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 44.第 44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 44.第 44 章(第1/8页)

    徐月英一路奔波劳累,眼看着沿途经过的地方越来越荒芜,心就特别凉。

    两个孩子还在身边,她还得安抚他们的情绪。毕竟想到他们要在老家待一段时间,还是很心疼的。

    到了老家云东省省城火车站之后,她就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招待所,然后带着他们在省城下馆子,去百货商店买东西。好好的玩了一天。

    又给他们准备了一大堆的东西,都要拿不了了。

    徐月英就有些后悔,早知道有这么一遭,她之前就该和这边的军区领导联系联系,也不至于找不到帮衬的人了。

    要是关系好,没准还能安排车送她们回去。

    就像林常胜回来,这边都有人帮忙安排专车的。

    徐月英只是军属,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于是三人休息好了之后只能艰难的搬着东西去车站,和许多人挤在公共汽车上面。

    那呛鼻的味道,拥挤的空间,都让母子三人无法忍受。

    等好不容易到了县城,他们已经有点儿撑不住了。到了县城,徐月英想着,如果和林小环没有闹翻,就能让她家里来接人了。以前觉得不怎么重要的人,这会儿要用上的时候,发现还是很有用的。

    娘儿三人在车站又等到了下午,终于等到有车去公社了,还是拖拉机,幸好回公社的人不多,要不然他们这大包小包的都放不下。也没得选了,只能上。

    三人穿着讲究,加上大包小包一大堆,上了车,格外引人注意。

    售票员倒是很热情,问他们是不是军属回来探亲的。

    因为娘儿三人都是穿的军装。这年头可是很稀奇的。只有军属才有这个条件,而且在部队肯定还是干部。

    徐月英就说丈夫的老家在这边,带孩子回来看看。

    她一嘴的京腔,一下子就让人知道她是从大城市来的。

    “这会儿不上学吗?”售票员好奇问。

    “孩子爷奶想他们,就请了假。”徐月英道。

    售货员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你们是谁家的啊,没准我认识呢。咱公社现在都很照顾军属。好多军属家庭,我都认得。”

    徐月英就说是小八角林家的,她三弟还在公社当邮递员呢。

    她原本是想着说婆家在当地还算不错的。

    结果听到她这话,售票员一愣,然后看她几眼。顿时没吭声了。

    徐月英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她的态度的变化,从热情客气,到疏远,甚至还带着一点鄙视的感觉。

    顿时心里不舒坦了。

    “同志,你认识我婆家老三?”徐月英问道。

    她就想知道是不是因为老三得罪人了。

    这售票员就意味深长的笑,“我们是挺熟的。经常大伙儿一块儿聊天。”

    关键是车上突然有人问,“林长喜家,是不是说他城里二嫂贪了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费?自己一年花千把块?”

    车上有些没听过这些传闻的,听到这话,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会儿,徐月英整个人面色充血,背后发冷。

    她没想到,老林家人竟然把这些事儿往外传,还传得这么远。

    想到刚刚那个人对她的表情的变化,她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扇巴掌一样的。

    而且有了这一遭,她找的借口自然也站不住脚了。人家心里肯定都知道。

    徐月英只觉得自己像是个跳梁小丑一样的,被人在看笑话。

    这老林家的人,怎么这么不讲究呢,家里的事儿就往外到处传?

    徐月英还真是误会老林家人了。

    老林家人也很要面子的。要是当初孙银花和林水根没被迫背黑锅,被人认为贪了林安安的大笔生活费,他们觉得憋屈,也不会真的往外把这家丑说了。

    毕竟城里儿子媳妇不孝顺,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可这不是要为自己名声着想吗?这就只能说了。

    然后因为老林家的那位林首长在当地挺出名的。关于他们家的消息,自然也传得特别快。

    威风八面,公社荣光的林首长,竟然被媳妇糊弄了。他媳妇十几年来贪了给老家的生活费,苛待公婆和前面的孩子。还自己大手大脚花钱。一花就是千把块。

    甚至一度被传徐月英一年花几千块钱。

    老家也没啥新鲜事儿,谁家家长里短,有这消息劲爆。打架砸个锅碗瓢盆的,哪里有这几千块钱和首长的八卦更让人震惊?

    再加上公社里面各个生产队之间互相结亲,这可不就满公社传开了?

    等到了公社的时候,车上的人也基本上都知道了。

    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他们。

    然后说这三人还真是和别人有些不一样,不说这穿着打扮,只说这脸色身板儿就不是一般人家养的出来的。

    两孩子都长得穿衣显肉,脸圆嘟嘟的。当妈的虽然不胖,但是脸色红润有光,那一看就是有营养啊。

    再看那大包小包的,这得多少钱啊。

    难怪那么能花钱呢。这些东西,一大家子人用都够用了。

    也没帮他们拿东西下车,三人就一点点的自己搬下来,然后顶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准备往小八角生产队去。

    几年没回来了,都有点儿记不清楚方向了。找人问路,人家倒是也给指了一下路。三人这才拎着东西往小八角生产队去。

    这会儿,徐月英心里已经开始紧张起来了。

    她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回老家,会觉得紧张。

    仅有的那两次回来,也是前呼后拥,被人捧着,夸赞着。哪里像这样落魄?

    她心里不好受,两个小的就更别说了。

    刚在车上就感觉很不舒坦,这会儿又累,还要走这么远的路。简直没法忍受。

    林文静道,“妈,车呢,为啥我们不能坐车回去?”

    “你爸又没回来,咱哪里找车?”徐月英道,“所以你们以后要出息啊,出息了,才能坐专车。”

    这也是徐月英最后的指望了,要是两个孩子以后出息了,她也不用这么怕林常胜了。

    三人东西多,又走得慢,太阳落山了,才走进生产队。

    老远就有人看到他们了。

    毕竟穿军装,在这一片粗衣麻布当中,那是非常显眼的。

    小八角的人早就听说了,林老二的那对龙凤胎宝贝疙瘩,在首都干了坏事儿,要来乡下接受劳动教育。这几天就要回来。

    这会儿一看,哪怕认不出人了,可是看衣服就知道是谁了。好些人立马往老林家跑去了,“林老哥,你们家首都的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回来啦!”

    这一下,下工的人也被吸引过来了。大家也不急着回家,都围着过来看热闹。

    于是娘儿三人,就在这“万众瞩目”中,走进了大队。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