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70-80(第17/18页)

 然而于氏在这件事上罕见地执拗起来,颇有些不依不饶的架势,“夫君……”

    解桢有些着恼道:“慎娘,这是陷我于不义……”

    于氏依旧静静地看着他,眼睛里闪过哀伤。

    “夫君是想让我死得不甘心么?”

    屋里倏然一静,解桢顿时哑口无言。

    过了许久,解桢才哑声应道:“好,我都依你。”

    “于家的姑娘们要来做客?”

    汤婵给太夫人请安的时候得知了这个消息,念头一转,就明白了这背后的意义。

    她忍不住问太夫人,“您允了?”

    若是应了,就代表于氏走后,解家会考虑为解桢续娶于家的姑娘。

    太夫人叹气道:“垚哥儿实在太小了。”

    无论如何,有这样一层血缘关系在,总会让人安心几分。

    汤婵依着太夫人的吩咐,很快将事情安排了下去,给于家下了请帖。

    过了几天,于夫人带着两个姑娘上门。

    两位姑娘一位行四,今年十六,庶出,样貌清秀,跟于氏长得有几分相像;另一位行六,是于氏的同母妹妹,今年才十三,圆脸杏眼,还没太长开。

    太夫人心下皱眉,这六姑娘……也太小了些。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哪能照顾好垚哥儿?

    虽然这般想法,但太夫人面上不露分毫,对两个姑娘一视同仁,笑着跟她们说话。

    汤婵在一旁听着,没一会儿就对两个姑娘有了初步的判断。

    于四姑娘话不太多,看着有些紧张拘束,但并不怯懦,举止沉稳。于六姑娘则是同外表一样,性子带着几分天真烂漫。

    太夫人的感觉跟汤婵一样,心里渐渐偏向了于四姑娘。

    她就跟于夫人道:“慎娘近来一直没能出门,我瞧着四姑娘性子稳重,跟慎娘年岁也近些,就让四姑娘留下陪她姐姐说说话解解闷罢。”

    于夫人闻言,面上笑意微顿。

    解家是个好婆家,她自是希望自己的亲女儿能嫁进来,故而哪怕年纪不那么合适,她也还是将小女儿一同带来了。

    可惜没成……

    不过解家能看中四丫头也是好事,于夫人瞥了一眼于四姑娘,笑着应下。

    事情就这么默契地定了下来,汤婵帮着于氏将大房的客院收拾出来,接待于四姑娘。

    于氏同汤婵道谢,“劳烦婶婶了。”

    “跟我客气什么。”汤婵接过丫鬟送过来的茶,余光不经意间一扫,却忽然顿住。

    给她上茶的丫鬟她认得,是于氏身边的画眉。然而此时此刻,画眉竟然梳起了妇人头。

    于氏注意到汤婵的目光,顿了一下,主动笑着解释,“这是院里新抬的姨娘。”

    画眉给汤婵见礼,“见过二夫人。”

    猜想落实,汤婵心中登时五味杂陈。

    在这个时候给解桢纳妾,于氏这是在留后手吧。

    汤婵想着于氏,想着于四姑娘,想着画眉,最后只能叹一口气。

    命运弄人,这可真是一笔算不清的帐……

    于氏没能撑到垚哥儿百天,第一场秋雨落下的时候,于氏渐渐开始卧床不起,生命的更漏走到了尽头。

    到了最后,她已经没了起身的力气,连话都说不太出来。

    床前围着许多人,解桢紧紧握着于氏的手,“慎娘……”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解桢的眼泪止不住地掉。

    视线模糊间,于氏看着丈夫的脸,心里钝钝地疼。

    她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可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她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坦然。

    她的丈夫,还有她的儿子……垚哥儿还那样小……

    于氏用尽全力看向自己的丈夫,“夫君,你要照,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垚哥儿……”

    解桢眼含热泪,连连点头,“我都知道,你放心……”

    于氏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最后,她也只能说出一句,“妾身……妾身,这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嫁给夫君为妻……”

    解桢紧紧握着于氏的手,“我下辈子还娶你……咱们下辈子、下下辈子继续做夫妻……”

    于氏忍不住笑了,她带着无限的眷恋,慢慢闭上了眼睛。

    他再次抓紧那只手抵在额头上,再也忍不住痛哭出声。

    丫鬟婆子也都在哭,太夫人伤感不已。

    “我这把老骨头都还活着,她却还这样年轻……”

    谁说不是呢,汤婵过了好一会儿叹气道:“以后这个月份,对桢哥儿更不好过了。”

    解大哥夫妻也是八月时去世,爹娘妻子都没在初秋,日后这个季节对解桢来说怕是更难过了些。

    太夫人眼神一黯,也不说话了。

    于氏去世,解府开始治丧。想着往日与于氏相处间的种种,汤婵主动挑起了大梁。

    报丧、大殓、设灵位、布灵堂、接待来客、请和尚道士念经……

    时人极其看重丧葬礼仪,整个程序郑重又繁琐,汤婵第一次主理丧事,忙得脚不沾地,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何妈妈来报,太夫人晚间失眠多梦,身子有些不舒服。

    汤婵一怔,随即便开始暗自后悔在太夫人面前提起解大爷夫妻的往事——太夫人应该是因为想到了儿子儿媳和丈夫,还有当年同样是难产去世的女儿。

    她立马请了太医来瞧。太医诊过脉后,果真是郁结于心,他开了方子,叮嘱道:“太夫人岁数已经不小,还是要好好保养才是。”

    太夫人也是六十多快七十岁的人,确实不年轻了,还好没有什么大事,解瑨和汤婵都松了一口气。

    忙碌了近半个月,于氏的丧事总算告一段落,她的棺椁暂时停灵寺庙,日后再葬入祖坟。

    最近事多,汤婵每天睡不够以往的九个小时,脸上多了一对黑眼圈,时不时打个哈欠。

    解瑨看着有些心疼,不由把人捞过来抱在怀里。

    “不成,今天做不动了。”汤婵还以为他是想做运动,“我得睡了,明天皇后千秋,还需早起进宫朝拜呢。”

    解瑨:“……我不是为了这个。”

    认识汤婵之后,解瑨无奈的次数比以往许多年加起来还要多,好在相处越久,他也愈发习惯起来。

    “明日的千秋节,应该不会太久。”解瑨想到什么,“皇后如今有孕在身,不能劳累。”

    嗯?

    “皇后怀孕了?”汤婵来了精神,“你说真的?”

    解瑨点了点头。

    皇上太过高兴,今日话赶话,就没忍住跟他显摆起来。

    “皇后都三十六七了吧?”汤婵佩服道,“太厉害了,这个年纪的产妇,还是头胎,要吃很多苦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