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始皇孙天界直播日常》 18、秦皇虎视苍生群,汉武馀烈尚氛氲⑤(第2/3页)
很高的审美标准。小时候在赵国,他是没有什么条件好好读书的,后来回到秦国,以成蟜为首的贵族子弟们没少拿他开蒙晚这件事笑话他。
可谁知,嬴政其人,不但天资敏慧,还勤奋好学,旁人需要一天才能熟记的东西,他只需短短一个时辰就能融会贯通。先生们一开始还担心这孩子在外为质多年,应当早被赵人养废了,若非看在庄襄王的面子上,他们是决计不肯带这样一个起步比别人晚了那么多的小孩的。
结果嬴政的表现给了他们所有人一记惊雷,从此先生们最爱的学生成了“政公子”。
杜牧的这篇文章,虽然辞藻华丽,却不让人觉得累赘。“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之句壮阔恢弘,“明星荧荧”“绿云扰扰”等句更是将叠词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您觉得这写的很好?”杜牧没忍住开了视频。
嬴政淡淡瞥他一眼:“如果你描写的这个宫殿,我大秦真的有,就更好了。”总结下来就是,描写很形象,言辞很华美,但是我没见过。
众人想到,他那个位面,阿房宫应该还没动工,所以对于他说大秦没有阿房宫这件事,也没多惊奇。
“等过些年建起来了就好了,”说这话的是苏轼,“建成了您可以让杜牧之去那里看看,写一篇更加贴近实际的《阿房宫赋》。”既然知道了未来,想必秦始皇一定会努力保养自己的身体,好让自己多活些年岁的。如果嬴政不死,能长命百岁,又有天幕作引,那秦朝二世而亡的结局便可被改写,这般下来,阿房宫这次说不定真能建成呢。
【事实上,阿房宫到始皇帝崩逝,都没有建成。后人考古发现,所谓的阿房宫,其实只建了个前殿的地基。】
嬴棠纠正道。
时代比较靠前的,诸如刘邦和汉末位面项羽等人,觉得他这话说得莫名其妙的——
“用得着你说,他们后面的人不都知道了吗?”项羽对他的态度那是非常之不客气。
“不一定哦,”嬴棠好脾气地笑了笑,只觉按着二者的立场,项羽能把他的话听下去,就已经算他耐心了,“您要不问问后头的人?”
“啊?没建成啊?”读过史书的人还好,没读过的就是一脸问号了。
“没建成那杜牧之写得还跟真的一样?!”
“你们不觉得矛盾吗?就因为我写得和真的一样,所以才不可信啊,我一个唐人,怎么知道秦时的阿房宫长什么样子?”杜牧为自己辩解,“你们光读诗书,不读史书的吗?”作为一篇借古讽今的文章,用一点浪漫和夸张的手法,不是很正常吗?
后人不好好读书,和他无辜的杜牧之有什么关系?
好有道理,我们竟无法反驳。
质问的人哑口无言。
苏辙也和苏轼道:“看来今后文章不能乱写了,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误导后人。”
苏轼却不以为意:“《史记》上将阿房宫的建造时间记得很清楚,《阿房宫赋》云:‘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这两就明显冲突了,大凡读文章的时候好好思考一下都不会犯这种错误。”文学艺术,要是事事追求贴近现实、一点夸张手法都不让加,那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去写史书。
“那先前刘向的《说苑》……”
“子由,”苏轼慈爱地拍拍弟弟的肩膀,“你着相了,始皇孙都说了,那是一本偏历史的小说,是根据真实历史进行夸张化增减的,所以后人会产生误解。但是咱们写的可是诗词,字数有限,后人怎么理解,是他们的事情。”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看诗词歌赋的时候不去看史书翻找相关典故吧?
苏辙想想自己兄长那脾性,也不再说什么了。
【正好刚才项王出来了,这边就再澄清一个事情:他没烧阿房宫,他烧的是咸阳宫。】
项羽不可置信:“你做这个澄清做什么?不会是后世已经有人说是我烧了阿房宫的吧?”
嬴棠耸耸肩:“如果您不想造成这种误解,为什么不干脆连咸阳宫都不烧呢?”
“就是,”刘邦来劲儿了,“败家,太败家了!”他现在居住的宫室就是由旧秦宫室改造的。若没有当年项羽那把火,他能直接拎包入住,舒适又省钱。
刚准备下命剁了子婴烧了咸阳宫的项羽犹豫了,看向一旁的范增。
范增板着脸,坚定地朝他摇头,生怕他那憨劲儿再上来——
这好人你可千万别再给刘邦做了!
项羽只得撇撇嘴:“不烧就不烧呗。”
“后人既然能将秦始皇所作所为带来的影响分析得这么透彻,难道没好好研究过‘焚书坑儒’么?他烧毁了多少典籍,让多少文明传承断绝?还用如此残酷的手段对待儒生,千夫所指,而到了后世,却被捧成了神明,称赞传颂他的功绩,而将他所有的残酷悉数抹去,这就是你们后世人的道德观?!”腐儒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嬴棠掌心朝下做了个按的动作,示意那人冷静:“我知道您急,但是您能不能给我说话的机会呢?”
那人当没听见,继续细数嬴秦的百八十种罪行。
什么“六里作六百”,什么“扣押国君”,什么“想霸占和氏璧”,什么“逼死屈原”……
听得嬴政位面的人是越来越迷惑,其他位面的人是越来越沉默。
“为何先王们做的事情也要用来骂我们陛下啊?”李信和坐得离他最近的蒙恬咬耳朵。
“这……新仇旧怨并发?”蒙恬不确定地道。
眼看着那人是骂不完了,嬴棠忍无可忍,毅然决然把他的音频权限关掉了。
啊,世界清净了。
这是所有人的共同想法。
【那个……这边我得说,他刚才只是把大秦所有的君主都骂进去了而已,并不单单骂始皇帝一个人,用六里地骗六百里地的事情,是惠文王时期的,后面是昭襄王时期的,大家不要误会。】
“这有什么好误会的?不见得后世人还觉得那些事情全是秦始皇做的吧?”苏轼打趣道。
嬴棠不吭声了。
苏轼笑容一滞,眨眨眼:“真的有人觉得那些事情全是始皇帝做的?!”
啊这啊这……突然觉得秦始皇有点可怜了是怎么回事?
“不是他啊,我还以为都是他呢!”年方五岁的小朱柏举起一本书,上面印着“秦王击缶”几个字。
朱标赶紧捂住他的嘴把他抱起来,替他向嬴政致歉:“抱歉,始皇帝,这孩子还没怎么读书呢,一知半解的就出来嚷嚷。”
嬴政摆摆手,神色淡漠:“无妨。”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早习惯了。
朱元璋啧啧慨叹:“有时候挨的骂多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们看始皇帝的心脏多强大。”
众皇子:谢邀,这种磨练方式大可不必!
只是嬴政不在乎不代表其他人不在乎。
嬴驷打开秦王群怒骂嬴稷:“瞧瞧你做的好事,全叫政儿背了锅,无耻之徒!”
嬴稷捂住耳朵,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