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继母摸索记: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零之继母摸索记》 120-140(第26/34页)

 “好了好了,我没事了。”苏彤冻得连忙缩回手,可不想没有不小心烫伤,却被主动冻伤。

    确定儿媳妇确定没事,陆母才忍不住说她:“怎么那么不小心?不过让你自己热一次饭菜,就差点把手给烫到了。”

    因为担心,陆母有些凶。天知道她看到儿媳妇烫伤有多后悔,她就应该自己来给孩子们热饭菜的。

    这还是陆母第一次对苏彤这样凶,她一愣,忽然红了眼眶。

    陆母顿时心慌了,以为是自己刚才骂得太狠,又连忙哄道:“好了好了,我也不是骂你的意思,就是被你吓到了。”

    “我知道。”苏彤眨了眨眼,倒很快又平复好情绪。

    她刚才有些时空,不过是想起一些事。

    上辈子,父母从来不关心她,甚至用漠视来形容也不为过。所以曾经一度她非常羡慕一个同学,因为他可以天天被母亲骂。

    她总想,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母亲也能这样骂自己多好。但是没有,她从期盼到麻木,母亲都没有像那个同学的的母亲骂他那样骂过自己。

    今天,冷不丁的,在婆婆身上感受到,情绪浓烈的忽然有些受不住,才会红了眼眶。

    怕婆婆愧疚,她上前抱了抱婆婆,撒娇道:“我知道妈是因为太关心我,说话才会那么重。我一直不知道被妈妈关心骂是什么滋味,谢谢你今天让我知道了。”

    “知道还哭?”陆母接连被吓到,气不过拍了拍她另一只没被烫到的手。

    “我哪里有哭?”

    “眼眶都红了,还说没有哭?”

    “那只是红眼框,不算哭。”苏彤狡辩。

    陆母还真是无法反驳,确实是只看到红了眼眶,并没看到眼泪。

    “行了,出去坐着吧,剩下的交给我。”

    陆母推苏彤出去,本打算自己接手,却不料自己也被儿子推出厨房。

    陆一诚神情凝重把热好的饭菜从锅里端出来摆上桌,干完这一切后还体贴给妻子盛好饭,又将她烫到的手仔细打量,发现还有一点点泛红。

    苏彤白了他一眼:“是被自来水冻的。”

    陆一诚:……

    倒是他关心则乱,差点弄伤了她。

    “快吃饭吧。”为了弥补过错,陆一诚将最大那块排骨夹到她碗里。

    另一边,陆母和陆老夫人回到沙发坐下,两人小声嘀咕起来。

    陆母挨着婆婆,伤感说道:“阿彤应该是想亲生母亲了。”

    陆老夫人点头,目光不由看向又开始专心画画的曾孙女。

    “都是可怜的孩子。”陆老夫人的语气,比刚才陆母还伤感。

    陆母知道,婆婆说的都是谁,心情更沉重了。

    也许是因为从小没有父母,知道没有妈妈疼爱的孩子有多苦,所以才对敏儿这么好吧。

    陆母已经控制不住,联想了许多。

    越想,越心疼儿媳妇。

    等到两个孩子吃完午饭,她逮着机会,拉住儿子嘱托:“你可一定要对阿彤好。”

    陆一诚挑眉,倒不是不高兴母亲对自己说这句话,只是想问清楚:“我什么地方对阿彤还不够好?”

    “这……”陆母还真一下子被问住了,最后只好仗着母亲的身份,理直气壮教训他:“总之你以后要对她好,那孩子可怜,从小没有父母疼爱。”

    陆一诚没再说什么,嗯了声。

    不过他不打算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

    初八,滨河公园里还有花灯看,他决定晚上陪妻子去看。

    听到去看花灯,苏彤自然来兴趣。

    陆一诚笑盈盈,他要的就是这反应。

    只是,听到女儿也兴奋举手嚷着说也要去。

    他皱起眉头,下意识不想带这个电灯泡。

    再听到奶奶和母亲也兴奋说想去,他不想说话了。

    三个电灯泡。

    为什么每次想着的夫妻之间的甜蜜约会,最后都容易变成一家温馨出行呢?

    第136章

    下午四点, 准备出门之际,陆母给还在单位上班的丈夫打了个电话,告诉他, 他们要去滨河公园看花灯, 晚饭顺便就在外头吃,叮嘱他在单位吃了晚饭再回来。

    上班第一天, 陆政忙到脚不沾地,就是还有个可以准时下班和家人一起吃晚饭在撑着。听到妻子这话,差点没气笑。

    “你们打算去哪里吃晚饭?”

    陆母告诉他:“一诚在友谊饭店订了位……”

    还没说完, 就听到丈夫急吼吼说:“我准时下班, 下了班也过去。”

    这也不是不行, 陆母笑笑。之所以打电话叮嘱丈夫,不是以为他第一天上班可能要加班嘛。

    只是,丈夫五点半下班, 如果不堵车的话,过去可能就六点左右,他们应该还在滨河公园看花灯。

    于是, 陆母又说:“你在单位加会班吧, 我们可能七点才过去吃晚饭。”

    “我不加班。”陆政委屈急了, “下班后我去滨河公园找你们。”

    陆母一怔, 最后当然不会反对。

    只是听到丈夫愤愤说不加班,觉得怪怪的。

    不过她没多想,挂了电话就和儿子他们出门了。

    初八的滨河公园,人已经不多了。该上班的人都已经上班了,不上班的, 经过这么几天,对花灯的热情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陆家人觉得这样更好, 花灯还是那些花灯,却不用人挤人。

    G市并不是每年过年都会搞这样的活动,每一盏花灯课都是政府真金白银掏钱的。

    但除了陆敏,所有人都不是第一次看花灯。

    陆老夫人和他们回忆上一次看花灯的情景,深有感触道:“一下子就过去十四年了。”

    G市政府上一次搞这样的花灯展,还得追溯到1978年。

    那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即使没有钱,政府还是咬牙为那个喜庆的春天增添了一抹难忘的回忆。

    陆母点头,也感慨道:“那年一诚才十七八岁,下半年刚好升高三,现在回过头看,还真是幸运。”

    听到母亲这话,陆一诚也情不自禁点头。

    确实幸运,上初中那三年,早熟如他,其实特别迷茫。

    虽然父亲也和他说过,如果读完初中真不能继续上学,就让他去当兵,再通过当兵举荐上大学。

    可这到底不是他想要的,那三年,他认真学习的同时,并不能消减内心的无助和迷茫。

    那种不知前路如何,不能自己掌握命运的感觉非常不好。

    好在,一切在他初三那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考恢复了。

    陆一诚还记得,知道这个消息的这天,整个校园,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疯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