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戚再次伟大: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让外戚再次伟大》 80-90(第8/25页)

拥有天下独一份的至高权力,然而又因为年纪和祖宗之法,处处受限,他所受到的教育和尊崇是无法创造出真实感的匹配的,还要慢慢引导他去认识这其中的微妙。

    但总归姜霖是听话的,尤其是听梁道玄的话,即便再怎不舍,闹着今晚要和舅舅一起睡,也还是在梁道玄的温言劝说下放弃,外臣留宿宫中,即便是外戚,也有诸多非议,未免妹妹和外甥在本应高兴的日子里惹麻烦,还是等待明日再次入宫。

    于是送走了外甥,梁道玄去和妹妹告别,谁知梁珞迦只让他明天先在家等。

    “等什么?”

    梁道玄不解。

    梁珞迦只是神秘地笑,催促他感赶快回去陪家人妻子,不要再逗留了,明日的事,且待明日。

    梁道玄知道怕是妹妹又用自己这次的功劳,狠狠敲了笔辅政大臣们的竹杠,想来会有晋升,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日一早,圣旨抵达侯府,官职没变,依旧是宗正寺的少卿,可却在职衔前加了个麟德馆直学士的称号,以及最重要的末一句——入政事堂,参知政事。

    第84章 知音诚希

    “这麟德馆原名麟德殿, 曾是太祖寝殿,后太祖殡天,后世便封敬以示尊崇。如今内多呈昔年太祖墨宝,独一份的太祖实录也单单请出来供奉此殿, 不在弘文馆里存放, 而但凡存放实录之地, 需设署官而名馆,这才就此得名。”陈棣明老学士愈发上了年纪后,语速也跟着慢下来, 好在积年的见识仍在,与梁道玄关门闭论,仍旧如有一宝。

    “所以这麟德馆直学士,我还是头一个?”梁道玄看过律例, 也熟读宗法, 可让他积累判例的旧例, 却实在强人所难, “这会否有些太过?”

    陈棣明老学士笑着摆手:“玄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馆阁殿三类学士,只要是按着宫中现有的宫阙命名,都是可以的,昔年道宗皇帝独宠昭嫔, 朝野非议,可道宗还是顶着百官的直谏,封了昭嫔的父亲为延华殿直学士,这延华殿就是昭嫔寝宫的正殿罢了。”

    看如今情况, 皇权的好日子果然是姓姜的自己作没了。梁道玄为一继位就是困难模式的小外甥摇头叹息。

    “但是这听起来就很不合礼数……”梁道玄心想自己是不是居委会工作做久了思想已经开始朽旧?

    “好些人当年而已这么劝谏道宗皇帝呀……”陈棣明笑得颇有老谋深算的意味,“可道宗皇帝身边也有些能人,给出了曾经太宗爷封宠妃淑妃之兄为永宸殿学士的老例, 那位兄台莫说文章,怕是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照样借着裙带登堂入室,比玄之你大有不如。”

    “这里面必然另有隐情吧?”梁道玄在妹妹那里看了不少太宗一朝实录,作为“祖有功而宗有德”庙号的拥有者,太宗堪比先汉文帝,手腕诰高明得很。

    “玄之聪颖。太宗爷虽也有内宠,但哪个因此乱政?他此举,无非是弹压那些聒噪他铁腕的文臣结党罢了,好教他们清楚,什么大学士,这些文官看着清贵非凡,一辈子都奔着这名头读生读死,可只要天子一句话,不识字的人,也能当得。”

    这是什么爽文啊!

