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捞兄日常: 第 2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宋捞兄日常》 第 28 章(第4/5页)

,见状却是彻底死心,不仅下定决心要将纱縠行开起来,更决心与程家的纱縠行一较高低。

    旁人不知道,程浚却是知道的,比起他们俩兄弟来,程氏知道的花样更多,更知道怎样织出来的布料又细又密又轻。

    从前程家的纱縠行在眉州一家独大,没有对比,老百姓们自愿意到他们家的纱縠行买布,若有了对比,谁还愿意光顾他们家的生意?

    程浚好面子,见程氏不仅报官更是心意不改,只在心里生闷气。

    但程大舅母知晓这件事后

    却是着急不已,见硬的不行便又来软的,说服程老太君出面。

    母女两人自程老太爷去世后就再没见过面,再次碰面,皆是泪水涟涟,但寒暄几句后,程老太君便要她关了这纱縠行,话里话外更是瞧不起苏家与苏洵的意思……

    当然,这事儿程氏自不会与两个孩子说的。

    一路上,苏洵问两个孩子在天庆观学了些什么,每日功课可还吃力,当听说小小年纪的苏辙也进了“丙”班后,脸上的笑更是怎么都止不住。

    而程氏则是更关心两个孩子吃的好不好,住的习不习惯,想不想家。

    一时间,马车里是热闹极了。

    苏辙刚回到家,他一下了马车,就看到了在院子门口徘徊的苏老太爷。

    原本眼巴巴盯着巷子口的苏老太爷一看到马车来了,顿时就装作打量起院子门口的这块空地来。

    下了马车的苏辙一眼就看出这老头子的心思,快步走过去,故意道:“翁翁,您在这里干什么?”

    苏老太爷这才道:“六郎,八郎,你们回来了啊!”

    说着,他更是捋了捋胡须,道:“我正在看这块地了,这样好的一块地若是荒了太过可惜,想着明年春天在这里种些什么……”

    苏辙微微叹了口气,道:“哦,原来是这样啊。”

    “我还以为您是专程在这儿等着我和六哥回来了,既然您一点不想我们,不惦记我们,那就算了。”

    “我原还想着待会儿去正院陪您用晚饭了……”

    苏老太爷:???

    合着他大冷天的在秋风中等了半天,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心碎极了。

    苏辙说归说笑归笑,自是故意逗弄这老头儿的,谁叫当日他前去天庆观念书时苏老太爷不来送他?

    惹得他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还是怪想这老头儿的!

    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回屋洗澡后先去了正院给王氏请安,一行人便又去了正院用晚饭。

    桌上准备了他们爱吃的饭菜,苏老太爷瞧见苏轼微微皱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直道:“六郎,你这是怎么了?”

    “可是没有你爱吃的菜?”

    桌上有枝头干儿,玲珑双条,都是苏轼爱吃的。

    苏轼点点头,正色道:“我想吃‘冰糖葫芦’。”

    苏辙:……

    他觉得很是无语。

    这小子真是非同一般的好吃,在大通铺睡觉时,好几次苏轼夜里说梦话都在念叨着冰糖葫芦。

    苏老太爷一愣,“何为‘冰糖葫芦’?”

    他也是一好吃的老鳖,却是听都没听说过这等东西。

    苏洵,程氏等人更是面面相觑。

    苏辙这才道:“‘冰糖葫芦’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用山楂洗净,将糖熬化了裹起来,看起来亮晶晶的,很有食欲。”

    “还可以将山楂里的核儿挖出来,再里头塞上干果,这样就能更好吃。”

    “

    糖衣脆脆的,甜甜的,里头的山楂酸酸的,最里头的的干果香香的……”

    不光苏轼听的是直咽口水,就连苏老太爷等人都觉对这什么“冰糖葫芦”很感兴趣。

    正好家中有山楂,程氏便要厨房做出“冰糖葫芦”来尝一尝。

    因这东西做起来简单,不多时一碟子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就端了出来。

    苏辙给长辈们一人拿了个,苏老太爷等人尝了连连称好。

    就连程氏这等素来不爱吃甜食的人也点头道:“味道不错,而且很是新颖,外头的集市上还没见到有人卖这等东西的了。”

    苏辙便给她出起主意来:“娘,纱縠行不是要开业了吗?”

    “到时候别家肯定是会有所动作的,做生意虽讲究的是物美价廉,可酒香也怕巷子深,您除了布料,还得有更吸引人的东西。”

    “您和大伯母都觉得这东西好,想必旁人也是如此觉得,即便‘冰糖葫芦’里头塞上干果,一串也就一两文钱的成本,到时候可以买布料送‘冰糖葫芦’,不知道您觉得如何?”

    程氏是打小跟着程老太爷学做生意的,一听这话就知道可行,点头称好。

    一家人吃饭时更是说起这件事来,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七嘴八舌的,纷纷出主意。

    比如,到时候“冰糖葫芦”里可以塞上各种馅,干果的可以,葡萄干儿,蜜饯的都可以。

    比如,除去买布料的人可以得一串“冰糖葫芦”,还可以举办抽奖活动,增加大家的购买欲/望。

    ……

    大家讨论的是如火如荼,却唯有一人埋头苦吃。

    这人自然是苏轼。

    苏辙眼瞅着苏轼准备吃第四串“冰糖葫芦”时,终于忍不住准备开口。

    谁知苏轼就像只偷食的老鼠似的,虽吃的专心致志,可也知道甜食吃多了不好,还未等苏辙开口,就抢先道:“八郎,我都一个月没吃糖啦!”

    “都是因为你,害得我四包糖霜玉蜂儿没了,我多吃两串‘冰糖葫芦’怎么了?”

    说着,他见苏辙仍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更道:“你放心,就算今晚我不和你一起睡觉,睡觉之前也是会刷牙的。”

    “这下你可满意了?”

    苏辙见他吃的满嘴糖渍,忍不住摇摇头,无奈道:“算了,你吃吧。”

    他还能说什么了?

    什么都不能说!

    一顿晚饭吃下来,苏辙吃的饱饱,梳洗好之后躺在自己松软熟悉的床上,只觉得十分惬意,更是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一觉醒来,苏辙便享受起自己的假期生活。

    吃吃果子,陪苏老太爷侍弄侍弄他的菜园子,与王氏说说话,看苏八娘煮煮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与苏轼一起背书做学问。

    不管是程氏还是张易简道长,都时常说做学问要讲究持之以恒。

    苏辙能沉得住气学习,但苏轼却有些心猿意马。

    他一

    会问任乳娘厨房的冰糖葫芦在做了没,一会又问冰糖葫芦什么时候才能做好,一会更问中午有什么好吃的……惹得苏辙都没办法静下心来。()

    甚至苏辙觉得苏轼比往日还要聒噪许多,索性自己回屋躲起来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