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扶苏后,三句话让秦始皇为我打下六国》 160-170(第16/19页)
提,二十几年过去,当初恨到骨子?里的赵人恐怕也已经作?古。
但就说?最近几年,秦国连破赵国城池,也没?少屠戮赵国士卒,焉知如今的邯郸郡中有没?有深恨秦国的平民?,打算为复国出一份力呢。
扶苏也沉默了?,这倒是真的有可能,换成他是赵人,也很难忘记这些血海深仇。
但他之所以没?有将这个考虑进去,还是因?为一个残忍的原因?,这个时?代的底层人活着真是太?难了?,多得是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到头只有一套衣服一双鞋的,为了?干活时?不至于将衣服弄破,很多人干脆就光着身子?劳作?。
恨吗?他们当然恨。
但是能恨多久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邯郸郡先是遭遇地震,又是饥荒,每时?每刻都在死人。
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了?,命都要保不住了?,这个时?候秦国花大力气赈灾,让他们活下去,吃饱饭,他们还会继续恨吗?
不会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秦国最忠实的拥趸。
嬴政沉默了?,虽然他贵为秦王,可是幼年在邯郸为质时?,也尝过饿着肚子?朝不保夕的滋味。将自己代入一下灾区的平民?,他发现?扶苏说?的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扶苏又没?受过这种苦,他是如何懂得平民?的想法的?
扶苏说?:“因?为我经常会找庖人和宫人聊天啊。”
倒也合理。
嬴政没?纠结这个,他基本上已经被扶苏劝动了?,开疆拓土容易,想让它彻底归入秦国的统治却有点?难,一个处理不好,吴国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一般刚并入秦国的人,都要从事?最繁重的劳作?,打仗时?也要充当炮灰,这算是对待战俘的基本操作?,同时?也是为了?用高?压的方式将所有的反抗都压下去,直到他们彻底老?实下去,才会被认可成为秦人。
这个方法不是说?没?用,秦国每年都要打仗,炮灰就得常换常新,有什么不老?实的,去了?一趟战场就都老?实地躺到地上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管理起来就简单了?。
先用高?压处理掉不安分的因?素,然后再靠时?间消磨他们的情感和记忆,等到二三十年后,这些人就彻底融入到秦国中了?。
若是在以前,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反正有的是时?间跟他们耗。
但现?在不行啊,就算按照历史?上的时?间来算,秦灭六国也只用了?十年的时?间,然后统一了?才十年嬴政就死了?,六国遗民?对秦国的恨意本来就没?消磨干净,继任的胡亥还只知道横征暴敛,他们不反了?才怪呢。
所以一味的高?压不可取,要想尽快让六国人融入到秦国里,还是应该采取怀柔政策,让他们意识到生活在秦国比旧国好一百倍,这样根本不用十年二十年,最多五年他们就会忘了?从前。
虽然……这前期的投资有点?多,郭开的全?部积蓄加上他囤积的粮食,加起来可不止一万金了?,如果全?部用于邯郸郡救灾,差不多灾区的平民?们今年都能过个肥年。
所谓的肥年大概就是每天都有饭吃,不用大冬天出去找食物,保证不会有人饿死。
可这远远不够,地震灾区的房子?要重建,遭遇饥荒的人们没?有余粮,又是现?在这样青黄不接的季节,直到明年夏天之前,他们都要面临饥饿的问题,一旦赈灾的粮食出现?短缺,就又要全?部饿肚子?。
所以当务之急是找一个能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的渠道,坚持到明年秋天。
而现?在邯郸郡境内,恰好有几个矿区缺人手,直接将人拉过去挖矿,老?弱妇孺则负责做饭和捡碎矿,包吃住,一举两得。
扶苏还做了?一层保险,他提议将灾民?拉去挖矿,打的是以工代赈的主意,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时?代根本不把人当人,万一监工私下里克扣虐待灾民?们,那就事?与愿违了?。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他又建议让赵国原本的贵族豪强们当监工,负责监督灾民?挖矿,同时?再派一部分秦军驻守,监督监工们,谁敢克扣虐待灾民?们,可以就地行刑。
嘿嘿,这样如果监工敢苛待灾民?,那也是你们赵人内部的问题,怪不到秦国头上,我们还派军队保护你们了?呢,还处死了?苛待你们的监工,简直是正义使者啊!
嬴政听了?沉默片刻,只挑出一个错处。
“发现?有监工苛待灾民?就直接处死,太?过武断。”
万一是灾民?闹事?,监工在惩治他们却被当成了?苛待呢,或者驻守的军队与监工有龃龉,公报私仇呢?
扶苏无辜摊手:“反正监工都是赵国的旧贵族豪强,死了?就死了?呗,要不然他们活着还会造反,杀了?更好。”
哎呀,这样就不是一举两得了?,是三得。
半夜阎王睡醒起来,发现?自己掉到榜二了?,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殿内又是一阵沉默,片刻后嬴政道:“确实。”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一方面可以收拢赵人的心,另一方面还可以消灭赵国贵族谋反的隐患,最主要的是,这还是个阳谋。
但是嬴政后来仔细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
最后,本来定好的赈灾队伍中突兀地加入了?一个李斯,秦王命他去了?邯郸郡好好赈灾,不用急着回咸阳。
李斯:“?”
关我什么事??
第 169 章
这么大手笔的赈灾, 对于秦国来说还是第一次,值得大书特书,扶苏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让费桓手下的人好好在各国之间宣传了一波。
所有人都知道了, 秦国居然花费大笔的金子和粮食去给赵人赈灾?
“什?么赵人, 赵国都亡了,那儿现在是邯郸郡, 他们也是秦人了。”
“话虽如?此?,可这才过?去多长时间?,恐怕赵人自己都没有归属感,说不定还想着报灭国之仇呢,换做你是秦王,你愿意在他们身上耗费这么多金子?和粮食吗?”
“这……确实是不能。”
“所以秦国这是哪一出啊?”
“这有什?么好想的?反正我只?知道, 那些?赵人现在有吃有喝, 日子?过?得比咱们还自在呢!”
“你亲眼看?见了?”
“我们里?巷最东边那家的大儿子?是个?商人, 他去赵国跑商的时候去瞧过?热闹, 那些?家中实在没粮食的赵人,都被拉去挖矿了, 一日两餐, 那粥绸得把碗倒扣过?来都不掉!”
绸粥啊……真好, 围观的人都露出羡慕的眼神。
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挖矿?是不是……?”
各国都有劳役, 挖矿也属于劳役的一部分, 这活不仅累还危险, 经?常有人被松动掉下来的石头砸死, 还有凶恶的监工为难鞭打, 也就比兵役好一些?,但也是让人闻之色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