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穿来开花店爆火全球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末世穿来开花店爆火全球了》 40-50(第20/23页)

花店里的花就会多了吗?不是花店大小的问题,还是要回到花太少的问题上啊。”老生常谈老生常谈了,怎么聊着什么都能给拐到这个话题上呢?

    拐到这个话题上尚不足为奇,但今日忽然拐到了另一个奇怪的地方去了。

    “以木和花店如今的知名度,如今的客流量,怎么还能蜗居在一个小县城呢?完全可以搬出来了啊?开在省会城市,我们费市多好。”

    “对对对,这话说的不错,这样的店就该开在省会来!一个小县城会限制它的未来发展的!”

    这个话题聊的好,不是之前老生常谈的老话题,他们对这个话题很有谈兴,特别是费市的人参与的特别积极,也参与的特别高兴。

    可是既然聊到了这里,既然能迁去费市,那么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直接迁到京市呢?费市虽然繁华,但是却依然和京市比不上,可人家海市的人也说了,我们海市也不差啊,还有经济没那么好的城市也积极出来表示他们地方政策好,他们地方适合养花等等。

    他们自己吵嘴皮子也就算了,但也不知怎么发展的,到最后还开始正儿八经地列出自己城市优点的一二三四来,还为顾木在自己城市开花店积极提供选址等攻略,连育花基地大棚的事都考虑到了,还列出了自己城市的气温,降水,地形等等,弄的似模似样,最后@顾木。

    在有一个这么做了之后,之后频频出现跟风,咋的我们城市就没有人才吗?就显着你们了是不是?

    而且网友胡闹也就算了,但后面还出现了官方账号欢迎顾木去他们的城市开花店去。

    闹到最后,大家已经搞不明白了,许多人真误会起了顾木有要搬花店的意思。

    而且看着那一个个城市的欢迎词,好家伙,之前大家还只是抢花,现在直接改抢店了!牛啊,对啊,来自己城市开店多好啊,那么自己能买到花的概率可就能提高许多许多了!

    好,现在问题来了,要怎么让老板将花店开在自己城市呢?靠谱的,不靠谱的网友们积极出谋划策。

    在某个食堂,一位年轻干部和他的领导道:“木和花店真要搬啊?”

    而那位中年干部摸了下头,也有些发愁。他们的小县城是个太普通的,默默无闻的,经济发展又不怎么样的小地方,这几个月来他们县城的名字却在全国范围内也跟着出了个名儿。

    而且这个木和花店还一看就知道并不是那种一阵风似的一般网红花店,到现在都每日皆有顾客从外地赶过来。这些年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往外走后,在非年非节的日子,他们小县城也变得空落落了许多。

    可这段日子不同,外来的四面八方来的顾客给他们这个安静的小县城注入了许多的热闹和新活力。

    现代这个社会光只名气就可以带来许多隐形的好处,更别说顾木这个花店开在他们这里还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县经济不算好,而光顾木那一个花店的流水税收就顶得上一家公司的经营了。而这点也不是重要的,可它还带动了整条街,那条街可比以往热闹了许多许多倍,甚至还又往里延伸着多开出了好些家店。

    外地的人来到他们的地方,多不是当天来当天走的,他们要行,要住,要吃,还可能会买点东西带回去。据说出租车的生意好了,酒店的生意好了,饭店的生意好了。还有他们本地的手工艺品,他们本地口感好的烤红薯,这些都能卖得出去了,他们县城现在有了名气,再多攒攒口碑,再挖挖拿得出手的特色土特产说不得能弄个品牌走出他们本地小地方。

    而且这些外地人多留一天的话还会想在这里玩玩,他们的小湖,小山包,拾掇拾掇也能见人,再翻翻县志历史还能编个神话传说,提提档次,搞个旅游景点。

    顺着这次出名的风,他们抓住机会,能做不少事呢。

    这么一个花店开在这里肯定是好的,种种好处都不用数,方区长皱着眉,若是不好,那些城市也不会都欢迎木和花店去他们那里开店。

    上次开会的时候,他上面的领导都还提到了几句这家花店。

    不说其他的,就他个人也不想让这家花店搬走,他们家孩子都也在喝着这家花店的蒲公英呢,视力的确在好转的。

    方区长倒知道顾木并没有提过要迁花店的事情,可是即使本来没有这个打算,但是若被说动了,的确觉得还是开在大城市更好了呢?

    唉,这家花店开到哪里都能给哪里带来好处的,可若方区长说,对那些大城市来说只是锦上添个花而已,但对他们这个刚跟着沾光有了一点儿名气的小地方而言,却是很舍不得。

    方区长叹了口气,他道:“明天上午咱们也过去花店里看一下。”

    第50章 、世界花卉大赛

    方区长他们去的早,正看到了花店店门口排着的长队。长队里不时传来交谈声,有他们的本地音,也有普通话,而除了人流量最大的木和花店附近,其他的商店里人也不少。

    方区长脸上不禁露出一个笑容,他看着进进出出的花店,和他身旁的一位年轻同志道:“我们先去旁的店里看看。”

    于是又先去街道上的其他商家里视察了解情况去了,而一番考察完,心中也更有了数,那些商家的生意在这一个月来皆蒸蒸日上,聊起近来的变化,人人皆有许多话要聊。

    那位年轻同志和方区长道:“若是木和花店能成为咱们渭县的特色,成为咱们的一张名片就好了。”

    并不是不能,而是已经在成为了,而且还不用他们花费金钱心力特意去打造。在看过这条街道上人来人往的热闹之后,年轻同志心头有许多火热。

    可这些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顾木还将花店留在这里的基础上,否则一切皆成空。

    方区长他们还又到了最近的那家酒店过去,问询到了更多的关于外来人流的消息,酒店的人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家的房间就没有空着的时候,他们家的酒店还是太小了。

    “我们老板看着顾客上了门,却生意做不成,都心疼了。”这位经理笑着对方区长道。

    “前段时间,还是咱们周边城市来的人多,不过现在像西省,北望声这些大老远的地方也开始有人过来了,没办法,女的爱俏,男的不想秃头,失眠睡不着的也遭不住,还有花店里现在的蒲公英也更是人人都想要。”

    方区长又问了他们酒店房间的价格,价格有所上浮,但他们本地本来物价就低,上浮了之后,也并不算高,方区长又问了服务还有安全方面的事情。

    不能做出欺负外地人,给他们本地抹黑的事情来。

    他们县城跟着木和花店出了名没错,但是他们想出的可是美名,而不是恶名,否则就丢人丢到全国,臭名远扬了!

    这位酒店经理一凛,说没有那回事,他们服务周到,待客人热情,顾客们给了他们不少好评的。

    方区长这才点了点头。

    方区长他们在刚才视察那些店铺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大家都做好了,才能一起发展的更好。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有个什么消息都在网上传的特别快,都别砸了自己的饭碗。

    都是小地方的小老百姓,大多朴实,方区长这么一个当官的,又是鼓励又是敲打,他们连连皆保证,咱们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