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捞兄日常: 第 2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宋捞兄日常》 第 28 章(第1/5页)

    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很快就开始了他们的补课时光。

    上辈子的苏辙本就是个“学神”,如今身子里装的是成年人的芯子,简体字变成了繁体字,不过是苏轼教一遍就会了。

    两人不过是用了饭后的一个时辰,苏辙就学了三百余字。

    兄弟两人一个教的起劲。

    一个学的起劲。

    原本他们还打算继续下去的,只是天已黑了,两人这才作罢。

    虽说寝间是有油灯的,但一来伤眼睛,一来旁人会议论,索性苏辙直说明日再学:“……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不管学问再好,官当的再大,若是身体不好,一切都是白谈。”

    “若因为读书将身体搭进去,才真是本末倒置。”

    苏轼连连点头。

    只是苏辙回去寝间,却还是发现有人在挑灯夜战的。

    他想,灯光这般昏暗,这些人早晚会得近视眼的。

    苏辙来不及多想,就硬拉着苏轼去洗澡,兄弟两人匆匆睡下了。

    刚躺在大通铺上,苏辙多多少少有些不习惯,即便累的狠了,却仍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如今已熄了灯,他听见周遭传来此起彼伏且均匀的呼吸声,忍不住在想程氏等人在做些什么。

    他来到北宋虽尚不足四年,已打从心底将程氏等人当成亲人。

    苏轼本睡的迷迷糊糊,可听见身侧的响动,却还是从被窝探出胖乎乎的小手握住苏辙的手,压低声音道:“八郎,你可是睡不着?”

    “你是不是想念爹娘和翁翁了?”

    说着,他将苏辙的手握的更紧了,只道:“你别怕,六哥在这儿了!”

    “六哥会保护你的!”

    他声音中仍带着几分惺忪,听的苏辙心里很是感动。

    这一刻,他甚至忍不住想,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他也要好好念书,出人头地。

    他亦是低声道:“六哥,我不是害怕,也不是睡不着。”

    “我只是刚来书院有些不习惯。”

    “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被赶出‘丙’班的……”

    他在这儿信心百倍的表决心,却良久没听到身侧传来动静,再扭头一看,迎着月光发现苏轼竟已经睡着!

    苏辙是哭笑不得,低声道:“你这人真是……也不知道方才是不是在说梦话!”

    他知道整个北极院不少人都在等着看他笑话,越是如此,他越不能叫人瞧轻了他,当即便在心里数起羊来,很快就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苏辙就与苏轼一同到了“丙”班。

    因苏辙年纪最小,自被风清子安排在了第一排。

    苏轼见状,便也主动请缨坐到了第一排。

    用他的话来说,他弟弟初来乍到又年纪尚小,怕他弟弟不习惯。

    风清子明面上对所有学童一视同仁,实则心里很是偏爱这个天资过人的学生,自不会不答应。

    上午苏辙学的是《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内容晦涩,且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想看阿洙洙写的《北宋捞兄日常》第28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一开始,苏辙的确是有些吃不消。

    但他上辈子历经过惨无人寰的应试教育,背书自有自己一套。

    再加上他觉得这小脑袋比上辈子好用多了,一上午学下来勉强能够接受,只是觉得有点累,比程氏给他启蒙还要累。

    风清子原是教“甲”班的,但因苏辙的到来,被张易简道长安排到了“丙”班授课。

    一上午,他一直暗地里在留意苏辙,时不时观察苏辙是否跟得上。

    他很快发现,这孩子聪明过人,近乎于妖。

    原本他对张易简道长的安排是有几分怀疑的,如今看来,别说将苏辙放在“丙”班,即便放到“乙”班,他都笃定苏辙能够跟得上,不过是会辛苦些而已。

    到了吃午饭时,苏轼更是一个劲儿将自己碗里的肉夹给苏辙,连连道:“八郎,你多吃点!”

    虽说他们若吃不够可以再去加菜加饭,但荤菜向来抢手,一般能加的只有素菜。

    苏辙瞧见自己碗里都快堆成了小山,笑着道:“六哥,你最喜欢吃肉了,这肉你留着自己吃吧。”

    “你把肉都夹到我碗里,你吃什么?”

    “我哪里吃得了这么多?”

    苏轼碗里是一块肉都没留,如今只扒拉着煎豆腐,更是道:“读书可耗费体力啦,你得多吃点!”

    苏辙知道他最爱吃肉,自不肯吃独食。

    这几块肉两人是你夹来,我夹去,最后等到所有学童都走了,他们俩人这才吃完。

    苏轼碗里原本是有九块肉的,他吃了六块,给苏辙吃了三块。

    可他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当哥哥的就该照顾弟弟才是!

    有道是习惯成自然,一日日下来,苏辙上起课来不仅不觉得吃力,甚至还觉得游刃有余,闲暇时候还拉着苏轼一起去后山转转,看看那棵山楂树长势如何。

    如今已是八月下旬,一颗颗圆溜溜,红彤彤的山楂挂在树上,看着很是喜人。

    他不由好奇道:“六哥,你是怎么发现这几棵山楂树的?”

    苏轼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刚来书院时,谁都不认识,无人与我说话,程之元更是时常说些过分的话,所以我就不愿在人多的地方呆着,闲来无事时常来后山转悠。”

    “谁知竟叫我发现了这几棵山楂树。”

    “嘿嘿,这几棵山楂树想必除了我就没别人发现了。”

    他这话只说了一半,并未说全。

    想当初他想念程氏,想念苏洵,想念苏辙,心里难受,时常跑出来哭鼻子,自要跑的是越远越好,免得被人发现。

    机缘巧合之下,他这次发现了这几棵山楂树。

    后来这几棵山楂树与张易简道长院子里的石榴树,书院中的柿子树,天庆观中的海棠树……一并成了他孤单寂寞时的慰藉。

    ()

    苏辙看他这贪吃的小模样就想笑,忍不住道:“大概等着我们放假回来就能吃上这山楂了。”

    “到时候我找娘要些糖带来,我给你做冰糖葫芦吃!”

    北宋尚没有冰糖葫芦,在后世人尽皆知的小吃出现在南宋,还要过好些年才会出现了。

    苏轼好奇道:“冰糖葫芦?”

    “这是什么东西?”

    “听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

    他向来是个贪吃的,如今满心惦记的都是冰糖葫芦,以至于他接下来的几日里被风清子批评了好几次。

    风清子更是将这事儿告诉了张易简道长。

    结果是显而易见,张易简道长就要请他去他那小院“喝茶谈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