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第 159 章 太宗上位计【三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第 159 章 太宗上位计【三一】(第2/2页)

上你,那么推举他一直与军队同在的儿子当皇帝又有什么不对的。

    这种事情在史书上不是屡见不鲜吗?

    这岂不是正说明了德昭之优秀?

    怎么就你赵光义要逼死亲侄子?

    还是两个!

    不错,等此次天幕结束,他把赵光义解决掉,就开始如此为德昭做势。

    【但是赵光义虽然遭遇如此惨败,不过此时的他对于燕云之地,还是有些想法的,之后的两年间,辽宋之间摩擦不断,互有胜负。

    赵光义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燕云动向,还联络北边的其他部族一起围堵过辽国。

    当然,对于赵家皇帝的骨气,也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太平兴国七年的时候,赵光义也曾经趁着辽朝新帝即位之时向辽国谋取和平发展的机会,却没有收到辽国的回复,这对于仍旧处于战时的两国而言,无疑于是拒绝的信号。

    已经将国内继承人的问题解决完,颇为得意的宋太宗对于倒凑辽国的热情也没有他的后代这么热衷,于是便继续加紧了对辽国的备战。

    他坚信上一次北征失利,一定是因为准备仓促的缘故,只要他宋军拥有长期的准备,定然能够万无一失。】

    听到这个万无一失,李世民已经有些想笑了。

    这个赵光义是怎么做到的,虽然一次胜仗都没怎么打过,但是却对于自己统军的势力拥有这么大的信心?

    哪怕是他,也万不可能在开战之前认为自己可以万无一失。

    轻敌可是兵家大忌。

    算了,也不知道这个赵光义读过兵书没有。

    大概率是没有的吧。

    【赵光义这么普通却还能如此自信,一方面自然是他对于自己军事才能一以贯之的错误预判,另一方面,也是他对于情报工作的错误预判。

    他又一次听信了自己想要听信的奏报,认为辽朝如今“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是攻辽的绝佳机会。

    于是宋太宗不顾朝中文臣的反对,于雍熙三年,发动了宋太宗在位时期最浩浩荡荡的一次北征,是为雍熙北伐。

    比较有意思的点在于,这个情报我只能说,你完全不能说他错。但是说他对吧,也只能说,对了,但没有完全对。从字面意思看,好像每一个字好像都没什么大毛病,但是跟现实有上那么亿点点的差距吧。】

    赵光义:……

    说好的辽国孤儿寡母,国力不稳的呢?

    谁知道会是这么个情况。

    武将们敢怒不敢言。

    什么情况?

    虽然辽国的确比设想中强大,但是……

    雍熙北伐失败的如此惨烈,官家的责任可一点不比错误的情报小。

    更何况……

    说句大逆不道的,听信错误情报的,不也是官家本人吗?

    【先说这个“契丹主少”,当时在位的是辽圣宗,雍熙北伐之时,辽圣宗还不到十六岁,对于三十八岁才登基当皇帝,对于四十多岁的自己还能评价为“年少”的赵光义而言,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契丹主少”。】

    不到十六岁怎么了?

    你不能因为自己十六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瞧不起别人的十六岁吧。

    刘彻有感到被冒犯。!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