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20-230(第66/77页)

为庶民的事情烦恼了。”

    秦政:……你们还在担心这个呢?

    秦政替儿子解释过了,但是两人不信他也没辙。起初他以为是两人过于固执,后来才发现是扶苏在后头捣鬼。

    这小坏蛋在秦王关心他的时候故意装柔弱,弄得秦王越发坚信梓桑是个需要他呵护的孩子。

    连带着玄景也被带进了沟里。

    分明当年初次见面的时候,秦王还能慧眼如炬地一眼看穿扶苏在装模作样。几年的相处下来,再英明的人到底也抵挡不了某人的滴水石穿。

    终究还是走上了其他始皇帝的老路。

    没有人可以抵挡秦梓桑,没有人。

    既然已经发现了新型作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

    大秦开启了新的奖赏机制,鼓励庶民去发掘抗寒抗热的各式植物,用以换取奖励。

    有官府统一管理,安排人手进行分辨是否能吃、是否有药用价值,避免民众胡乱尝试出现问题。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极端气候对蛮国打击更加巨大,因而秦军在北地和蛮人的对战也十分顺利。

    近些年蛮人驯养的牲畜死伤惨重,冬日冻死夏日热死。往年食物缺乏还能南下掠夺,如今却非常困难。

    毕竟夏国也受灾严重,压根没粮提供给他们掠夺。

    天灾时期活命是第一要务,蛮王很快选择了投降。投降后提出的谈判条件就是让蛮人内迁,前往其他更适宜生存的区域生活。

    再这么下去蛮人要灭族。

    就算不会族灭,种群数量也肯定提不上去。就那么点人苟延残喘,适应了极端气候又如何?去过打猎的野人生活吗?

    父子四人凑在一起汇总各国各郡人口数量的时候,发现有些地区人口死亡率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扶苏便说道:

    “应该是生存环境太恶劣了。”

    人们遇到灾荒会往安全富足的地方跑,这就是逃荒。

    然而古人一般不会轻易逃荒,毕竟逃荒很难带走家当。且漂泊无定,不知道能不能寻到落脚地收容他们。一个搞不好,全家都要死在逃荒路上。

    后世的天灾类作品里也有逃荒的,但那时的他们会相对从容很多。从灾害城市逃亡安全城市,不仅不用担心落地城市容不下自己,还能跑得更快更远。

    所以相比起来,现代人逃荒的死亡率会低上很多,也不会和危险的家乡死磕。有苗头就会跑,小命重要。

    古人跑不起,就只能硬撑着,直到发现情况实在太过恶劣,才会无可奈何地离开。但跑得晚了,结果就是家乡出现了更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

    扶苏有想过,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区域的庶民提前迁去更适宜生存的地区,但这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解决的事情。

    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慎重考虑。

    玄景就没那么多顾虑,他直接说道:

    “把这些区域的庶民迁走好了。”

    以前是需要人口分散在全国各地,占领住每一片土地。除了实在不宜居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得有人住才好。

    不然算什么领土?敌人跑去占领了他们都不知道。

    尤其是边塞区域。

    可现在,外头怕是没什么敌人能生存了。这几年人口锐减,方才统计出的数量居然只剩一千八百万左右。

    玄景觉得,把人口聚集起来,加强抗风险的能力才是正事。就这么点人,人口居住得密集一些的话,光一个秦国旧地都能塞得下。

    人口聚集不再分散,也方便政令传达和集中救灾。

    秦王瞥了他一眼:

    “胡闹。”

    气候这么差,迁移人口哪有说着简单?什么季节迁?高温的时候还是严寒的时候?怎么保证迁移的过程中不会死太多人?

    这些都得顾虑。

    玄景辩解:

    “我只是打个比方,没说要把人都迁到秦地来。”

    秦政则提议:

    “无论如何,先将死亡率高的地区人口迁到附近相对好些的区域。给他们置换田地,再给一笔安置费,叫他们重新建起房屋田舍。”

    那些区域比其他地区更容易遭遇灾情,这是天灾,人控制不了。但凡是野兽肆虐什么的,他们都能去处理掉,也就不至于非得搬迁了。

    好在秦国手里田产充足,还能换得起。

    扶苏想起屯田之事:

    “将家无余产的庶民迁来秦地附近,离得近也方便都城管辖和粮草调配。”

    有家产的不好迁,没有的则大概率愿意跟着军队撤离。只要跟他们说去个灾害少的地方,大部分淳朴的庶民还是愿意追随的。

    也不知道以后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变得不宜居,还是大家渐渐习惯后觉得全国各地其实条件都还好。

    扶苏感觉可能是后者。

    毕竟人在适应环境。

    玄景发愁地看着数量骤降的生育率和飙升的幼儿死亡率,感觉再这么下去真的要完。

    扶苏却说:

    “等安顿下来生活太平了,新生儿会变多的。”

    到那时出生的孩子,估计天生就无惧冷热,也就没那么容易夭折了。现在死亡的幼儿多是之前就出生的,身体的适应能力不够,被天灾淘汰。

    不过年纪更小一些的婴儿反倒存活率比四五岁的幼童高,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自愈力强。他们正是快速生长发育的年纪,也能快速完成身体改造。

    反而是孕妇身体比较脆弱,难以迅速适应气候。生育率降低的原因和这一点有关,流产的比例太高了。

    秦王翻了翻统计数据的最后:

    “不错,各地汇报说近期有孕的妇人比往年那些身体强健了许多,轻易不会落胎。”

    统计数据来自扶苏联合起来遍布全国的商业人手,搜罗统计各类数值也是扶苏指点他们去做的。

    他以前就会为父亲搜集这些东西,都是做惯了的事情。因而数据给得很详细,划分了许多类别,看起来一目了然。

    玄景好奇地拿过去翻了翻:

    “这个好,比以往大略的计数要细致得多,想要什么数值都有。”

    又学会了一招。

    看着看着,他发现一个之前父亲没分享的内容。有些诧异地拉了拉阿兄的袖子,指给他看。

    扶苏偏头看了一眼:

    “有妇人不愿生产,便奇异落胎了?”

    写这封奏报的人最后迟疑着在里头补充了他发现的这个诡异现象。

    最初是某家妇人离奇小产,小产前曾经发表过不想生孩子的言论,和婆家人产生了矛盾。

    家中丈夫怀疑是她偷偷喝了堕胎药,然而询问过后发现并没有人售卖药品给妻子,可能只是单纯的意外。

    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