人也拿不到足量的抚恤,以后谁还辛辛苦苦跑去参与那种魔鬼式训练啊!

    扶苏重新拿起笔记下此事:

    “这些还得记在父亲的那本祖训上,免得后世子孙重蹈魏国的覆辙。”

    各地训练新兵时,就可以把表现优异地挑出来了。各地守军也可以观察,哪些士兵表现得不错,可以用网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