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谪仙》 137、星辰(第2/3页)
言,反倒来了演武场会活泛些。
李朝歌站在二公子背后,虽看不清他的脸,但莫名生出种感觉,他并非不擅长文史,而是知道不能在这种地方出风头。相反,在兄长不喜欢的武艺课上,他便能自由表现了。
他又练了一会,放下弓箭,回王宫宫殿。
李朝歌跟着他进入宫殿,这个时代以玄色为尊,宫中到处放着古朴庄重的摆设。二公子进殿,果然看到王后和大公子都在。他给母亲和兄长行礼:“母后,王兄。”
座位上的两人淡淡颔首。二公子坐下,听王后和大公子抱怨:“宣姬那个贱婢又和王上进谗言,让王上立她的儿子为世子,她也配。”
大公子和二公子谁都没有说话。明眼人都知道,宣姬是不可能成功的,夔国大公子神童之名已经远播列国,连天子都知道秦家出了一位公子,极其聪慧机敏。夔王只要脑子不傻,就知道该立谁为继承人,奈何宣姬确实得宠,夔王被爱妃缠久了,难免会随口应诺一两句。
但外朝没人把宣姬当回事,夔王也从不允许宣姬的手伸到两位公子身上。奈何深宫妇人只看得到后宫这一亩三分地,王后依然对宣姬耿耿于怀,一找到机会就要和儿子抱怨宣姬。
两人听王后骂了一会,二公子找到机会,问:“王兄,今日射箭你又没去。若是占卜术实在找不到门道,不妨算了。”
占卜向来是祭司的专利,大公子一个门外人想要参透其中玄机,可谓难上加难。大公子摇头:“不可。我若不学,谁知道他们又会占卜出些什么东西。与其被动防备,不如主动出击。”
利益纠缠总是很复杂,祭司名义上不插手俗世之事,实际上却和内宫勾连良多。王国任何大事都要经过大祭司,祭司占卜出来的结果,也不总是利于他们。
大公子被人算计了几遭后,闷不做声,开始自学占卜术。
二公子也得承认他的兄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智极近妖,成熟的不像少年人。他对兄长的感情非常复杂,他从小生活在王兄的阴影下,时常要扮演王兄,可是他许多能力、习惯、想法,都学习自王兄。五岁后他获得自由,开始读王兄读过的书,看王兄写下的笔记,等后面他的进度追上兄长后,就和王兄一起上课。
有一段时间他们两人形影不离,然而随着兄弟二人逐渐长大,他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公子接触朝政后,他的精力越来越多地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课程反而减少了。到现在,文史之类的课程大公子还听一听,其他课诸如骑马射箭之流,他都不再去了。
二公子只能一个人上课,一个人看书,一个人习武。他们的夫子都是专门挑选的,并不会泄露两个人的消息,在外面,夔国依然只有一个大公子,文武双全,无所不能,一次又一次刷新世人的认知。
大公子脸颊稚嫩,此刻却像一个发号施令的主心骨,从容不迫地安排事宜:“占卜术我自有安排。宣姬确实太越界了,竟然连世子都敢肖想。母后你只管看好后宫,照顾好剩下几个公子王姬,宣姬的事,我会处理的。”
明明大公子才是儿子,但王后听到大公子的话欢欢喜喜应了,面上没有丝毫不安。大公子又看向李朝歌,李朝歌知道大公子并非看她,而在看她前面的二公子:“过几日父王要带着人去邺山狩猎,我懒得出门,二弟你去吧。”
二公子点头,应道:“好。”
·
顾明恪倏地从梦中醒来,他睁开眼,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撑在膝上睡着了,李朝歌阖眼枕在他另一条腿上,睡得十分安然。
顾明恪眼神冰冷下来。昨天他就有所怀疑,现在他敢确定,这些梦有问题。
顾明恪俯身,轻声唤李朝歌:“李朝歌,醒醒。”
李朝歌毫无动静,以她的警觉性,绝不该睡这么死。
顾明恪脸色越发沉,他看到她脸颊边沾着一瓣紫色碎花,顾明恪轻轻拈起,环顾一圈,果然在草丛中看到了紫色的不知名小花。
夜深露重,紫花隐没在绿草中,仿佛蒸腾出一阵紫色的雾。顾明恪原本以为这种花长在树上,所以没有防备草原。没想到,要紧的是紫花,而非草木。
顾明恪扫了眼,没心情在这里追究,而是低头去唤李朝歌。李朝歌沉沉睡着,怎么唤都不醒。顾明恪心情沉下去,他俯身抱起李朝歌,往宫殿走去。
他起身时,看到张彦之站在不远处,不知道看了多久。顾明恪没有理会,带着李朝歌离开。
侍女们见驸马抱着公主回来,吓了一跳,但是看公主睡得安稳,谁都不敢问。顾明恪细致将李朝歌放在床上,侍女们守在一边,小心斟酌语言:“驸马,公主怎么了?”
今日女皇在外办篝火宴会的事她们也知道,宴会上玩得开是常有的事,再加上驸马和公主又是夫妻……侍女们生怕一不小心,问出什么不该知道的。
顾明恪没有细说,只是道:“她睡着了。你们好生照顾她,我去去就回。”
宫女齐齐低头:“是。”
顾明恪走出两步,忽然停住,回身问:“这里之前是什么地方?”
宫女们怔了一下:“这处宫殿之前没有人住,一直空置着。驸马放心,奴等一直好生打扫,绝不会积灰。”
宫女没有理解他的意思,顾明恪只能说的更明白些:“在建行宫之前,这里是什么地方?”
宫女们都被问懵了,自前朝以来这里就是行宫,她们怎么知道修行宫之前是什么样子。宫女们窃窃私语,最后,一个女子不确定地说道:“奴婢听老人说,似乎之前这里是什么庙,后来前朝皇帝喜欢这里的风景,就将庙拆了,重新修建了避暑行宫。”
前朝末帝爱享乐,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夜夜笙歌,李唐建国后,很多宫殿都是接手前朝的。
和顾明恪的猜想一致,顾明恪又问:“行宫之前有没有死过人?”
顾明恪的提问越来越吓人了,宫女们有些害怕地搓了搓胳膊,道:“这么大的宫殿,每年因风寒、伤病死一两个人也正常。”
宫女说完,小心翼翼地问:“驸马,您问这个做什么?行宫的风水有什么问题吗?”
顾明恪心中明了,她们神色间没有害怕,说明那些女子都是自然身亡。至少在她们看来,不是凶杀不是上吊不是恶疾,是不需要格外记挂的。顾明恪没有回答宫女的问题,他嘱咐她们好生照看李朝歌,就转身出去了。
李朝歌在梦中一无所觉,她跟随着二公子经历他的人生。少年日渐长大,一眨眼就十五了。十五岁的郎君高挑颀长,英姿勃发,站在宫阙前比杨柳都要挺拔。
今日某位王姬设宴,在御花园里请了许多贵女。王宫里时常有陌生秀丽的女子进进出出,二公子对此并不在意。他穿着黑色深衣,穿过杨柳,大步往宫殿走去。
穿过杜鹃花丛时,他突然听到后面有人。他停下脚步,回身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