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 41.第 4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 41.第 41 章(第3/6页)

告诫了班上的学生。让他们沉下心学习。

    林安安来首都学习一个月,她这次考试成绩自然就是在老家时候的学习成果。

    以老家那个条件,林安安竟然都能比他们学得好这么多,大家就要反省反省自己了。

    冯老师提出,下节课留二十分钟时间,让林安安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林安安可不好说自己是因为脑子比较聪明,会念书,一看就懂。

    只能往勤奋学习那一块儿挂钩了。

    等上课之后,林安安就和大家讲起了在老家的艰辛,“我们那儿学生经常放假,因为农忙需要学生去帮忙干农活。我当时要在老家赚工分,所以也是上半天学半天。那我怎么保持我的学习呢?就偷偷的把课本揣在自己怀里,边干活边找机会看书。”

    “晚上大队办公室有人值班,我就过去看书。写作业。”

    “不懂的问题,就经常积累在一起,然后一起问老师们。”

    “没有捷径可以走,就是不停的学。看书、刷题、思考。温故知新。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用心。”

    “我们那儿学习环境也确实不大好,连收音机都没有。我记得学俄语的时候,我们读音都不标准。老师也没办法,只能从公社借,还不是每次都能借到。但是每一次,我们都很珍惜。”

    “我们考试的试卷也大多是自己手抄的,抄完之后才能开始做题。所以来这里,看到咱们这样的试卷,我真的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这话说着,下面的人都笑了。笑完又觉得不大合适。

    因为林安安他们的学习条件确实很差。

    可人家这么认真的在拼命学,还学得这样好。

    哪怕是抱着和林安安竞争想法的尖子生,如今也泄了气一样的。

    比不上,真比不上。人家这毅力能学出来,真是太厉害了!

    林安安半真半假的掺和着说着,也没觉得不好意思。这不都是为了激励同学吗?

    最后她总结道,“说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树立一个目标,好好学习。争取每一次考试都能进步。我始终坚信,没有蠢笨的人,只有懒惰的人。天才不学习,也只会浪费一个好脑袋。这些就是我想说的。谢谢大家。”

    下面的同学激烈的鼓掌。

    林安安这才走下台来。

    孙燕妮给她竖起大拇指,然后道,“你们环境竟然那么艰辛啊。你还要自己赚工分,你爸不管你吗?”

    “他如果管我,会让我在老家待着吗?”林安安道。倒是也没打算给林常胜遮掩。他就是这么个人。

    孙燕妮真是对林安安的爸无语了。

    这么优秀的孩子竟然都不管。

    然后想起林安安那两个闹事的弟妹,真是觉得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她本来是个话不多的人,但是这会儿都被刺激得念念叨叨。

    林安安笑道,“好了,公平可不能指望人家给,咱自己争取。”

    孙燕妮道,“没错,你以后考上大学,他们就要高看你一眼了。”

    上面,冯老师也有些感慨,讲了一些话。

    也是讲了过去战争年代学生们学习的情况。

    外面还在投弹呢,教室里面还在上课。

    教室被波及之后,大家就拿着课本去乡下的空地上面继续上课。

    那会儿学好了成绩,也没说可以分配个什么好工作。不像现在,学历高,学校给分配好的单位。

    那时候大家那么努力,图什么呢?图的自然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强盛才有和平,下一代才能生活得幸福。

    如今奋斗在一线的同志们,都是那时候学出来的。

    而新的一代,总要有人接班。

    冯老师大概是想到了过去的时光,热泪盈眶。

    林安安听得眼睛发热。

    她之前想努力读书,就是为了奔个好前程。想有个好工作,然后和林常胜那样,住好的,吃好的,坐专车。工资还多。

    可现在林安安觉得,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也要让祖国也好。

    下课后,林安安就去找冯老师。

    冯玉康的眼睛还湿润着,他拿着手巾擦了擦,问,“安安同学,什么事啊?”

    “老师,我想和您咨询考大学的事情。”

    冯玉康不解,“考大学?你现在要关心的是考上高中。”

    林安安解释道,“因为我想提前参加高考。我想考大学。老师,高中的课程我都学完了。”

    听到这话,冯玉康顿时色变。然后心中是有些生气的。他担心林安安是因为考了第一名,然后就开始骄傲自满了。

    哪怕她学习成绩好,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学完高中的知识吧。

    “安安同学,作为学生,一定要沉得下心啊。”

    林安安道,“老师,我这想法是很慎重的考虑过的。也是来首都之前就在考虑的。我希望能给我机会和您认真谈谈。”

    冯玉康想了想,觉得这么一下子拒绝学生,可能会让学生钻牛角尖。

    既然觉得她的想法不对,自然是要开导的。“行,马上要上课了,你中午来早点,我们办公室谈。”

    林安安笑着点头,“好!”

    中午林安安匆忙回家吃饭。

    林安安发现,伙食简单了许多。想着应该是曹玉秋心情不好影响的。除了她的心情不好,徐月英和两个孩子的心情也不好。反正吃饭的时候,看着就没啥食欲的样子。

    林安安也没关心他们,只觉得他们是自己没事儿找事儿。

    多好的日子不过,非要作妖。

    这日子要是老家的孙老太过来,那不得谢天谢地?

    不过也说不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谁知道那位老太太住习惯了之后,会不会想着把家里这个接过来,那个接过来?

    人家那一心就是大孙子呢。

    吃完饭,林安安没在家里休息,紧赶慢赶的就往学校去了。

    冯玉康似乎也是提前来了,正在写教案。

    见到林安安来了,就搬了个凳子放办工桌旁边,“先坐,”

    等林安安坐下来了,他才道,“你和我说的那件事情,我也是了解过了。初中生参加高考,是不符合规定的。”

    林安安闻言,很惊讶,“可是我也听说有人确实提前参加高考了。”

    冯玉康就说,“确实有这种情况,极少。考上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但凡有人考上,就会上报纸。你听说的大概是报纸上的消息。他们也不是从初中直接考的,而是通过跳级,去了高中。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参加高考,你还是要把档案转去高中才行。”

    林安安着急了,“那我这个情况可以办吗?”

    冯玉康语重心长,“我和你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不做好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