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上交时空门后成了首富》 50-60(第3/23页)
林真余光瞄到自己身后的人,清了清嗓子,“你先回车上,我与这位公子有事相商。”
等只有她和韩广两个人时,林真这才两个大步上前,凑到他面前小声快速的道:“韩广,首都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古代汉语专业博士后,是不是你?”
韩广激动地话都说不出来了,连连点头,甩的都出现残影了。
林真没想到自己送个货而已,竟然又碰到一位同胞。
确定了身份后,林真干脆利落的带着人直接回了店里,丝毫没有理会在他们走后,书院里沸腾的议论声。
“韩先生你怎么进的书院啊?而且你这头发……”这是她第一个见到同胞在这生活的毫无违和感的人。
韩广摘下自己的巾帽,苦笑的指着自己头上的发髻,“我在那边的时候就痴迷古文化,自从读了研究生之后就开始束发了,日常也穿汉服,到了这边之后这才没被识破身份。”
车夫和店里的伙计都在马车外面坐着,林真也不敢说话太大声,凑过去与他快速耳语几句将事情的因果交代了一下。
“就是说咱们的人暂时都回不去了。”韩广过了最开始遇到同胞的激动之后,倒是平复了很多,“看来还是要在这边立业了。”
林真见他没有多少沮丧的样子,再想到他都去书院了,想必是准备参加科举的,想来对自己在大浏的人生已经有了规划。
“韩兄,我就入乡随俗这么叫你吧。”
“你随意。”韩广最初听到“含胸”还有些不习惯,现在听久了就苦中作乐的当大家都在督促他注意仪表了。
“韩兄,目前你在这边的生活如何,有什么生计吗?”
韩广见她这么问后骄傲的微微一笑,“我可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放心,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他这些日子以非常快的速度吸收本土的知识,在这里他甚至如鱼得水,比在老家活得更畅快。
有一点他没提,山长与他相交莫逆,已经决定举荐他入朝为官,连科举都不用参加。
林真见他一点不为难,也不准备加入他们的团队享受国家的帮助,就知道他一定活得不错。
既然如此,她就放心了。
回去之后他们五人互相认识了一下,又回住的地方吃了顿久违的麻辣火锅,这才让马车把韩广送回书院。
临走前,林真拉着他叮嘱,“你可以把中州百货当成大使馆一样的存在,有什么事或是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来找我们,我们解决不了的,还有国家呢。”
韩广点了点头,一个人坐上了返程的马车。
夜晚,车里也黑漆漆的,韩广嘴角却勾起了一个笑容,面上也带上了符合他度数的眼镜,更赠添几分文化气息。
一个月后,林真他们收到了韩广的好消息,原来他被裴启引荐去了翰林院。
听过他的解释之后众人才明白,原来这里的翰林院虽然也叫翰林院,但是却和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状元榜眼入朝为官后第一个进入的清贵官署不一样,而是类似于供奉机构,里面安置各个类型的人才,医卜星象,书画弈棋等等,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有可能被举荐到翰林院。
换一种说法,可以理解成陪皇帝打发闲时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子豢养的门客集结之所。
韩广倒是很能想得开,“当朝皇帝尚未亲政,肯定急需能信任的人才,我去那里才是能出头的地方。”
“他都快十了还没亲政?”这一点林真倒是不知道了。
韩广点点头,有点惋惜的道:“皇帝其实当初继位的时候也十五六岁了,照理说应该直接当政的,可是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竟然让太后和一些世家架空了权利,再想要回来可就困难了。”
林真想到那个就连从兖州到扬州都能在路上遭遇刺杀的人,原本那人离开后再没联系过她的气闷也消下去不少。
身在其位,他也有不少身不由己啊。
不过很快林真就想到了那位可能身处皇宫的同胞,会不会也是在翰林院呢。
韩广一听宫里可能也有同胞,立刻来了兴趣,直接就接了找人的任务。
“不过韩兄你一定要千万小心,同胞里不知道还有没有张新语那样的小人,在不确定人品的时候,千万不能暴露自己,回来咱们一起商量。”
韩广见在座的四人都用关切的目光看着他,想到自己比他们都要大,还能得到这些弟弟妹妹们的挂念,心中更加熨帖,接受了他们的好意。
作者有话要说:
韩广其实是我在北京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吟诵诗社的朋友为原型,那位朋友就是能穿着汉服骑自行车的存在,感觉一点不影响生活,牛!
52、第 52 章
早先他们落脚扬州的时候还玩笑似的说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欠了国家的钱还上了, 没想到果然如此。
先是因为裴山长送出去的消除板,让中州百货在广陵本地官员那里掀起了一波热潮,大批家里有适龄蒙童的官员纷纷来店里购买, 一时间竟成了送礼最佳首选。
曾有人来店里抱怨说孩子办百日宴, 竟然收到了将近十几个消除板,可是把主人弄得哭笑不得了。
这波购买狂潮连带着店里的其他货品都提升了销售额,不到半个月就挣到了数, 林真手上一宽裕立刻就把钱还上了, 可是无债一身轻。
先是消除板,再是眼镜。
韩广当日带着眼镜回到书院, 一下子就引发了一波围观。
不过这眼镜虽然帮中州百货在学子中宣传了一波, 可实际上还没有为店里的营业额添砖加瓦。
在得知这眼睛上带着的无色透明片竟然能让人看东西更清晰,这在近视人数并不少的书院简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
隔天就有三五成群的书生来中州百货,指明要韩广带的那东西。
林真这才发现原来近视镜在古代也有销路,只不过这东西不是随便就能卖的,她特意回老家找人学了验光和配眼镜磨镜片的技术, 在加上还有别的课程, 体能训练之类的, 磨磨蹭蹭大半个月才算是基本学会。
又把机器拿到店里教店员也学会怎么配眼镜,这才在韩广走后的第二天正式对外销售。
没想到第一个收到消息进店要求配眼镜的人还是裴启这位熟悉的山长。
见他年纪这么大了, 林真怀疑他和韩广的情况不太一样,有可能是老花眼, 所以亲自上手帮他验光。
结果发现这位山长还不是老花眼那么简单,他竟然是散光。
“我这眼睛和一般人都不一样,远处看东西有时候都是重影的, 离近了还能好一些。”
林真一听就明白了,若是重度散光看远处的事物就像个双胞胎, 他这种只是轻微重影,那还不算什么大问题也不会太影响日常的生活学习,怪不得还能做山长。
做了初步的验光之后,林真就用配型眼睛给他试戴了一下。
那一刻,世界前所未有的清晰,裴启差点又老泪纵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