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时空门后成了首富: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上交时空门后成了首富》 50-60(第7/23页)

兵,现在正带着十名护卫去城外拉练,刘楠是医学生,最近痴迷中医,没事就在房里学习,程星最小,过来之前还在念初三,那小子虽然成绩不咋地,但是天赋点在市井侦察上了,没事就在城里跟当地的原住民玩在一起,顺便打探一些消息。”

    最后讲到自己,却只有寥寥一句,“穿过来前刚高考完。”

    但是对于她的能力,陈书从和程茵这一路上也见识到了,这位年轻的姑娘实际上有着非常强的亲和力,而且统筹能力也不错,遇事决断,还有责任心。

    可以说他们这九十九个穿越者都是各有各的性情天赋,如果没有林真这样的一个润滑油和吸附剂,是很难拧成一股绳的。

    看她对救助陈书从上的态度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发现对方千里迢迢不计代价的跑到庐江来帮他,陈书从可能并不会那么果决的就下定决心和程教授一起奔赴广陵。

    在遇到郑老师之后,他对林真这个人的好感也更加浓烈。

    走到分叉路,林真停住脚步,征询两人意见,“目前我住的主院还有一个房间,墨阳他们的院子也有一个房间空置,如果两位想和我们离得近点,可以考虑这两处,如果想要独立的空间,西侧院还有三间房,后院也有四间房可以住人。”

    陈书从和程茵考虑过后,决定还是和林真墨阳他们一起挤一个院子。

    既然他们决定了,林真就带着人去安顿下来,当晚他们六人一起在前院一起吃饭,一起说说笑笑,又聊起了韩广。

    “听说他虽然初到翰林院但是在每旬一次的讲学中舌战群雄,已经逐渐崭露头角了。”

    陈书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若有所思,酒足饭饱各自归去后,程茵找到了他。

    “吃饭的时候看你一直没说话,是有什么想法吗?”

    两人一起同甘共苦了两个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默契,程茵能敏感的感受到对方似乎在做某个决定,但却好像稍有顾忌。

    陈书从点了点头,“我也在考虑,要不要想办法在这边的文坛混出点名声,日后若是需要,也能帮上点忙。”

    “那你想做官吗?”

    摇了摇头,“我的性格不适合做官,如果有可能,还是进入学术领域更好。”

    “可是这边的惯例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果你日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恐也很难独善其身的。”程茵和他一起站在回廊上看着远方的月亮,“先前我与郑老师也讨论过这件事,她也说若非是女子而却年纪大了,那些来招揽她的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的。”

    到时候就不是拒绝那么简单了,中州古代时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不接受招揽最后可能就会被毁掉,以免成为敌人。

    陈书从自然不会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决定去做。

    毕竟他才三十岁出头,既然来了,那就要做出点事业来。

    几个年轻人都有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他们这些做老师的可不能吃着国家的空饷,一点都不出力可不行。

    他与程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野心。

    两人对学术的研究方向不同,但却殊途同归,这一路上几乎每一个夜晚他们都在讨论,有没有可能复制中州百年前的革新运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封建走向民主是有必然性的。

    这个国家目前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也不过刚结束乱局几十年而已,而且完全不具备一个能长治久安的前提。

    最重要的就是政权不统一,分封制导致了整个国家想一块被分的七零八落的蛋糕一样,当中央政权势弱而诸侯实力增强后,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而现在的大浏就处于这种很微妙的平衡中。

    可偏偏好像没有人意识到这种危险,他们沿途偶尔也会在其他书院听一些人公开讲学,都是以谈论文学为主,根本没有其他的思想碰撞,也很少有人谈论国家大事。

    这是不对的。

    经过研究后觉得这就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不论能不能成功,他们都决定尝试一番。

    第二日,通过林真的转述,陈书从和程茵向国家那边提交了自己的想法和论述,官方经过开会讨论后给予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丰富了他们的计划。

    数日后,广陵城中开始流传一个叫做新论坛的名词。

    据说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在新论坛上投稿,发表自己的言论,一旦被采纳,会有金额奖励,新论坛鼓励用口语化的论述方式,争取雅俗共赏。

    其中一个版块甚至完全是口语专栏,必须是用白话文写的才能入选。

    开始大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都觉得很新奇,根本不知道应该投稿什么,直到第一版被刊印出来,并且找了整个广陵城许多半大少年沿街赠送。

    大家这才搞明白,原来这个新论坛是这么回事。

    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被几乎所有人接受。

    *

    广陵书院

    裴子成几乎是踩着点的用最不失礼的速度冲向书院门口,却没想到明明应该是刚刚下学的时间,却已经有几十个人围在那了。

    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潮,裴子成眉心皱的死紧,这些人怎么出来的这么快啊。

    旁边一个挤不进去的书生见到山长家的公子竟然也来买报纸,原本觉得跟人挤在一起抢报纸有失体统的心情顿时消散了。

    “子成兄,你也来买报纸吗?”

    “是啊,怎么这么多人啊。”裴子成踮着脚伸着脖子往里面瞅,都看不见每日来卖报纸的小哥。

    书生这才为他解惑,“是书院的教谕见大家都心不在焉的,索性提前下学。”

    啊?

    裴子成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早知道他也提早出来了。

    这时候书院的一位教谕突然拿着个大声公从里面跑出来,站在门口举起来就喊。

    “大家有秩序购买!不要发生踩踏,已经买完的从另一侧有序进出!”

    一边喊着,一边凭借惊人的音量排开人群,硬生生开辟了一条无人的出口。

    最内圈被挤着出不来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忙不迭的顺着通道跑了出来,奔跑的过程中还小心翼翼的护着怀里薄薄的一张纸。

    外面没有挤进去的干脆三五一群的围住已经手快买到报纸的好友,“快打开看看,今天有什么新鲜事。”

    抢到报纸的也不在意这些人蹭看的行为,得意的在面前展开。

    “第一版是中州诗集,今天发的是用修先生的作品啊!“这一波学子凑在一起摇头晃脑的念着诗,逐渐融入到意境中,都有些陶醉了。

    旁边还有一波人对诗词没有兴趣的则对第二版的内容陷入了讨论中,“春风楼弈棋行首小小姑娘梳拢在即,著名画家**大宴好友广而告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内圈走出来,有的甚至一出来就迫不及待的捧着浏览了起来。

    裴启站在门口看着面前的景象,震惊中又不免欣慰,“简简单单一页纸,只卖两枚油币,却能兴起如此大规模的讨论,研究此物的人真是了不起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