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家的小娘子: 3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铁匠家的小娘子》 30-50(第24/33页)

不仅仅是因着想家了,更多是心疼赵归每日天不亮便起来。

    如今天越发寒冷了,他却每日得花两个时辰来回。

    自从小李氏送来酸果,让她发觉自己竟爱吃酸后,家里的醋瓶子便肉眼可见地见了底。

    赵归有次吃了她生下的饭,结果差点酸倒了一口牙。

    周梨花这才意识到自己醋吃的太过了,生怕吃坏了孩子,便又让赵归去问郎中,知晓自己能吃醋,却得控制这些不能猛吃,此后她便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量。

    但即便如此,往常半年都用不完的醋,现下却半个月就吃完。

    转眼间又过了十来天,家里两只狗不知不觉肥了一圈,也长大了不少。

    它们娘便凶猛,两只狗也是长得极快,将村子里的大狗都比了下去,站在狗群中颇有些威风凛凛的样子,像两个狗将军。

    鸡倒是没长,反而瘦了一圈。

    自从到了村里后,周梨花便不再想法子喂鸡,每日便将鸡放出去,叫它自己刨食。

    不过虽瞧着瘦了不少,但肉明显比先前紧实。

    以前用力挥翅膀也飞不了多高,现在若她起晚了没给鸡开门,鸡能自己从围墙飞出去。

    总归家里的三只小畜生都越发的拘不住,野得很。

    这日一早鸡跑了,到了傍晚她做好了晚饭,见赵归还没回来,便出去找鸡。

    大抵也逃不过那几个地方,很快她便在河边找到自家鸡,找了个小木棍往回驱赶。

    这个时辰村子里处处炊烟,河边蹲着两个中年妇人在洗菜,见到她都笑着打了声招呼,充满善意。

    这两人周梨花记得,是赵家七舅娘和赵家大舅的大媳妇,她也笑着应了。

    这时一群孩子往村外跑,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

    跑在前边的孩子忽然跌倒,其他孩子顿时围上去。

    原本她还当是孩子们嬉戏打闹,便也没当回事,但等离得近些了,才意识到竟是几个孩子欺负个小丫头。

    小丫头蹲在地上哭着求饶。

    周梨花忙走过去,喊道:“你们不许欺负人。”

    那几个欺负人的都是年岁差不多的半大小子,五六岁左右的年纪,村里的孩子,各个脏的跟野猴子似的,身上全是泥巴,鼻涕眼泪全糊在小脸上,结成块块硬块。

    被欺负的小丫头见到救星,连忙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躲到周梨花身后去。

    小丫头身上也脏,但瞧着像是刚从地上滚出来的泥渍,一张小脸却挺干净清秀。

    她刚从地上爬起来,手上有泥,还懂事的迟疑了一下,将自己的小手在自己衣裳上擦了擦,才紧紧抓着周梨花的裙子,眼神怯怯的瞧着对面几个孩子,但那双眼睛里除却害怕,却还带着渴望。

    这几个孩子却是一点都不怕周梨花,她虽是大人,但奈何面向太柔,声音也柔和的没有半点震慑。

    几个孩子像斗鸡似的与周梨花对峙,但没过一会儿忽然转头一溜烟跑了。

    周梨花似有所觉地回头,便见赵归远远地赶着骡子车过来。

    顿时便了然了,杏眼忍不住染上一抹笑意。

    怪道那些熊孩子忽然跑了,原是瞧见这煞神了……当真是没哪个孩子不怕他的。

    随后,她便低头问小丫头:“你是谁家的?”

    在村里住这么久,要说村里的小子她兴许还能眼熟些,但小姑娘出门少,是以她不认得也是正常。

    小丫头却摇头不说。

    赵归走进,皱眉问:“她是?”

    她解释道:“是村里的孩子,方才瞧见她被欺负。”

    赵归如往常般冷着脸,道:“小孩,回家去。”

    小丫头抓着她裙子的手更紧了,整张小脸都缩起来。

    周梨花嗔道:“你吓孩子做什么?”

    将小木棍递给赵归,又道:“鸡又跑了,你赶鸡去。”

    赵归未接小木棍,只牵着骡子进了村,将骡子车还给三爷后,便又四处赶鸡,路上见到自家两条狗,狗子闻着味儿似的转身朝他奔来,一左一右将缩在山脚树洞里的鸡抓了回去。

    而另一边周梨花再询问,小丫头却闭紧了嘴巴。

    她让她自己回家,但话出了口却又有些不放心,毕竟天已经快黑了,若这小丫头乱跑,跑丢了可如何是好?

    况且天这般冷。

    大抵是如今怀了孕,周梨花便不自觉站在一个做母亲的角度做考虑,若是她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她定是希望好心人帮忙看着孩子的。

    如今在玉河村住了这段日子,与村里人也算是有了邻里情谊,都是一个村的,又如何能不帮这个忙?

    她想了想,便牵着小丫头的手,将她领到自己家去。

    这孩子倒是个乖的,到了她家里就规规矩矩地坐着,一点不乱动。

    也不是个小哑巴,她给小丫头吃糕点,小丫头便唤她一句婶婶。

    干净漂亮又懂事的小姑娘谁不喜欢,周梨花便留她吃晚饭。

    结果回个屋的功夫,再出来,小丫头已经不见了。

    在院子里的赵归见她担心,便道:“她回家去了。”

    周梨花这才松了口气,手下意识抚了抚肚子,忽然心念一动,看向赵归。

    赵归刚从村子里的水井挑了一担水回来,正往水缸里倒水。

    玉河村村西口有一口水井,村里人都靠着那口古井吃水,家家户户都是没有私井的。

    毕竟大一口井要耗费不少银钱人力。

    因此赵归便隔两日就得挑水回来,将水缸装满。

    老太太家里的东西早就被后人们分干净,这口井原是分给老太太最小的儿子的,被赵归暂时留下用一段日子。

    除却水缸,还有不少东西都是他们借来暂用的,例如厨房的那口铁锅,一些碗碟瓦罐之类,最大的物件便是这个小院子。

    这小院子是分给赵家大舅的,他们目前也只是借住。

    总归他们迟早要走,再加上这院子里的大多数东西分了之后,大家都未来得及搬走,当时未等他们开口,便先痛快表示叫他们先用。

    村子里便是如此,大家都是一个姓,自然亲近的很,例如孔四嫂煮花生都要给各家送点。

    这一担水倒进去,水缸差不多满了。

    赵归放下木桶扁担,刚转身,便听小妇人问道:“赵归,你喜欢儿子还是闺女?”

    这个问题他却是没想过。

    此时被问,便临时想了想,回答:“多生几个,有儿有女最好。”

    周梨花却不大满意,跟在他身后不依不饶地问:“总该有喜欢的,你更喜儿子还是更喜闺女?”

    语气微顿,她叹气,摸着肚子柔声道:“原我想着生的是男娃最好,女子再世上总归比男子苦些,若生的儿子,便是再辛苦,总归有我们这些亲爹娘陪在面前,闺女迟早要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