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 第 4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 第 47 章(第5/7页)

   红安公社中学,黄老师拿着报纸,就到处找人分享这份喜悦。

    已经打算好了,报纸好好保存,以后每一届学生,他都要讲林安安的故事。这可是他们公社中学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啊,还是他教过的。黄老师觉得自己圆满了。不,还不够,还得继续。

    倒是老林家这边,看到林长喜从公社拿回来的报纸,一个个的就很郁闷。

    因为林安安和家里离心了,她出息不出息,和家里没多大关系。家里沾不了光。

    反而是她考上大学的消息和这张照片放在一起,似乎在提醒着老家人别忘了,她曾经在老家经历的事儿。

    反正大家都挺虚的。

    然后林安安考上大学这个结果,也让老林家人没法接受林有城落榜的事实。

    本来考大学肯定是有难度的,家里人也都理解。可安安都考上了啊。安安按照正常情况,今年也才读初二呢!她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比别人多读了两年的人厉害啊。可偏偏她考上,林有城落榜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林有城就是没用,他就不是大学生的料。

    这让原本寄予厚望的林家两老,以及林长福两口子都很失望。

    林有城大概觉得没脸,就道,“安安那是去了首都,接受了大城市的教育。所以才能考上的。我要是能去大城市,我也能考上啊。而且这次只是失误,我再考一次,肯定能行的。”

    孙银花直接没吭声。

    这大孙子,她指不上了,她是不会再付出一个鸡蛋了。林水根倒是在犹豫,因为这是家里唯一能考大学的孙子了。有军不行,老三家的有光看着也不像是会读书的。

    林长福两口子低下头,不准备发言。因为供林有城考大学,现在肯定是供不起的。

    每个月的口粮,生活费,补贴。这都是一笔开支。

    对于现在的林长福两口子来说,负担太重了。供不起。

    除非爹妈和老三两口子能支援一下。

    他们两人这态度,也让林家其他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意图。

    本来朱小兰就因为之前林有城兄弟两个出卖林安安的事情,就觉得他们拉后腿了。

    现在林有城没有考上大学,竟然说还想考,暑假也不上工,想继续在家里复习。

    朱小兰认为,这哪里是想考大学啊,这分明就是想在家吃白食。

    眼看着大哥没了仓管员的位置,大嫂这些年也没干什么重活,两人赚工分养这么大一个儿子,还真有问题。更别说是让孩子复读一年继续考了。

    等林长喜读完报纸后,她就拉着林长喜在家里商量。“反正有城复读的事儿,我是不会帮忙的。他们家就是个无底洞。”

    林

    长喜满脸忧愁,“我也不傻。而且……咱估摸着日子也不会好过了。”

    朱小兰问道,≈ldo;怎么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今天领导批评了我了,然后还安排了新人帮我分担工作。”林长喜一脸沉重道。“你说我就这些工作,用得着别人分担?”

    朱小兰愣住了,发声都艰难了,“所以,你这工作……”

    “怕是这样的。二哥那次回来动静多大啊。柴队长把大哥下了,难道去了公社,就不会吭声吗?”

    人家公社领导当初本就是靠着二哥的面子,给他的机会。多的是人等着排队等他这个位置呢。现在可不就找到理由让他下来了?

    朱小兰捂着脸哭了起来。“这和我们有啥关系啊,我们又没虐待。让人干活是妈吩咐的,让人饿肚子也是妈吩咐的。怎么到头来,就算我们头上呢?”

    “好好的工作,愣是要没了,这日子以后咋过啊……”

    她还指着以后孩子出息,有人培养,也能去城里当城里人呢。现在一眨眼,什么都要没了。

    林长喜看着报纸上面的照片,一声不吭。

    ……

    忙完了一天的审稿工作,程编辑才有空休息,喝喝茶,看看报。

    林安安那张照片,这就立马吸引人了。他倒是不认识林安安,只觉得这个孩子眼神坚定的样子,这样一个形象,偏偏长着这样一双眼睛,倒是很稀奇。以他的敏锐直觉来看,感觉是个有故事感的孩子。

    等看到报纸上的内容之后,他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然后看着上面林安安的名字,程编辑一愣。

    这一愣是因为,他对林安安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前几l天才接到了她的投稿呢。

    程编辑立马仔细的看了起来。

    然后再将林安安投稿的那篇姜小木奋斗记拿出来。

    “发现两人真的挺像。”

    加上姜小木的故事本身就是林安安写了。

    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个林安安就是投稿的林安安。而姜小木很可能就是林安安自己的故事。

    难怪林安安说她来首都了。原来是被她爸接过来了。现在还考上了清大。

    故事里,姜小木可也是考上大学了啊。

    虽然没说哪个学校,可作为内情的程编辑,这会儿心里清清楚楚的。

    所以,姜小木的故事真的不是瞎编啊。人家真的读书好,而且进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还上了报纸呢。

    程编辑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

    这样真实中带着戏剧性的故事,可太容易吸引人了。

    现在大家都还在艰苦奋斗,建设祖国。多少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啊。就需要这样完美的结局,来鼓励这些人。

    就和他曾经看过的西方童话故事一样。不管多少艰难,故事永远都是完美的结局。

    程编辑立马决定,将姜小木的故事刊登。

    让曾经为姜小木牵挂的人看看这个美好的发展。

    ……

    边境军区,姜越山开完会之后,才有空看看报纸。先看的军事报纸,看完之后,又翻看了一些全国报。

    看到全国各地热火朝天搞发展,劳动成果频频,姜越山的心情是很好的。

    他当初也是过了苦日子出来的,那时候侵略者还在这片土地上,别说建设国家了,就是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啊。

    还是现在好。只是想到了家人们,他心情又难免有些伤感。

    无意识的翻过一张报纸,右上角一张照片展现出来,这是教育刊的文章。是有人考上大学了。

    但是姜越山看着这张微微有些模糊的照片的时候,愣住了。

    因为这张照片上的人,像极了他的小妹,姜玉画。

    当时他离家的时候,妹妹虽然才十岁出头,但是轮廓与这照片已经很像了。就是人没这么瘦弱。当初姜越山家里不算贫穷,还有钱让他上学堂,读过书。父母勤劳又有手艺,家里亲族也多。小妹又是家里人都疼爱的,怎么也不会苛待她。

    如果是后来遭难了,那妹妹成这样倒是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