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90-100(第14/20页)

后若是事发,必定会惹来大麻烦,三叔觉得我为了自己和解家,定然会将事情掩盖过去。其实也不只是他如此想,外人眼里,一笔写不出两个解字,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必要把我同三叔分开看。再说那些官员也都被喂饱了,即便疑心事情有异,也不愿追根究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已。”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解瑨常年在京城,不会过多关注老家的情况,故而只要做的小心,再在人前伪装好简朴的样子,不要有闲话传到解瑨耳朵里,那就基本不会露馅。

    这样瞒天过海的事,还真让解三叔做成了。

    想起解三叔夫妻朴实的样子,汤婵难免觉得不可思议。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汤婵问:“那你打算如何?”

    解瑨很干脆:“自然是上折请罪,治家不严,是我之过。”

    他选择大义灭亲,汤婵一点都不意外,她不禁摇摇头,“也不知道解三叔怎么会觉得你是会把丑事用一床被子掩过去的性子……”

    讲究家丑不外扬,但未免太看不起解瑨。

    解瑨看着她,“折子一上,议论不会太好听,我或许会延迟起复,或许起复后会贬官。”

    汤婵挑了挑眉,“要真是这样,咱们就和离,我再寻去个官大的老头嫁了。”

    她冲他眨了眨眼,“放心,我偷他的钱养你。”

    解瑨:“…………”

    他又气又好笑,最后只得咳了一声,无奈道:“胡言乱语。”

    不过被她这么一打岔,心情到底好了一些。

    笑闹过后,汤婵道:“说来这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开中法,你要上折,不若在在折子上一同陈述此法积弊,若能想出解决办法便最好了。”

    解瑨颔首,“你便是不提,我也要如此行事的。”

    二人自去写折子不提。

    折子很快便递了上去,因为还不知道事情最后会如何,汤婵只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在解三婶面前也表现如常,没有泄露半点风声。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院外树木的叶子逐渐由绿转黄。这日汤婵领了几个孩子出门捡落叶,打算带他们一起做书签,回院的路上,她笑着问几个娃:“中午想吃什么?今儿该徽音点菜了。”

    徽音想了想道:“吃暖锅好不好?”

    她不好意思地小声解释,“天气凉了,想吃点热乎的呢。”

    虽说在汤婵的要求下,徽音如今也敢提要求了,但她还是习惯性寻求其他人的意见,说完之后她便转头去看佳音和桓哥儿。

    佳音只抿唇笑点了点头,桓哥儿却不矜持,只差吸溜口水,欢呼道:“火锅!”

    也不知道汤婵哪天说了这个词被他听了去。

    汤婵笑道:“成,今天便吃暖锅。解桓小朋友最近表现不错,今天可以吃辣。”

    而且这小子也不知随了谁,自从尝试过辣味之后便再也离不得,小小年纪便无辣不欢,因着汤婵不许他吃得太辛辣或是吃辣太频繁,还跟汤婵抗争过不少次。

    果然,桓哥儿更开心了,小鬼头心情一好就开始撒娇,“母亲对我最好啦~~”

    “那你打算怎么孝敬我?”汤婵逗他,“过年时的压岁钱给我好不好?”

    桓哥儿的笑容就眼见的慢慢变僵硬了,最后定格成一个

    要哭不哭的表情,纠结了好一会儿,才破釜沉舟般道:“给……给母亲……”

    说完他自己心疼得不得了,汤婵乐不可支。

    正想说两句好听的哄哄他,却突然听一片嘈杂声传来。

    “出什么事了?”

    不过不必丫鬟回答,汤婵就知晓了,竟是有人闯了进来。

    “侄媳!”

    来人远远就喊出了声,汤婵眯起眼睛一看,只见解三婶形容狼狈地冲了进来,也不看孩子也在,不管不顾就跪倒在汤婵身前,“侄媳,快请侄子救救你三叔把!婶娘在这里求你了!”

    第98章

    解瑨的折子掀开了边镇军政贪腐的一角,皇帝沉着脸看完折子,当即下了密旨委派钦差到边地巡查整顿盐政,打算好好治一治这些只知道扒在朝政身上吸血的蠹虫。

    钦差四十多岁年纪,姓徐,是新上任的左都御史,以刚正不阿闻名,做事却很有手段,胆识更是过人。以防打草惊蛇,他接旨之后,婉拒了皇帝遣禁卫军护送的好意,表面上称病在家,实则带了几人悄悄出城,低调微服到了边镇。

    他一路暗访,直到把情况摸得差不多了,才用皇帝的密令调来边军,不由分说地开始抓人。

    被调来的边军是皇后娘家忠国公的旧部,铁杆的保皇党,与当地势力并无任何暗中来往。徐大人不动则已,一动便是雷霆万钧之势,犯官根本没什么销毁证据四处串联的机会,案子进展很是顺利。

    审问轰轰烈烈地持续了两三个月,徐大人抓了一批,杀了一批,风气总算为之一清,想来日后边镇的官员总该有所收敛了。

    此案牵扯了不少小鱼小虾,比如假借解瑨之名牟利的解三叔,他本人判了仗八十,流放,并家产充公,家中其余人一同被判流放。

    解三婶突然找上门求救,便是因着解三叔被抓进牢里,想求解瑨出面疏通关系。

    汤婵不动声色,怕她吓到孩子,让丫鬟把姐弟三个都带下去之后,才跟解三婶打起太极,搪塞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需要打听打听,将之敷衍了回去。

    看着她真诚的表情,解三婶满怀希望地回去了。总归是一家人,哪有不伸手帮忙的道理?

    然而等她再次上门时,汤婵却一改之前的热心,怨叹道:“三婶,不是我不想帮忙,可夫君被三叔牵连,已经自身难保,连起复都要无望了!”

    解三婶一愣,这才发现冬日萧索,似乎连汤婵院里的下人都带着些愁云惨淡之色。

    “陛下已经传了旨意,罢了夫君的官职,还将夫君好一顿训斥,让他好好闭门思过……”汤婵语气幽幽,眼神里尽是埋怨,“三叔也真是的,怎么能做出这样害了一家一族的事?”

    话里话外兴师问罪,怪解三叔一家连累了自家夫君,解三婶哑口无言,得知确实有圣旨,解瑨怕是真的无能为力,才咽下那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术,灰溜溜地离开了。

    等解三婶走了,汤婵才收起表情。

    解瑨确实受了牵连,他本在丁忧,保留了编制跟俸禄,此事一出,便被皇帝撸了官职。

    不过解瑨对此有所预料,接旨时很是平静,汤婵看他的反应,便猜到没什么大事。

    本来丁忧跟闭门思过也没太大区别。

    只不过在解三婶面前,她故意把解瑨的处境说得凄惨无比,因为实在是不想帮忙。

    若不是直接将人拒之门外对解瑨的名声不好,汤婵都不想让人进门。

    双巧对着解三婶的背影“呸”了一声,“还说什么‘都是姓解的’、‘为官者有犯过事的亲族终究名声不好’,怎么当初贪钱的时候不知道为二爷想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