    梁道玄觉得自己应该穿越到太宗朝去当外戚,必然省去这好几次九死一生。

    “哎,然而道宗效仿旧例是能人前说得通,可人后治内理外的权略,后人也自有公论了。道宗偏宠,最终招致祸患,然而太宗再怎么宠爱淑妃,甚至要封其小儿子去州府做封王,最后也还是意识到此举之危,顺势作罢。”陈棣明老学士大概也是期望能做太宗的臣子,语气不免有些艳羡这英明圣主仿若烛照的行止,“最后,他还奖赏了劝谏他不能违背祖制的大臣,又惩罚了那些闭口不言擅自观望甚至赞同的臣子,也算有所交代了。”

    梁道玄下意识想到,太宗未必就真想给小儿子分什么州府首府做封地,从一开始这可能就是一次筛查。

    太宗宠爱小儿子几分真几分假,他疑心病患者梁道玄都要打个问号。

    看起来这就像一次钓鱼执法,要知道那时候太子都快四十岁了,可文物当中,天子宠爱哪个儿子,谁就趋炎附势,这种行为,无异于对皇权的背叛:既然皇帝已经选择了继承人,却有人为自己的前程生有贰心,这是不能被太宗接受的。

    可是也不能光明正大说,拉这些人出去通通斩了。太宗大概是爽文男主,但却不是无脑爽文的男主。

    他选择了用计。

    宠爱幼子,百般恩赐,让本就不算忠贞之人预备投机,用几年布局,最终以赐封地于州府一事激发。

    原本就忠心不二的臣子自然大呼不可,而政治投机之人这些年早被麻痹了戒心,还以为能一举定胜负,明里暗里不知道有没有给太子使绊子上眼药,大概也撺掇过太宗。

    只是他们都想错了。

    优秀的政治家是不会以个人的情爱为转移,反过来驱策自己的执政理念。

    太宗见好就收,最后演出收场,所有贰臣一网打尽,利用过的幼子封去远地,太子继位一切障碍扫清,留给他的,也将是真正的忠贞之臣。

    实在是高。

    往后太宗爷的实录就是他梁道玄的政治教材了。

    诶等等,说得不是他的事情么?

    陈棣明老学士这时也从太宗老粉的状态回过神,自嘲道:“人老了,这思路没那么灵光,说着说着都跑远了……”

    梁道玄想说我没老,跑得大概更远。

    他怕说出自己的设想吓到老师,干脆绝口不提,只笑道:“多谢老师教诲,所以我这直学士前加麟德馆,也不算值得胆战心惊的了。”

    “确实如此,馆阁学士,馆学士掌史,阁学士崇文,殿学士都是优渥老臣的大头衔,你本就是宗正寺玉牒的执掌,又要负责编纂宗史,这算是的其所,虽你这个年纪做直学士的,从前也只有徐大人一个享此殊荣,倒也不算没有先例,况且太后的意思,是给你这个头衔安抚宗亲,梅宰执也点头了,你领受便是。”

    一提徐照白,梁道玄不免有些头痛。

    前两天广济王又来了信,说是在峨州那趟差事,要不是梁少卿力挽狂澜,怕是他也跟着折进去了,后面便是一连串谢意坦率的表达,梁道玄看得有点起鸡皮疙瘩。然后又是正事,广济王他要成亲了,对方是本地名门之女,这代男子无有爵位和官职,不过却因是累世积善之家,英明广遍,百姓赞颂,一应文书,都会尽快交到梁道玄桌上,请他走个过场,让太后赐婚,然后宗正寺批准,将未来妻子加入玉牒,并赐对应身份的盖印,这样封王就可以成亲了。

    这是好事,然而广济王弯弯绕绕,又在最后问,想在成亲之时全家团聚,不知道是否可行?

    梁道玄当然希望他全家团聚,但目前能不能团聚,他实在是不敢打包票。

    这两日他预备正式到政事堂报道,琐事一大堆,又要应酬来谢的亲友,忙得不亦乐乎,今日才坐下来请到老师讲讲古,学学旧例,而明日,才是小姨来府上帮忙操办祈福之事的时机。

    柯云璧对此举有不同看法,她认为,这院子显然风水好得很,不然她就真当寡妇了。梁道玄喜欢她的逆向思维,却也表示自己同意小姨提议这看似不着调的办法,一是让长辈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