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亭春絮》 21、第 21 章(第2/3页)
辛氏一听,又叹了口气。
须臾,婢女揣着封信进来:“夫人,祝夫人着人送来的,一同来的还有两筐庄子里的甜瓜,说给老夫人和夫人尝鲜。”
辛氏想起什么,倏地拍了下额:“瞧我,这些天忙着家里的事,都忘了给祝夫人回音了。”
她吩咐婢女:“去看看絮絮在忙什么,请她过来一趟。”
.
沈如絮到的时候,辛氏刚看完信。
见她脸上难得露出点笑,沈如絮问:“舅母,可是有好事?”
“是好事。”辛氏把信递给她:“你看看,这是祝夫人写来的。”
她道:“此前祝夫人的儿子去南边游学了大半年,如今回来了,祝夫人便想着合计个日子让你们相看相看。对了,祝夫人你也见过的,那天知府夫人生辰宴,还让你过去见礼,可记得?”
沈如絮回想了下,彼时她心不在焉,辛氏派人请她过去给一位夫人见礼,她规规矩矩行了一礼便借故离去,大体看了眼那位妇人,倒是个慈眉善目的。
她点头。
辛氏道:“我正是想给你相看祝夫人的次子,名叫祝叙白。这位祝贤侄实在不可多得啊,虽没入仕,但身上有举人功名,而且肯上进,听祝夫人说明年要下春闱。”
说起这个,辛氏来了些兴致:“祝家贤侄我只见过两面,不是我贬自家人,蘅儿跟人家比起来实在是......我都想跟人家换儿子养。”
张妈妈在一旁笑:“小心蘅公子知道了。”
“他早就知道。”辛氏说:“他父亲成日劝他用功读书,对比的就是祝家贤侄,那位可是范阳郡哥儿们的楷模。那样的人才,我敢打赌,去了京城也不输。”
沈如絮心下惊讶,没想到舅母居然对这位祝公子评价这般高。
只可惜她无心婚事。
她张了张口,见舅母眼尾又多了些皱纹,于心不忍。
舅母疲惫,却还花心思操心她的婚事,拒绝的话在喉中滚了滚,又咽下。
.
相看之日定在四月二十这天,广清寺四面临山,花开漫山遍野,姹紫嫣红好不热闹。
沈如絮在府里闲了多日,这会儿出来走走,山风一吹,心情渐渐轻松起来。
辛氏见她眉目柔和乖巧,唇角浅浅地笑,以为她也期待今日相看。
她拍着她的手:“莫紧张,祝夫人随和,待人友善。祝家人都是吃墨水长大的,知礼得很,想必与你的性子合得来。”
“嗯。”沈如絮低头应声。
“不过祝夫人应该没这么快到。”辛氏说:“我今日特地来早了些,想给你表哥和你林表姐求支签。你表哥和林表姐......罢了,我与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说这些不合时宜。”
“我知道的,舅母只管去忙吧,我且在这附近逛逛,若舅母好了再叫我。”
辛氏想到一事,又说:“对了,薛家今日在寺院做法事请无量寿佛金身,热闹得很,你可前去看看。”
沈如絮点头。
辛氏说完,嘱咐婢女婆子们好生伺候,然后转身进寺院了。
广清寺是百年古刹,据说先帝当年起兵时路遇池州饥肠辘辘,曾是广清寺住持用白粥接济了数日。后来先帝登基忆起住持恩德,赐了块“功德无量”的匾额。
这匾额就挂在寺院大殿横梁之上,供世人瞻仰。
因此,这些年来广清寺的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连带着寺院外头也兴起许多茶寮和酒肆,这里仿佛独成一个世界,热闹却不喧嚣,繁华而不浮躁。
此时,寺院门外支起几个小摊,还有脚夫挑担卖些自家田地里的农物,有新鲜的瓜果蔬菜,也有自己炒制的茶叶。
沈如絮目光被一个脚夫担子里的瓦罐吸引。
那瓦罐特别,形状并非中规中矩的圆形,其呈现的不规则看起来极其粗陋,可这样的粗陋却有些雅俗共赏的美感。
她拦下这个脚夫,指着瓦罐问:“阿伯,这个怎么卖?”
瓦罐自然是不值钱的,值钱的是瓦罐里的东西。脚夫停下,取出一个瓦罐。
“姑娘,这里头的茶叶是清明时摘的,我家中老爹曾是官茶坊最好的茶农,种的茶树比别人的好,制的茶叶也比别人的香。姑娘一看就是懂货的,你想要,我给你少些钱。”
沈如絮不缺茶叶,平日里吃的都是金贵好茶,哪里看得上农夫手里的这点茶?她看上的是瓦罐。
“多少钱?”
脚夫比出两根手指:“二两银子。”
紫菱挑眉:“你怎好意思要这么多,我看这里头也就半斤茶叶。平日我家姑娘吃的茶比这个还好,也用不着二两呢。”
“噫,你这小姑娘不识货,你晓得这是什么茶吗?这可是清明碧螺春,一万片茶叶才得一斤,光采茶就得采好几天。你莫不是以为我挑担卖就不值几个钱?我要不是急用钱才不会贱卖,要是在酒楼,这半斤茶,怎么说也要五两。”
池州之地盛产碧螺春,但好的碧螺春只出洞庭西山,号称千金不卖。沈如絮仔细看了看,这茶叶翠绿鲜嫩,卷曲如螺,论工艺确实不凡。
不过这不重要,她只是想买瓦罐,二两银子对她来说并不值当什么。
“紫菱,给他吧。”她说。
“小姐且慢!”
这时,一人走过来。
沈如絮转头,瞧见来人,饶是她前世见过人中龙凤几许也忍不住暗暗称赞。
好个温润如玉的公子!
他一身天青直裰,交领整齐而洁白,长身挺拔端正。款款行来时,芝兰玉树,若清风拂柳,气质出尘。
公子走到近前,接过脚夫手中的瓦罐看了看。
温声道:“阿伯莫要欺骗人家小姐,你这茶并非碧螺春,而是用台地的茶叶尖以碧螺春的工艺制作,看着像而已,何故卖这么贵?”
那脚夫被行家拆穿,脸色尴尬。
“我......我跟这小姑娘说着玩的,哪能真要她二两?这样......”他底气不足:“给一两吧,我是真的急着卖钱回去。这茶叶刚才公子也说了,是茶尖尖制的,一芽一叶也费不少工夫呢。”
公子摇头:“也不值这么多。”
“那你觉得值多少?”
“若按市价,一斤台地茶也就十钱,若牙尖也就百文。你这一罐半斤,最多五十文。”
从二两到五十文,天差地别,即便沈如絮不大计较,也不禁吃惊。
见她模样,那公子笑道:“这下,小姐清楚了吗?若你买下,亏的可不止一点。”
脚夫见他并不好糊弄,垂头丧气:“罢了罢了,五十文就五十文吧。”
他问沈如絮;“姑娘可要买?”
沈如絮点头:“买。”
紫菱掏出钱袋,数了五十文给脚夫。
脚夫正欲挑担走,那公子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