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炮灰崽家长永不认输》 70-80(第5/18页)
是自家?的兔崽子能赶得上人一半,他们?这些老?家?伙也不用占着坑了。
自古以来,[别人家?的孩子]都挺讨人厌的,高晋年的优秀反衬出另外两个跟车的年轻人就不那么机灵劲了,再?加上那两人自觉是板上钉钉的未来正式工,和高晋年这种无根浮萍一样的临时工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一直抱团冷待高晋年。
对于被孤立这件事,高晋年只觉得……简直太好了。
他才没时间和心思去和这些只想着子承父业的人去闲闲散散地爬长城逛故宫去享受首都生活,他牢牢记得自己的目标,在孙师傅他们?让他们?几?个年轻人自由活动逛逛首都的时候,他已经拿着地图和打听来的路线坐上了公交车,往工商局跑了。
XXX
首都的工商局比高晋年他们?市里的要大很多,而且那里面的工作人员态度也要友好热情许多。
接待高晋年的是个年轻男同志,对方大概是才上岗不久的新员工,虽然有工作但不多,闲散时间大把的是,有人来咨询正好可?以打发?时间。
再?加上还?有高晋年特意带着的陆柚做的新口味月饼礼盒做敲门砖,友好氛围下,他很主动地聊起了高晋年想要知?道的一些最新政策解读。
“个体户?当然可?以的,”小蒋自称家?里是正白旗下的,后来封建亡了他们?这一支为了融入新社会便起了个汉姓,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关?系网还?是很广,至少看上去就是个普通基层办事员的他都能知?道一些还?未公之于众但确定马上就要实施的最新信息,“你可?不是第一个,早在前些日子,咱就接待了个要自己开?饭馆然后来工商局问办哪些手续的女?同志。”
高晋年眼睛一亮:展开?说说?
好在这件事也并非是什么机密,而且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分享了,所以就很是口齿清楚地给高晋年讲了一下。
这位来咨询的女?同志叫柳桂香,生了五个孩子,家?里一共共七口人,住在首都的一个小胡同巷子里。
家?里也没土地,吃啥都要花钱,可?只有柳桂香的丈夫有个炊事员的正式工作,一个月才三十块,根本不够七个人吃吃喝喝,身上的补丁都是层层叠叠的,一家?人到冬天也才只有两条硬邦邦的棉被。
要知?道首都的冬天多冷啊。
柳桂香的五个孩子,最小的都有十六岁了,是可?以工作的年纪了,可?无奈自从“运动”结束,高考恢复,大量的知?青返城,瞬间把国有单位国营企业的那些屈指可?数的岗位给填满了。
将近一千四百多万人都需要工作,各自都在各显神通拉关?系找工作,像是柳桂香无权无势也无关?系无背景,自己都是个在别人家?做保姆的临时工,根本没能力为孩子筹谋个工作。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柳桂香做保姆的那家?人有点权势和见识,见她发?愁,便出了个主意——柳桂香做饭好吃,不如去开?个饭馆,不仅能赚钱,而且一家?人的工作也都解决了。
柳桂香是很崇拜自己干活的主家?的,也知?道人家?有些人脉,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个可?行的路子。
于是她便回家?和丈夫商量。
柳桂香的丈夫是做炊事员的,也知?道自家?老?婆手艺比他其实还?好,要不是因为他这个岗位是他老?爹留给他这个儿?子的……
总之,他虽然看好自家?媳妇儿?的厨艺,却不太愿意干个体户开?饭馆。
开?饭馆可?不是嘴巴说说而已,总要地方吧?总要先买米面粮油肉菜这些投入成本吧?
毕竟家?里真的没什么钱可?以折腾的,他担心虽然现在政策放开?了,也有个体户干裁缝干理发?的,可?也没见谁开?饭馆啊,没有谁先做个示范探探风向,万一不允许开?,那不鸡飞蛋打?
可?是柳桂香却铁了心——万一呢,万一她就是做起来了呢?那家?里的五个孩子就都有事情做了啊!
天知?道作为一个母亲,她在看到这两年因为找不到工作满大街都是溜溜达达无所事事最后混成二流子的青年,多么害怕有一天看到自家?孩子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啊!
听到柳桂香的话,她的丈夫也沉默了,最后点了头。
达成了一致,柳桂香就行动起来了。
她首先去找了街道办事处——因为这些年都是这样,民众有啥事都是去找他们?。
结果这回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摇头,说这事不归他们?管,柳桂香要开?饭馆不是他们?说行不行就可?以的,得去工商局,人家?工商局的领导觉得可?以了,给办营业执照了,她才能名正言顺地开?饭馆。
于是柳桂香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工商局,提出要办营业执照。
很巧的是,当时接待她的就是这会儿?给高晋年唠嗑的小蒋。
因为事情也没过去多久,再?加上的确是首例,所以小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是历历在目。
正如柳桂香的丈夫说的那样,这会儿?所有的个体工商户都是裁缝,理发?等一类的,像是饭馆,都是国营的,毕竟要涉及到米面粮油肉菜这些物资,故而在柳桂香来咨询前,建国后国内还?没有过私人开?饭店的先例。
小蒋也是个新员工,并没什么职权,不敢贸然给柳桂香办营业执照,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拒绝了柳桂香的申请。
听到这里,高晋年眉头微皱:“没通过,那……”
“嗨,”小蒋摆摆手,“我?虽然拒绝给她办理,但我?也担心万一是我?政策解读不够透彻呢?你知?道的嘛,除非是明?令禁止的可?以一个唾沫一个钉地肯定,其他情况都最好留一点余地。”
也正是因为小蒋没有把话说绝,这点微弱的空隙给了不甘心的柳桂香希望,她觉得没有先例也没说不允许啊,为什么她就不能成为[先例]呢?
第73章 1980-74
为了赚钱也为了家里儿女, 柳桂香越挫越勇,天天到工商局来磨。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差不多一个多月都到工商局来。
“当时我们局里所?有负责接待的基层员工都知道她?了。”小蒋想起?当时的场景唏嘘道,“没?办法,我们就把这事告诉了局长。”
“该说?局长不愧就是局长,我们只觉得柳桂香听不懂话油盐不进, 但局长就觉得她?有?耐力又有?毅力,真的是个能干得成事的性子, 于是在下一次柳桂香同志来的时候接待了她,两人聊了一会儿, 就给她?手写?了一张营业执照盖上公章让她回去试试看。”
高晋年好奇:“手写?的也可以吗?”
小蒋道:“就她?一家?可以,毕竟局长还是有?一定权限的, 但大批量肯定不能手写?, 还是得到时候走章程完善了制度到时候发规格统一的证件。”
说?到这里,小蒋压低了声音:“其实咱们局长也不清楚能不能干得下来, 但试试看?嘛,不行再?说?,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许真能摸出来一条过河的路, 就方便后来人了呢?”
高晋年从他?的话中捕捉到一点关键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