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捞兄日常: 第 3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宋捞兄日常》 第 33 章(第2/3页)

腆着笑道:“还是八少爷想的周到。”

    没想到他活了半辈子,竟比不上一三四岁的小娃娃。

    不得不说,这里实在太冷了。

    纵然他们坐在草棚中,但冷风却是呼呼直往里灌,似吹的骨子里都是冷的。

    苏辙自己倒是无所谓,可他见着苏老太爷手冻的直哆嗦,便说想回去。

    上了马车,手中捧了暖炉,苏辙这才觉得身上有了些许暖意。

    苏老太爷不仅手没抖了,甚至还有心情同苏辙说笑起来:“八郎,你明日可还要来?”

    苏辙点点头,认真道:“自然是要来的。”

    “反正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前世也好,还是今生也罢,他一向信奉好人有好报,若不然,他怎会投胎到苏家来?

    苏老太爷深以他为荣,爽朗笑道:“既你明日还来,那我就陪着你一起来!”

    祖孙俩个是一拍即合,相约第二日再来。

    翌日苏辙不光来了,还带了好些姜来。

    如今米贵菜贵姜也贵,光是这一筐子姜就花了苏辙一半的压岁钱。

    说是不心痛,那是假的。

    谁知苏辙刚扶着苏老太爷下了马车,就见着好几个流民朝程家的粥棚跑去,一边跑一边还道:“快点,快点,今日程家的粥棚有姜汤了!”

    “真的?那程家不是一贯小气得很吗?我可是记得前几日他们家的粥清的能照出人影来,一碗下来,里头有几颗米是数都数的清!”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说是昨天程家在玩游学的大少爷回来了,那人可是个心肠好的……”

    程家大少爷?

    苏辙微微皱了皱眉。

    他是知道程家这位鼎鼎有名的大少爷的,这人与苏八娘同岁,今年才八岁,却在眉州赫赫有名。

    这人擅读书,样貌俊朗,知晓道理……可谓是程家上下的希望。

    正因如此,所以程浚并没将长子送到天庆观念书,而是花了大价钱将人送到汴京,更是替长子寻得名师,指望长子振兴程家。

    就连苏老太爷

    提起这人来都是赞不绝口,如今更道:“才哥儿是个不错的,比他弟弟元哥儿好多了……”

    苏辙并未接话。

    就算所有人将这人夸成一朵花,他也喜欢不起来。

    原因无他,他知道历史上这人是自己的姐夫,更是虐待苏八娘,逼死了苏八娘。

    他并不知道为何历史上程家与苏家闹成这个样子还能结为姻亲,但他知道,有他在,他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他的八姐姐嫁入程家的。

    苏老太爷虽不喜程家,但也知道程浚长子程之才是无辜的,将这后生是夸了又夸。

    就连黄九都忍不住跟着附和道:“……程家大少爷一早就来了,不仅帮着施粥,分姜汤,还将程家的大夫也带来了,说是明日会熬了治风寒的汤药送过来了。”

    “都说歹竹难出好笋,这程家大少爷倒是个好的。”

    他管的那间纱縠行被程家的人砸过两次,刁难过无数次,说句不夸张的话,他提起程家恨的是牙痒痒。

    苏辙仍未接话。

    说曹操曹操到,他们正说着话,程之才就进来了。

    程之才长得的确不错,明目皓齿,嘴角总是微微带笑,比他弟弟程之元讨喜许多。

    他走进来时衣角与裤腿都沾着泥渍,耳朵冻的通红,一开口更是道:“之才给苏翁翁请安了。”

    “我虽知苏程两家有些不和,但这是长辈们之间的事情,我明知您老在这里,于情于理都前来给您请安的。”

    “还望您莫要嫌弃我唐突了。”

    他不光来,还给苏老太爷与苏辙带了些许糕点,纵然程家纱縠行去年生意极不景气,却有多年的底蕴在,仍是家中不缺银钱的。

    苏老太爷连连道:“一码归一码,才哥儿,你是个好孩子,我自不会怪你。”

    程之才耐着性子与苏老太爷说话,言辞恭敬,彬彬有礼。

    苏辙就这样一直这样静静看着他。

    什么都没说,倒是想看看他能装到什么时候去。

    程之才说着话,一直察觉到有目光紧紧跟随着自己,低头一看,笑容更甚:“你就是八郎了吧?”

    苏辙冷漠点了点头。

    程之才是个聪明人,又何尝看不出苏辙是何意,可到底是他弟弟做错事在先,也只能赔笑道:“八郎,你可还因元哥儿与六郎之间的事情不高兴?直至今日,元哥儿被爹爹打的还没能下床。”

    “不光爹爹罚了他,我回来之后也狠狠责罚了他。”

    “大人有大量,你别与他一般见识了吧。”

    苏辙听他这话说的是愈发来气,好像若自己继续生气,就有些不容人的意思:“大表哥这话说的没错。”

    说着,他话锋一转,就道:“可惜我只是个三四岁的小孩,根本不是大人,所以也就没有大量。”

    一时间,就连圆滑如程之才面上都有些挂不住。

    苏老太爷更是第一次见到苏辙这般模样,不免轻声道:“八郎!”

    苏辙依旧没有说话的意思,只坐在那里喝姜茶,不吃程之才送来的点心,也不搭理程之才。

    程之才心中不快。

    大年初一他还专程登门与苏洵、程氏赔个不是,程氏直说这事儿与他无关,要他莫要往心里去。

    怎么到了这小崽子这儿,就不管用了?

    他早知道苏家有两个聪明过人的表弟,比起苏轼来,他更厌弃尚不到四岁的苏辙。

    昨日赈灾施粥一事,苏辙在难民中声名鹊起,他这才意识到这小表弟心机何等深沉,日后入朝为官,学问倒是其次,名声则重要许多,没想到这小表弟年纪小小就能想的这么长远。

    所以才有今日程之才又是带人送姜汤,又是亲自施粥。

    若苏辙知晓他这心思,定要狠狠啐他一口。

    哼。

    一个人人心是脏的。

    看什么都是脏的。

    苏辙懒得再看到程之才,索性站起身道:“翁翁,我出去给百姓施粥了。”

    谁知他刚走出草棚,又有一个身影急匆匆跑了过来。

    今日黄九不在他身边,吓得他连连后退几步。

    只是他定睛一看,却见着眼前之人是昨日那孩子。

    这孩子头上还带着伤,不知道从哪儿寻了块破布缠着,他一张脸上也是脏兮兮的,比破布干净不到哪儿去。

    苏辙这才笑道:“原来是你啊……”

    这小孩又是跪下,哐哐冲他直磕头,哽咽道:“八少爷,多谢您!”

    “昨日您走后没多久就有大夫来给我哥哥看病了,不光给我们送来了药材,还送来了两床褥子和干粮,我哥哥喝了药,今一早病情就有些好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