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27、第二十七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27、第二十七章(第1/2页)

    任许正儒如何劝说,解瑨始终油盐不进。

    许正儒没有法子,最终只得气急败坏地拂袖而去。

    二人不欢而散。

    许正儒走后,解瑨罕见地松了脊背靠在椅子上,伸出手揉了揉太阳穴。

    小厮捧砚见他面露疲态,“二爷可要歇一歇?”

    “不必,”解瑨打起精神,“泡杯浓茶给我吧。”

    听说父亲与夫君二人吵起来的许茹娘急急刚到书房,入眼的便是父亲盛怒而去的背影。

    许茹娘咬了咬唇。

    她迈进房间,轻手轻脚给解瑨倒了杯茶,小心翼翼地劝道:“父亲的性子是有些倔强,咱们做晚辈的容忍些便是。”

    “可你父亲居然是想要上折请立储君,”解瑨睁开眼睛看向她,“这哪是能随意掺和的事情?”

    “立储?”

    却没料到许茹娘想了想后问道:“是不是大皇子殿下?”

    解瑨眉心一跳,“你父亲同你说过?”

    “那倒没有,”许茹娘解释道,“是前段时间各家夫人办宴,都在说大殿下有了嫡子,该再往上走一步了。”

    解瑨眉头越皱越紧,原来后宅之中也开始流传这样的说法了吗?

    他非但没有觉得这是大皇子成事的征兆,反而更警惕了。

    许茹娘却是与众人的看法一致,她理所当然道:“既然所有人都这样说,想来定然是不会错的。”

    解瑨摇了摇头,“话不是这样说的。”

    他眸色沉沉,“大皇子和背后的雄安侯府肆意拉拢各方势力,皇上却始终在立储一事上暧昧不清,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许茹娘眨了眨眼。

    她只读过女四书,认得常用字,家里自小教导,这样的朝堂大事,不是她一个后宅妇人该知道的。解瑨的话,许茹娘听得半懂不懂,但她心里觉得,是不是自己夫君想太多了?

    大皇子会被立为太子的说法已经有很多年了,若是皇上不同意,怎么会任由所有人都这样以为呢?

    再说……许茹娘心里还有些别的想法。

    她知道夫君面上客气,实际上不喜她的娘家人,会不会是因为这一点,夫君才不愿听从父亲之言呢?

    想到这里,许茹娘心头闪过一丝难过。

    犹豫了下,她还是小心劝道:“这些事情,我一个妇人不太懂,只是……妾身知道父亲官位不如夫君,但父亲毕竟为官时日更久,经验更多,若是与夫君政见不合,应该是有他的道理在的。”

    “为官越久才越该明白一个道理,”解瑨按了按眉心,“立储、夺嫡这种事不要随便站位,一个不好,是要给家中招祸的。”

    许茹娘吓了一跳。

    “没有那么严重吧,”许茹娘半信半疑,欲言又止,“那……那夫君与父亲好好分说便是了。”

    解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他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也罢……妻子夹在中间,确实难做,自己也该体谅她才是。

    这时忽然听外头来报,“二爷,太夫人请您去一趟松鹤堂,表少爷来了。”

    *

    两刻钟前。

    庞逸步履沉重地走向解府。

    他生母早逝,与外祖家并不亲近,只在逢年过节时来解府给外祖母请安。

    想到要求小舅舅办事……庞逸长叹口气,心里七上八下。

    希望今天能从解府全须全尾地出来……

    按说解家是清贵的读书人家,世代为官,算得上簪缨门第,庆祥侯府却是吉祥物一般的富闲勋贵,两家本是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谢阁老夫妇在为女儿相看亲事时,反倒觉得庆祥侯府这样不胡乱出头的家风不会有倾家大祸,正是看中这一份稳当,才将女儿嫁进了庆祥侯府。

    只可惜天妒红颜,解阁老长子解磐夫妻意外亡故的消息传来时,解氏正身怀六甲,惊闻噩耗之下,解氏早产,艰难诞下庞逸后,血崩去世。

    儿子、儿媳、女儿相继离世,连番打击使解阁老大病一场,没过多久也去了。

    解家连办两场大丧,乱成一团,解阁老的夫人刘氏心力交瘁,之后解家门庭冷落,自顾不暇,刘氏要照顾十来岁的解瑨以及解磐留下的一对年幼子女,根本顾不上庆祥侯府里刚出生的外孙。

    等解瑨支起门户,解家情况见好时,庞逸已经长歪,已经是太夫人的刘氏不喜外孙不学无术,想要亲近,也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便只好远远看着,知道外孙没有大事便好。

    小佛堂里,檀香缭绕,太夫人正跪在佛像前,虔心礼佛。

    她身材清瘦,衣着朴素,气质优雅,身上带着檀香。

    得知外孙上门,太夫人诧异地睁开眼睛,“不年不节的,他来做什么?”

    担心出了什么事,太夫人对来禀告的何妈妈伸出手,“扶我起来,我去见见。”

    正屋,庞逸正乖乖捧着茶杯坐着等人。

    看见被何妈妈搀扶而来的太夫人,庞逸连忙起身,乖乖行礼问好,“外祖母。”

    到底是女儿留下的一点骨血,看见白白净净,五官隐约有着女儿影子的庞逸,太夫人心头一软,“逸哥儿来啦。”

    她转头吩咐丫鬟,“昨儿府里是不是刚进了当季的枇杷?拿上来给逸哥儿尝尝。”

    庞逸连忙道谢。

    寒暄过后,太夫人温声问他,“你今日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当年变故,太夫人虽挺了过来,但也落下了失眠多梦、容易惊悸的病根。她常年在松鹤堂修身养病,研读佛法,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庞逸不想拿自己的事来打扰老人家,便乖巧答道:“来给外祖母请个安,顺便有点事来找小舅舅。”

    他这话说的贴心,太夫人没忍住露出笑容,叫何妈妈去问,“看看老二在干什么,没什么大事就叫他来我这儿一趟。”

    没过一会儿,外头便传来了下人的问好声,“二爷来了!”

    庞逸一个激灵,赶紧挺直腰板。

    太夫人余光看到了庞逸的动作,忍俊不禁。

    老二向来严肃,孩子们都怕他,老大的儿子桢哥儿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他小叔叔,逸哥儿这个模样,跟桢哥儿的德行一模一样。

    解瑨迈步进屋,给太夫人行过礼,看向庞逸。

    他眼神一扫过来,庞逸赶紧躬身行礼,“小舅舅。”

    太夫人嗔了儿子一眼,示意他不要这么严肃,温言嘱咐道:“逸哥儿有事找你,你们去吧。”

    ……

    庞逸跟在解瑨后面,心中七上八下。

    二人来到书房,庞逸鼓起勇气,亲自倒茶递过去,腆着脸面讨好道:“小舅舅喝茶。”

    解瑨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若是解家有这样不学无术的子孙,解瑨说不得早早便要清理门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