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争鸾》 40-50(第19/20页)
看,就算陆聿觊觎了皇帝的女人又如何?不仅安然无恙,皇帝还会纵着他、保住他。
至此明锦入宫之事已成定局,这场闹剧终于落幕,也就是她回来善后的时候了。
她不会让一个女人成为陆聿的把柄,她会亲自回宫解决掉这个隐患。
长春殿。
檀香熏得满室芬芳,陆太后一手支颐,一手拨着念珠,闭目养神。
王芸儿手持文书,掀帘而入,“礼部送来了奏疏,明锦入宫后,先分去哪个殿?”
陆太后抬了抬眉,摆摆手道:“别送去陛下那里,也别送来我这里,先冷着她,让她去尚服局跟着淑君学几个月规矩,自己反省去。”
“你这是什么意思?”
陆太后揉了揉额角,叹道:“陆聿这孩子,有话总是憋着不说,也不知道他跟明锦到底做到什么程度了。你让淑君注意着,这段时间,明锦的肚子若是大起来,就悄无声息的灭口,若是一切如常,就送她去服侍陛下。”
王芸儿拧眉,“你不会是怀疑他们……”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陆太后神色淡然,拨动着念珠,“虽有两个陆氏女入宫,可最好还是由明锦给陛下生下长子赐死,也能少了一个陆氏隐患。”
王芸儿心中一沉。
陆太后年纪大后,终日念佛自安,便不愿多造杀孽,可即便如此,真到了该动手的时候,她还是会做的比谁都干脆利落。
王芸儿叹道:“何必呢?即便掌控了太子,陛下也未必会点头立陆氏女为后,除非,你还想弑君,拥立幼主登基。”
陆太后眼神一动。
“可现在的你,根本没那个能力,局势已不是当年那般了,你若再想悄无声息毒死皇帝,陆氏便是万劫不复。”
陆太后默然。
……
早在元晔十二岁那年,陆太后就起过弑君之心了。
元晔登基时只有五岁,当时宫里宫外都在谣传是陆太后毒杀了先帝,元晔年纪虽小,却自幼聪慧,少年老成,陆太后恐他因父母之仇记恨自己,一直对他警惕提防。
他并非陆太后亲生,陆太后心黑手毒,打骂他的时候,也是毫不手软,甚至宫人内监馋毁几句,都能为皇帝招来一顿毒打。
小时候的元晔,常常被打的遍体鳞伤,饿着去关禁闭,不成人形。
陆太后就是故意虐待折磨他,这个过程,元晔若是敢流露出半分对太后的不满与憎恨,就是授人以柄,陆太后便能以忤逆不孝之名废了他,杀了他。
可他偏偏都忍下来了,滴水不漏,让陆太后找不到丝毫错处。
陆太后惊愕于皇帝小小年纪,心机城府便能深沉至此,也愈发担忧他长大亲政后,会记恨自己,报复陆氏,让陆氏死无葬身之地。
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废帝,便将太原王元谕引入宫中,又去跟她的心腹大臣们讨主意,看看究竟能以什么借口将元晔拉下帝位,把元谕送上皇位。
可是这一次,朝堂之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同意她废帝。
元晔的坚韧隐忍,太后的歹毒苛刻,大臣都看在眼里,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这个时候,陆太后再想通过给皇帝造谣泼脏水来废帝,以达私欲,无异于自掘坟墓。
陆太后眼见废不了皇帝,她就想折磨死皇帝。
元晔十二岁那年,她故意在寒冬腊月之天,随便揪个错处,把穿着单衣的元晔关在暗室思过三天三夜,三天没让他喝一滴水,吃一口饭。
那时的陆聿入宫伴读不久,同岁的二人亲密友善,元晔被关起来后,他也在寒风中跪在太后宫门前苦苦恳求。
皇帝被关了多久,他就跪了多久,和皇帝一样不饮不食。
文武百官也全部朝服正冠,跪在宫门前跟皇帝一起绝食恳求太后开恩。
陆太后终于慌了,她想弄死皇帝,但是,她可不敢让满朝文武陪葬。
元晔终于被放出来了。
此事之后很久,陆太后才得知,原在她软禁皇帝的第二日,京兆王元显就已秘密调动京师各处禁军,若是第三日巳时太后再不放皇帝,勤王的义军就会立刻杀入皇宫,软禁太后,解救皇帝。
届时,陆氏一族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陆太后每每回想起那时候,也隐隐庆幸,幸好及时收手,才避免了一场宫廷政变。
此事之后,陆太后便将太原王元谕外放了洛州刺史,排挤出了权力中央,以放弃元谕之态,来向元晔示好。
她再也没有折磨打骂过皇帝,开始对他悉心教养,抚育慈爱,每年都要组织博士为帝讲《孝经》。
陆氏大势已去,唯一的出路,就是修复与皇帝的关系,将自己的利益与皇帝深度捆绑。
这样,即便陆太后身故,皇帝也不能动陆氏。
所以,陆太后在借助勋贵之力临朝称制后,又开始打压疏远勋贵,颁布一系列汉化政策,拉拢汉人世家。在魏国的改革之路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让皇帝的千秋功业上,永生永世都无法摆脱自己名字的印记。
皇帝心里再恨,表面也必须对她恭敬,必须跟她把这场母慈子孝的戏一直演下去。
“芸儿,你是最了解我的,知道我都做过什么,我和皇帝之间表面风平浪静,暗中早就是你死我活之争了。我活着,他对我恭敬顺从,谁知道我死了之后会如何呢?”
王芸儿叹了口气,“陛下是能成大事之人,成大事者,都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陆太后自嘲一笑,“包括弑父杀母之仇吗?他或许能释怀我对他幼年的折磨,但是父母之仇,他若真的能释怀,便不会让东海王为亡母追服戴孝来提醒我了。”
王芸儿默然。
“芸儿,我和他才是一类人,正因为我太了解自己,所以我不能信任他。”
*
明锦入宫后,便被分入了尚服局,授五品春衣之位。
若是其他显赫的世家女子入宫,起家就能是女尚书、女侍中之位,可她本家微寒,门第不显,陆太后又有心刁难她,故而职位不高。
曾经能做皇后的陆氏嫡女,如今竟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最低等女官,明锦都能想像宫中各处的嘲讽议论之声。
她自嘲笑了笑,从宫正处领了令牌后,便提着包裹随着内监到了尚服局。
刚入宫所,包裹还未放下,便被内监领到了二品文绣大监杨淑君处。
朝廷不久前已颁布了新令,明确后宫级别,实行女官与嫔妃分轨制。
后妃以皇后为尊,次之左右二昭仪,位视大司马;再次三夫人,即贵嫔、贵人、夫人,位视三公;再次九嫔,位视九卿;再次世妇、御女,品级各有高低。
女官则分为五个品级,第一品大内司,位同尚书令。如今的宫大内司,便是陆太后的心腹女官王芸儿。
二品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品女尚书、美人,女史、书女……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